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地球生命起源:彗星撞击事件将生命送至地球

彗星是太阳系中的一类小天体,一种很特殊的星体,关于彗星一直有一个备受争议的说法,彗星与生命的起源有联系吗,生命源于彗星吗?前不久科学家们再次对这个问题做了研究证明,对于生命源于彗星这一说法再度给予了支持。科学家在报道上称月球上的陨坑证实42-38亿年前太阳系内部频繁遭受小行星和彗星的猛烈碰撞,而这一时期与地球早期生命孕育的时间恰恰相合,这就暗示着小行星和彗星碰撞对于地球生命起源是有一定重要作用的。

我们都知道地球上的生命是在碳元素的基础上建立起来的,并且是组成生物体的最基本元素,例如:糖、氨基酸和DNA等。

科学家经过长期的研究发现,这些提供生命的有机化合物是存在于太空的,并且很可能是通过彗星与地球碰撞时,送递至地球的。

这主要因为彗星中含有丰富的有机物质,主要由水、氨、甲烷、氰、氮、二氧化碳等组成,而彗核则由凝结成冰的水、二氧化碳(干冰)、氨和尘埃微粒混杂组成。

彗星存留的时间较长,在太阳系初期,彗星就随处可见了,并且常与初形成的行星相撞,帮助年轻行星的成长与演化。

所以在地球形成早期,彗星与地球碰撞时将遗留的氨基酸所形成的有机尘埃洒落到地球上,而这种有机尘埃就是我们的生命之源。

那这些彗星在碰撞地球时,在高速运动、强压力、高热量等毁灭性的因素下这些有机化合物是如何能够存留下来的呢?

科学家们为此做了一些有关这个问题的模拟实验,将有机化合物放置于高温高压的状态,并且英国肯特大学行星科学家马克-伯切尔也模拟了一项彗星碰撞地球时将冰水送至地球的模拟实验。

他和同事建立了一个包含冰冻混合有机物质的投射物,将混合有机物质中的蒽放在煤焦油中,将有机物质中的硬脂酸放在动物和植物脂肪的油脂中,在常气压的作用将投射物发射到模拟太阳系各种表面结构,土壤、冰和液态水的地方,以接近岩石从地球发射到月球的高速发射。

根据实验发现,无论是在高温还是高压等破坏力强大的环境下部分有机化合物依旧能够存留,并且这些因素有可能还有助于这些物质的合成。

关于生命是否起源于彗星这一说法,科学家们只是给予支持,但并不是绝对的肯定,并且关于这一说法还有许多未解之谜,还存在着许多不同的争议。

本作品为“科普中国-科学原理一点通”原创 转载时务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