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家发现低剂量辐射也有引发癌症风险

蝌蚪君友情提示:辐射与癌症的关系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焦点。最近的这则研究成果可能会加剧你的担忧,但是在科学家们得出明确的结论之前,请先不要盲目恐慌。

美国能源部劳伦斯?伯克利实验室的科学家发现了关于低剂量辐射引发癌症风险的新线索。在这项研究中,他们使用了100毫希的辐射量,也就是大致相当于做10次全身CT扫描的辐射量。

他们以小鼠为研究对象,发现小鼠接受低剂量辐射后患乳腺癌的风险与它们的基因构成有很大关系。他们还了解到了一些关于肿瘤周围的基因和细胞(也叫做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患癌症风险的关键细节。

在那些接触低剂量辐射后容易患乳腺癌的小鼠身上,科学家在它们的基因中发现了十几个区域,会使个体对低剂量辐射比较敏感。只有当小鼠接触到低剂量辐射时,这些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才会产生重要的影响。

与癌症高发的小鼠的乳腺(左侧)相比,在那些对癌症有抵抗力的小鼠的乳腺(右侧)中,一种叫做转化生长因子(TGF beta)的肿瘤抑制蛋白的表达更加明显。这个信息有助于科学家了解,基因与环境的相互作用将如何影响肿瘤的发展。

这些相互作用在细胞层面上也会产生巨大的影响。它们会改变肿瘤微环境对癌症的反应方式。科学家发现,有些变化可能会增加癌症发展的风险。

因为小鼠和人类有很多相同的基因,这项研究可能对于了解低剂量辐射对于人类的影响也有重要意义。现在用来预测电离辐射对患癌症风险的模型,都认为这种风险与接触的辐射剂量呈正比例关系。现在人们逐渐了解到,对于低剂量辐射来说,这样的线性关系可能并不成立,因为低剂量辐射可能既有害处也有益处。

“我们的研究证实了这个观点。我们发现,接触低剂量辐射、小鼠个体的基因,以及小鼠的肿瘤微环境之间,存在着复杂的相互作用,癌症的易感性与这些作用的最终结果有关,”伯克利实验室生命科学部的毛建华(音)说。

毛领导的这次研究与生命科学部的Gary Karpen、Eleanor Blakely、Mina Bissell和Antoine Snijders等研究人员以及纽约大学医学院的Mary Helen Barcellos-Hoff等人进行了密切的合作。

找到了这些基因风险因素,有助于科学家判断,某些人在接触了低剂量的辐射后,患癌症的风险是否会增加。所以,也许我们可以通过基因筛查,来确定对于哪些人最好使用非放射性的疗法和造影诊断方法。

科学家利用了一个综合的生物学方法来考察基因、低剂量辐射与癌症之间的关系。开始,毛和他的同事培养了一批基因不同的小鼠,以此来模拟人类的多样性。然后,他们将对癌症有较高抵抗力的小鼠与容易患癌症的小鼠杂交。杂交后,得到了350只基因独特的小鼠,其中有些对癌症有抵抗力,有些容易患癌症,还有些处于中间状态。

接下来,毛和同事找到了一种方法,来研究基因和肿瘤微环境如何影响癌症的形成。他们切除了每只小鼠第四乳腺的上皮细胞,留下间质组织。然后让其中一半的小鼠接触以此全身的低剂量辐射。接着,他们将基因相同的易患癌症的小鼠的上皮细胞,植入回那些第四乳腺的上皮细胞被切除的小鼠身上。

毛说,“我们开始培育的小鼠基因不同,但是我们在它们身上都植入了相同的上皮细胞。所以我们可以研究基因和肿瘤微环境——而不是肿瘤本身——将如何影响肿瘤的生长。”

科学家对每只小鼠进行了18个月的追踪观察。他们监测了这些小鼠的肿瘤发展,免疫系统的作用,以及一种叫做细胞素的细胞标志蛋白的产生。研究人员还切除了小鼠的癌变组织,在显微镜下对它们进行了观察。

他们发现,对于大多数小鼠来说,低剂量辐射不会改变它们患癌症的风险。有一小部分小鼠由于接触低剂量辐射反而对癌症有了抵抗力。也有一小部分小鼠变得更加容易患癌症了

对于最后一组小鼠,研究人员发现有13个基因遗传位点和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会使小鼠在接触低剂量辐射时更容易患癌症。而对于基因遗传位点究竟是如何影响肿瘤微环境和癌症形成的,研究人员还没有完全了解。

毛说,“如果我们能在人类身上发现类似的基因遗传位点,并且能够发现这些基因与环境相互作用的生物标志,那么也许我们就能通过类似的血液检测方法,来识别哪些人在接触低剂量辐射时患癌症的风险会增加。”

蝌蚪君编译自newscenter.lbl.gov。转载请标注来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