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懂黄酒的人境界都那么高?!

黄酒,世界上最古老的酒种之一,源自中国,是我国宝贵的民族特产。就我个人的观点而言,黄酒无论喝还是不喝,在酒文化中,永远是一杆屹立不倒的图腾,因为黄酒不仅承载着我们黄种人、炎黄子孙的精气神,更承载了几千年的文明和智慧。

正如题目所言,品黄酒,如同品文化,懂得黄酒,就如同懂得智慧,而且是中国智慧的精髓。所以,真正懂黄酒的人,其实境界是很高的。

自古以来,儒、释、道三派哲学贯通中国人的里里外外,上至朝廷,下至黎民,而这其中,儒家思想以绝对的形态,入世的情怀,在人们心中占得大半江山。而黄酒就承载了儒家思想的核心观念。

打个比方?比如,中庸。

众所周知,中庸思想在儒学中占据了核心地位,可以说,中庸是最高的道德标准,也是普遍的方法论原则,有文史专家曾详述,中庸是自尧舜以来历代圣王治国安民的指导方针。而且,从微观看来,我们每个人也都应该在人我两端之间取一个公正不偏的“中庸”态度来处世。

回归主角,黄酒,正是中庸精神的最好的融合体和承载体。在这个问题上,我认为有两层含义,如果诸位朋友有不同见解,可以联系探讨。

中庸所谓“不偏之谓中;不易之谓庸”。中者,天下之正道;庸者,天下之定理。中庸之道讲求和谐的原理原则,更讲求人与人之间的和睦相处。一个是“和谐”,一个是“和睦”,这就是黄酒所寄托的“中庸”之意的两个层面。

首先,一杯好的黄酒,在色、香、味、格四个维度上一定高度统一,但在口感上一定多味多感,所谓六味和谐,即甜、酸、苦、辛、鲜、涩六种味道融合得恰到好处,稍稍偏向其中任何一种口味,都会给人以美中不足之感。黄酒的这种“中和”是其他酒种所没有的,这体现出黄酒“和谐”的思想。

其次,黄酒,作为酿造酒之一,在酒世界中,不用说白酒、烧酒等烈性蒸馏酒,单在酿造酒中也以“温和”著称,黄酒没有葡萄酒一般的拘谨,更没有啤酒一般劲爆。这体现出黄酒的“和睦”,以温和的性格,倡导中庸大道,讲求人与人的和睦。

我一直认为,品鉴黄酒,其实就是体悟大道的过程。如今,在当下正值冬季,气温较低,正是体味黄酒的好时机,其实我们可以认为,冬季就是黄酒的一个大道场。在冬天,品一杯黄酒,悟一场大道。这是我,也应该是每个人的一次冬季必修课。

所谓“品黄酒,悟大道”。下面我就将品黄酒的要点分享如下:

先观其色。黄酒的色泽很多,可以呈现橙黄、黄褐、橙红、深褐等,黄酒中的麦曲酒一般呈现橙黄色,而红曲酒则为橙红色。但无论何色,酒体都应晶莹透明,有光泽感,无混浊或悬浮物,灵动如宝石一般。

又闻其香。在闻黄酒之香时,大都会闻见三种香气,即酒香、曲香、焦香。这三种香气应该和合共融,相互辉映,给人以柔和、愉快的感受。

再品其味。小口含入,搅动整个舌头,徐徐咽下。应能够体味整个酒体的“和谐”,正如前文所言,黄酒应该包含酸、甜、鲜、苦、涩、辛六味,但在口中的感受,可能会出现先甜、后酸、再苦的顺序,并伴随辛、涩和鲜的滋味,但每一个阶段都相互交融,区分并不非常明确。

后体其格。所谓黄酒的格,可以说是风格,是色、香、味的综合,也可以说是品格。体悟黄酒的格,需要从整体的层面,去感知黄酒的酒体是否优雅?是否协调?是否有独特之处?这些综合起来就是黄酒的品格,如同人一样,这就是黄酒的个性。

李虓:发酵工程硕士,酒食行业研究者、策划人,科普作家,酿酒师,联系QQ/微信 1693204970。个人微信公号:酒食风(ID:jiushi-fe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