防空一流、反潜却是个大坑:二战日本秋月级驱逐舰

二战之前的“海军假日”里,各国海军纷纷追寻能够改变战局的新式军舰。于是,新生的航空兵与航空母舰成为了太平洋上厮杀的主力。于是,二战日本海军急需一种能够较好的执行防空和反潜任务的驱逐舰,这就是日本海军苦心孤诣研发的秋月级驱逐舰。

▲秋月级驱逐舰首舰秋月号

早在昭和十三年(1938年),军令部正式就需要的防空直卫舰拟定了指标,军令部要求该型驱逐舰速度要达到35节以上,续航能力为18节下续航10000海里,搭载10cm高角炮8门,25mm机关炮4艇,深水炸弹投射器4具(2具近用、2具远用)。这还不算完,新的防空直卫舰还得加装日本海军的骄傲九三式氧气鱼雷。这一标准再次体现了军令部的大爷们在想问题上多么脱离实际,按这个标准设计下来,防空驱逐舰的排水量直冲4000吨,舰型就大的过分了。最后军令部只能下调要求,航速为33节,续航能力为18节下续航8000海里,基准排水量为2700吨,公试排水量为3470吨。

为秋月级的设计担纲的是松本喜太郎,他参与过战列巡洋舰金刚的第一次改造以及航母龙骧号的建造。

秋月级采用的是日本海军引以为豪的九八式100mm高角炮,这款高角炮相比于它的前辈八九式127mm高角炮可谓是豪华升级,不管是射高还是射速都有了极大的提升,最大射高14700米,射速每分钟19发。唯一的缺陷就是炮塔设计复杂,不易量产以及炮管寿命不长。

在炮塔的布局上松本喜太郎选择了前2后2式布局。这一布局使得秋月级防空驱逐舰前后各有4门高角炮,秋月级的防空战力能够得到较好的发挥,也方便应付对不同角度袭来的敌机。前后炮塔中各有1个炮塔搭载九四式高射装置,这种装置是日本海军的尖端科技之一,虽然比不上美军的高射指挥装置。但是在轴心国中也是先进装备之一了。

▲秋月级驱逐舰的炮塔

▲九四式高射装置结构图

松本喜太郎的革命性突破,是打破了先前日本驱逐舰锅炉一个机械室放置一个锅炉的惯例,将锅炉分置在两个机械室内,左舷前部机械室放置2个,右舷后部机械室1个,这个设计为秋月级节省了不少舰体空间,减小了排水量。秋月级的锅炉也采用了日本海军最先进的舰本式ホ(ho)号锅炉,这种锅炉之前也被采用于甲型驱逐舰阳炎级上。这种锅炉不单是奢侈的重油专烧锅炉,其高压蒸汽管线内部更是采用了昂贵的紫铜,这使得秋月级的锅炉在蒸汽压力和温度上都达到了日本海军的最高水平,而且燃料消耗比特型驱逐舰更少,并且续航能力远超预计中的8000海里,达到了惊人的9000海里。

在对空上除了九八式高角炮,秋月级还加装了大量的25mm机关炮。这种机关炮本身素质倒是不差,只可惜联装越多效率越差,作为近距离防空武器也不是不好使。缺乏中距离防空武器的日本海军还强行要求25mm机关炮负责中距离,其效果也就可想而知了。

在原计划中,秋月级上在烟囱后、鱼雷发射管前的位置,会放置2座三联装25mm机关炮,由九四式高射装置直接指挥。随着战局的恶化以及越来越严峻的防空压力,秋月级上只能不断加装25mm机关炮。太平洋战争后期,宵月号上的25mm机关炮很有可能在57座左右,其他舰艇应该在27-49门左右,具体数据目前难以确定。秋月级另外一个亲女儿般的待遇体现在雷达的装备上,1942年年底竣工的初月号上就装上了21号雷达,1944年秋月号在此外还加装了13号雷达,部分舰艇可能加装过22号雷达。

▲三联装25mm机关炮

秋月级还是日本海军驱逐舰中唯一一型采取单烟囱设计的,三个锅炉共用一个烟道。秋月级登上战场的时候,其庞大的身躯,继承夕张的诱导烟囱以及简洁的舰桥设计,这都让美军以为是日本海军对夕张改进后量产的新型巡洋舰。

▲秋月级简洁的设计

在1942年9月29日,秋月号用主炮击落了2架美军B-17轰炸机,在随后的护卫任务中表现也可圈可点。这都证明了秋月级优秀的防空能力。

但秋月级总共两大败笔,一个是愚蠢的加装九三式氧气鱼雷,另外一个就是惨淡的反潜能力。

1942年,秋月号在救援被美军潜艇袭击的运输船时,就被美军鹦鹉螺号潜艇暗算。舰艏部分中雷的秋月号十分狼狈,行至塞班岛海域时,更是舰桥以下舰艏的一边直接断裂折向另外一边。回到本土的秋月号只能换上姐妹舰霜月号的舰艏。无独有偶,1944年凉月号在执行威克岛运输任务的时候,在宿毛湾海域被美军潜艇袭击,被鱼雷击中1号炮塔前部以及后桅,导致舰长以下数人死亡,舰尾和舰艏破损严重。整修了4个月后的凉月号,于同年10月自基隆返回本土时,于丰后水道再次遇袭,中雷两枚,1号炮塔以前的舰艏再遭厄运。

在马里亚纳海战中,由秋月级组成的第61驱逐队在防空上发挥出色,很好的保护了面对美军空袭的翔鹤号航母。但是在反潜上非常差劲,其保护对象中的大凤号和翔鹤号都是因为被潜艇袭击导致油气爆炸而沉没。

▲1945年在吴港等待被接受的宵月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