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现在很少见到野兔了?哪里的野兔比较多?

在平原地区,野兔的数量已经变得非常稀少,而在森林、丘陵、草原或者荒漠化地区,野兔的数量仍旧有很多。

野兔

首先我们要明确一点的是,兔子和野兔并不是同一个品种,就好像狗是由狼驯化而来的,但狗和狼不属于同一个品种。

由于人们驯化兔子已经有几千年的历史,所以家养的兔子生长速度更快,繁殖能力更强,一般怀孕30天左右就能产仔,每胎5-9只,每年能产6-8胎(也有说每年只能生产4-5胎)。

相对于家兔而言,野兔的繁殖能力并不强,每年只能繁殖1-2胎,且每胎只有1-4只,怀孕周期为42天。正是因为如此,家兔幼崽刚出生时,几乎没有任何生存能力,需要人类或者雌兔的照顾,而野兔幼崽在刚出生后就能够保持体温,甚至能够听到周围的动静,在出生三天左右就能够自主觅食,走路。

野兔对环境的要求较高,喜欢生活在有水源有树木的混交林中,且周围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

周围有许多多刺洋槐幼林,能够遮挡它们的身影,且周围有小树的荒滩。

既能够瞭望天敌,又不太影响奔跑的地带。如果周围森林比较茂密,不利于它们瞭望周围环境,因此很容易被天敌捕获。

食物的周围有水源。野兔对水的需求量较大,一般在农田周围有水源的地区是它们最为青睐的觅食地。

如果周围的环境能够满足这3个条件,那么这里的野兔数量就会较多,反之则很少有野兔。

我们知道,我国幅员辽阔,不同的农村自然风光各部相同,因此生活在不同地区的人们,对周围的野兔感受也不同。

如果生活在平原地区,由于平原地区大多种植农产品,土地平整,森林幼林较少,因此野兔很难在此生存。

而生活在混交林周围的人们,则会发现当地的野兔数量很多。

野兔的数量变化

无论是生活在平原地区,还是生活在森林地区的农村,如果对比几十年前的野兔数量,就会发现野兔的数量明显下降了许多。

之所以会如此,还和人类活动有关。在过去,我国人口较少,对土地的需求量也较少,使得野生动物有足够的空间生存、觅食。但随着我国人口的增多,以至于越来越多的荒地被开垦成农田。自然环境的改变,使得野兔的生存条件也随之发生变化,它们要么迁往更为隐蔽的地区,要么因环境变化而被天敌捕捉,因此野兔的数量越来越少。

再加上人类为了提高粮食产量, 会大量使用农药化肥,这些药物的使用也会导致野兔数量减少,以至于在很多农村几乎难觅野兔的踪迹。

也就是说,虽然人类没有直接猎杀野兔,但由于人类改变了野兔的生存环境,以至于野兔种群数量开始减少。

而野兔数量减少,也会影响到野兔天敌的生存。在野外,野兔的天敌有很多,主要有猞猁以及鹰,尤其是猞猁,野兔占据了它们能量来源的90%,每当野兔数量减少的年份,它们的数量也会随之而减少。

野兔的保护

从目前来看,野兔由于分布面积广,数量多,目前还没有面临灭绝的危险。但是人们为了保护当地的生态环境,也为了恢复当地的野生动物生物种群,会对一些原本过度放牧、过度开垦的地区进行退耕还林还草。

比如:著名的北大荒,在上个世纪是,为了获取更多的能量,我们把北大荒变成了北大仓。但现如今,育种师们培育了多种高产粮食品种,农药化肥的使用又增加了农作物的产量,使得我们可以用有限的土地,供养更多的人们,因此我们可以对一些生态环境比较薄弱的地方,以及比较重要的生态区,比如:湿地、森林等进行有序退耕。

北大仓现如今又变成北大荒就是这一原因, 而北大荒也是野兔的主要栖息地,有部分野兔数量在这里得到了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