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一则《中国人首次在太空泡茶》的新闻在各大媒体和朋友圈迅速扩散,甚至也引起外国人阵阵惊叹,惊讶于中国人开始在太空中享受美食时,他们的宇航员却还在挤着难吃的牙膏状食物,同是地球人,咋差别这么大呢!
事情源于11月4日,新华社太空特约记者、航天员景海鹏在天宫二号中向地球的观众讲解了他们在太空中的伙食,这一下子颠覆了人们对单调、口感不好的航天食品的认知。当天,景海鹏介绍了早中晚及加餐共计28种不同品类的食物,可谓之丰富至极。这还不算什么,据介绍他们的食谱是五天一循环,食品种类总共有6大品类,将近100种食品。为了照顾不同地域的宇航员,还有当地特色饮食也进入了太空,如贡菜、面食、什锦炒饭等,除了这些正常的一日三餐,还有一些点心来做夜宵,这真是享受啊。在解答航天员如何喝水的时候,景海鹏还着重对中国人首次在太空中如何泡茶进行了解说。
外国网友看了视频之后,无奈的表示“没有对比就没有伤害啊。”“记得我们的宇航员在接受采访时,吐槽自己吃了六个月的牙膏和砖块,还喝了半年的尿(经过循环后成为可饮用的水),结果现在告诉我,中国人不仅能在太空中吃大餐,还喝上茶了?”“有一天中国人在太空中吃火锅都不奇怪,但恐怕那时候我们只能依然吃牙膏。”“如果有一天太空中解决了重力问题,那一定是中国人,因为他们炒菜时要甩锅。”看了这些吐槽,中国人不屑一顾,迟早有一天我们会把八大菜系、满汉全席全部搬到空间站去的。
太空食物对于载人太空探索的发展起着重要的作用,更是对于未来长距离的深空探索的成败起着决定性作用。自从有人类进入太空,太空食物就在人类太空旅行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到目前为止,太空食物经历了几代的发展,从为了简单获取必须的能量和营养素发展到享受美味的境界。
中国在1968年就开始研究太空食物了,正是这先行研究为中国太空食物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003年中国首次载人飞船神州五号飞天,在太空中的20多小时,航天员杨利伟仅仅食用了一些即食型点心类食品和咖啡饮品;2005年,神舟六号上的太空食物比神五多了20多种;2008年,神舟七号,航天员可以吃到鱼香肉丝、红烩猪排等中式菜肴,食物种类增加到80多种,口味也更加多样化,航天员可根据自己的喜好添加酸甜咸辣等调味品;2012年,神州九号,太空食物更注重营养和荤素搭配,航天员可根据个人口味私人订制,在太空中的4天生活中,不会吃到重样的食品;2013年,神舟十号,食品种类比神舟九号更加丰富,也更加使太空食物的感官感受性与航天员的接受度和个人喜好相符合;再到今年的神州十一号,我们的航天员可以在太空品茶论道了。
随着深空探索科技的发展,在地球烹饪好食物,再随着太空船运输到空间站或星际飞船,定期补充,将会给太空运输造成巨大的挑战。科学家为了解决航天员吃饭的问题,设想在太空飞船种植谷物蔬菜,如NASA曾经筛选出全营养超级食物——藜麦、胡萝卜、蘑菇、土豆等,为宇航员在漫长的太空旅行中提供食物来源。NASA还研究利用食物3D打印机,在太空中打印出美味的披萨来,为宇航员提供营养美味的太空食物。NASA真是为了宇航员吃饭问题煞费苦心啊。
随着航空食品科技的发展,或许“在太空飞船中其乐融融吃火锅”真的可以实现呢。
出品:科普中国
制作:食品王国冒险团 杨国力
监制:中国科学院计算机网络信息中心
“科普中国”是中国科协携同社会各方利用信息化手段开展科学传播的科学权威品牌。
本文由科普中国融合创作出品,转载请注明出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