养鱼先看水,怎样调节池塘水质养好鱼?

有人说:水好鱼就好,水差鱼白搭;养鱼先看水,水好鱼肥壮,说的都是水质的问题。水是水产赖以生存的环境,池塘水质的优劣直接影响了水产的生长和产出。在养殖过程中稍不注意池塘水质就会变坏。因此要重视水质的好坏,做好水质质量的监控。

什么样的水质才是好水质?

好的水质是无毒的,健康的,微碱性的,温度适中的,清澈、柔韧而不腻的,有充足溶氧的,略带水色的。好的水色淡的茶褐色、黄绿色、油绿色。

怎么判断池塘水质的好坏?

池塘水质的好坏判断比较直接的方法是用感官判断,及用眼看,用鼻闻。

用眼看就是观察水的澄清度和颜色。判断水质好坏首先要看水的澄清度,好的水质所含的悬浮颗粒较少,水面没有油膜、泡沫和藻类暴发等水肥现象。真正的好水是略带水色的,水色呈现淡的茶褐色、油绿色、黄绿色是好水,呈现黑褐色、灰黄色、灰白色为坏水。

用鼻闻就是闻水的气味。好水基本是无味的或是带有淡淡鱼腥味的,如果出现腥臭味、浓腥味、氨水味就是坏水。

为什么养殖池塘水易变坏?

一是高密度养殖

养殖户为了高产高效采取高密度养殖,增氧机安装使用不当,造成底层溶氧不足,底泥发臭。

二是农药的使用。

大量农药的使用破坏了生态平衡,塘底的自净功能差。

三是残留物堆积。

大量的残饵、排泄物、农药残留堆积,造成水体污染,病菌滋生。

四是频繁排换水。

大量而频繁的排换水会使池塘泥土中矿物质和微量元素流失,造成塘底“沙漠”化。

五是不注意肥水。

水产大量消耗易造成水中浮游生物以及微生物减少,如果不注意肥水,会造成水体营养流失。

六是环境的突变。

遇到高温暴雨的极端天气会急剧改变水体环境,造成水质变化。

水塘水质变化的征兆有哪些?

一是水体变色。有机质含量高、水中溶氧低,水质偏酸等会引起水体变红,水体变红易引起泛塘。水藻过度繁殖引起的水体变绿会减少水体的含氧量。颜色较深的藻类快速生长和有机物过多造成的水体变黑发臭,不利水产生存。蓝藻、裸藻等过度繁殖造成的水体铜绿色或铁锈色,会造成鱼类中毒死亡。

二是小气泡冒出。水面有细小气泡冒出且可闻到腥臭味,说明水中有毒。

三是水产活动异常。比如池塘出现鱼浮头现象,说明说中氧气减少;鱼暗浮水面且摄食量减少,但检查后没有鱼病滋生,则是水质变坏了。

如何调节水质?

一是控制饵量。饵料过剩会造成浪费和污染。

二是池水清淤。池水淤泥太多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导致鱼浮头或泛塘。

三是池水改良。不定期地施放生石灰可改善池塘水的酸碱度,控制病菌繁殖,减少有毒气体。

四是加注新水。加注新水可冲淡池水中有毒物质浓度,增加溶氧和营养盐类。

五是机器增氧。使用增氧机可增加水体溶氧量,散发有毒气体。

六是定期搅动。定期搅动塘底淤泥可使上下水层交流混合,释放营养盐和微量元素,防止有害物质积累。

七是降低养殖密度。宽敞的水体空间才能促使水产快速生长。


本文来源土流网农业频道,图片来源网络,转载请注明来源“土流网农业”

了解土地交易资讯、政策咨询,欢迎关注微信服务号“土流网”(ID:tuliu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