胸前戒备不是POSE,而是一种战术动作!

说到胸前戒备,大家会自然联想起不少权威人士摆出的一个POSE,即双手交叉抱在胸前,进而展现自己一切尽在掌握的气势。不过在心理学上,它还有防御与抵抗的意思。在这里将要为大家介绍的胸前戒备并不是一种常规意义的肢体语言,而是一种战术动作。

胸前戒备一个非常系统化的战术动作。简要说来,这一战术动作就是在主手拔枪的时候,弱手护在胸口或者腹部,这样对于对于推搡或格挡附近的阻碍人员是非常有利的,枪械顺利拔出以后,左手顺势握枪,做出胸口推送出枪进入射击的姿势,采用这一姿势。

对于在推枪期间进行指向射击是非常有利的,射击结束以后,双手收回胸前,枪口指向地面安全区域,随后对现场环境进行观察并做出合理的评估,这样有利于在发现危险的情况下,再次出枪射击。除非确认安全了,否则不应将枪入套。

关于这个动作还有这么个来历,它源自于一次偶然的发现。在马上的德州牛仔准备射击之时,会将后收缰绳贴在胸口处,这样在紧急情况下,就可以快速勒马停止,并且还能起到支撑固定的作用。

当这一姿势成为一种习惯后,立姿射击时也会产生条件反射,做出该动作,一些牛仔加入警队或军队后,依然保留着这一习惯,于是就渐渐成了一种德州牛仔的标志性动作,演变成了一种传统。

这一来历的真实性无从考究,不过这个战术动作,在近距离战斗时会有很多优势。第一,放置于胸口前的绞手能够快速格挡前方的敌人。第二拔枪后还能配合握枪手顺畅的从胸口将武器推前进入射击姿势。

第三,射击完了,收回双手,将武器放于胸前,给观察周边环境提供了便利条件,如果需要再次出枪射击的话,重复胸口出枪动作就能快速进入射击状态了。因此该战术动作也渐渐被系统化,成了当今非常流行的一种拔枪动作,得以普及应用。

或许你想问,拔枪动作干嘛都要整个系统化的战术?这是因为在一些紧急高压情况下,易于慌乱,如果日常没形成系统化战术的话,易于出错。而如果建立起了系统的战术,就会产生自然条件反射,快速而精准地出击,保障自身安全。

天下有警,中国第一家警察文化自媒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