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腹摘心、吃人肉的阿兹特克人祭狂欢派对:荣冠战争

荣冠战争又称“花之战”或“华丽战争”,是阿兹特克人在西班牙人登陆之前几乎每年都要进行的一种类似于仪式的战争。

▲手抄本上描绘的蒙特祖玛一世

创立荣冠战争的是阿兹特克皇帝蒙特祖玛一世。他于1440年–1469年在位,期间以特诺奇提特兰为都城,完全统一了阿兹特克帝国,并且使特诺奇提特兰成为阿兹特克三国联盟中的最强者。作为盟主,他很好地协调了三国同盟内部的关系,同时兴修水利,发展农业,将特诺奇提特兰建成了一个拥有20万人口的水上大都市。他被视为阿兹特克最伟大的君王之一。

▲上图为当时的特诺奇提特兰城,现在此城在墨西哥城的地下

根据存世的手抄史书记载,在蒙特祖玛一世在位的1450年到1454年,发生了4年严重的旱灾造成阿兹特克人的主食玉米几乎颗粒无收。在手抄史书里记载:“神对帝国是愤怒的,为了安抚众神,必须献祭大量的活人以取悦神明”。由蒙特祖玛一世主导,经过阿兹特克三国联盟和邻国特拉斯卡拉、韦霍钦戈(Huejotzingo)、乔鲁拉(Cholula)、阿特利斯科等国的协商,双方一致同意按期进行荣冠战争,以互相抓取俘虏献祭以取悦众神。由于阿兹特克人的史书全部被西班牙传教士视为异端销毁,这本幸存下来的残缺手抄本上的记载是唯一证明荣冠战争起源的证据。

▲手抄本记载的荣冠战争抓俘虏的情景

荣冠战争不同于普通的战争,更具有仪式性,和欧洲中古时代的骑士比武有些类似。开战之前,双方先约定交战地点和时间以及作战规模。约定作战的地点被视为神圣之地,被称为cuauhtlalli或yaotlalli。

在双方战阵中间要设立铺满香料的柴垛,点燃柴垛即为开始作战的信号。双方看到火焰燃起就开始发动冲锋,就像两支球队听到开场哨。双方使用的武器也有严格限制,普通作战所用的弓箭、投石索、标枪等远射武器一律不允许使用,因为有可能会杀死对方而抓不到活人献祭。

双方都使用镶黑曜石刃的马夸威特木棒和木盾互殴,打斗中尽量不使用黑曜石刃砍击对方,而是要用马夸威特的木质部分将敌人拍昏活捉。这是美洲虎战士和鹰战士显示自己高超武艺的时刻,毕竟只有连续在两届的荣冠战争中抓获20个以上俘虏才能跻身美洲虎战士和鹰战士。就好像是在连续两个赛季保持进球纪录就可以成为明星球员,美洲虎战士和鹰战士就是荣冠战争的明星。荣冠战争更像一场自由持械搏击的团队对抗赛,比赛的胜负由活捉对方的队员数量所决定。

荣冠战争动用的军队规模要比普通战争小,由双方选出的人数相等的精英选手进行。比赛选手精心打扮的彩绘和华丽的战服,以及高耸的背旗也是战争的亮点,并会赢得双方观众的高声喝彩。只有有活人献祭需要,荣冠战争在一年的所有时间都可以举行,但是通常会在晚秋到早春之间的农闲季节安排,毕竟其余时间还要耕种玉米。

在荣冠战争初期,战争的过程并不致命,双方都以活捉对方为目的。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战斗规模的扩大,战斗变得越来越暴力血腥。例如在阿兹特克人和查尔卡斯人的漫长荣冠战争中,开始几乎没有伤亡双方只抓俘虏。但是之后双方开始打死对方的普通士兵而只抓穿戴最华丽的贵族,被抓的贵族往往不一定会被活人献祭,缴纳一定赎金后会被释放。但是到了荣冠战争后期,不论贵族和普通士兵都有可能会被当场打死,成为俘虏的一定会被活人献祭而不能赎回。有意思的是,参战的双方都认为在荣冠战争中战死或被献祭给天神是莫大的荣耀,要比在普通作战中战死更加光荣。在荣冠战争中死去,会用一个专用的词:xochimiquiztli,意思是“华丽之死,幸福之死和好运之死”,并且死者的灵魂会升入天堂和太阳神一起居住共享盛宴。

关于荣冠战争的目的,史学界有多种解释。一种解释是荣冠战争是为了部队的战斗训练和为活人献祭抓俘虏。据史书记载,有次一个科尔特斯的军官问蒙特祖玛二世,为何强大的阿兹特克帝国不去征服临近的小国?蒙特祖玛二世回答说:随他们去吧,没有他们还怎么训练士兵和抓俘虏。这种战略指导下,即使强大的阿兹特克帝国经常包围临近小国的城市切断他们的贸易,但是也不会消灭他们。阿兹特克人非常重视献祭和武力,而荣冠战争可以源源不断提供献祭的牺牲。在荣冠战争中高级的美洲虎战士和鹰战士是国家威严的体现,他们的荣耀也激励普通战士苦练武艺勇于为帝国牺牲。

还有一种说法是,荣冠战争的真实目的是消灭敌人的精锐有生力量,阻止敌国的武力发展壮大。由于阿兹特克帝国的强大,在荣冠战争中几乎都是阿兹特克人胜出,在战斗中就消耗掉了敌国最精锐的战士,等于扫除了帝国潜在威胁。另外还有一个重要目的就是炫耀国力,向邻国展示阿兹特克人帝国的不可战胜。

在荣冠战争中被抓的俘虏不会受到虐待,在献祭之前会受到优待和礼遇。和普通战争中抓获的俘虏不同,荣冠战争俘虏被认为是高贵的,是神所眷顾的。俘虏本身也会认为自己是幸运的,得以献祭天神是莫大的荣耀。荣冠战争的俘虏只有重大的祭典才会使用,在祭典之前牺牲者要经过长时间的排练以期达到最佳祭神效果,临近祭典时还要进行多次彩排,重大的祭典准备时间甚至超过一年。和现代人的生死观不同,阿兹特克人是愉悦得迎接死亡的。

▲手抄本显示的摆满祭祀人头的祭坛

因为牺牲者献祭的神明不同,献祭方式也不同。最常见的太阳神献祭是牺牲者躺在祭坛上,四肢被祭司抓住,由一名主祭司用锋利的黑曜石刀剖开腹部,挖出跳动的心脏献给太阳神。尸体则被抛下祭坛。由牺牲者的捕获者带回肢解吃掉。在电影《启示录》中的祭祀,就是给太阳神的祭典,但是里面的牺牲者是普通村民就远不如荣冠战争的战士俘虏高贵了。

▲祭祀太阳神的场景

祭祀火神的牺牲者是最痛苦的,他们会被绑起来放火上烤。为了减轻牺牲者的痛苦,祭司会给牺牲者服用有迷幻镇定作用的妖特里粉。牺牲者要忍受极大的痛苦,在烤得半死时才会被放下刨腹摘心献给火神。

高贵的荣冠战争牺牲者也常常被扮成天神而受膜拜,在数日甚至数月的庆典之后才会砍头献祭。这一般是大贵族牺牲者的待遇。

▲被当成神明的牺牲者

祭祀战神的仪式比较特殊,牺牲者的一只脚被系在祭坛上,赤身裸体手持轻型布面盾和没有黑曜石刃的马夸威特,对战手持带刃马夸威特和中型木盾,披挂护甲和木制头盔的精锐美洲虎战士或鹰战士。这是一场不公平的比武,但是也有武艺高强的牺牲者在比武中胜出的。可即使牺牲者胜出也不会生还,他将迎战下一个对手直至力竭倒地,然后被剖心祭神。

根据西班牙人的记载,在荣冠战争中有一位伟大的特拉斯卡拉战士被阿兹特克人俘虏。阿兹特克人特赦了他,条件是为阿兹特克人作战,但是战士拒绝了,自愿献祭给天神。于是阿兹特克人为他举办了8天盛大的庆典,最后一天在祭坛上派出最精锐的战士出阵。这位伟大的特拉斯卡拉战士在赤身无甲轻盾木棒的情况下,对抗全副武装的阿兹特克最精锐的战士并不胆怯,他在打倒28名阿兹特克勇士后才力竭倒地,被万分钦佩的祭祀剖心献祭。他的尸体被美洲虎战士和鹰战士们毕恭毕敬地分而食之,以期获得勇士超凡的力量。

▲不平等的对战献祭

长期的荣冠战争使得阿兹特克人和邻国之间的仇恨日益积累,所以当西班牙人侵入阿兹特克帝国时,邻国群起相应帮助西班牙人消灭阿兹特克人。这就是几百西班牙士兵就可以打败上万阿兹特克军队的原因,因为和西班牙人并肩作战的还有数万邻国的战士欲灭阿兹特克人而后快。同时由于荣冠战争的作战方式和真正战争还是有较大区别,由偏重表演和活捉俘虏的战术训练出来的阿兹特克战士,面对经过旧大陆几百年战争洗礼的西班牙战术时显得太过幼稚原始。荣冠战争也随着阿兹特克帝国的灭亡而消亡了。

本文为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凤翅金盔,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