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造太阳”如何了?韩国30秒破记录,温度是真太阳的8倍

韩国“人造太阳”的确破纪录了,不过破的是他们自己的纪录,而不是世界纪录!当然,要是不了解人造太阳,那还是可以让不少人觉得很厉害,公开的数据是这样的:

1亿摄氏度的温度,相当于真实太阳的8倍,运行时间从以前创下的20提高到30秒,韩国“人造太阳”再破纪录!

其实,韩国这个所谓的“人造太阳”就是一个真空容器,只不过这个容器里面可发生一种特殊的繁衍,它与太阳发光发热类似,都可通过核聚变反应产生温度。太阳表面温度在6000K的样子,换算一下就是5726.85 ℃,所以,不过,韩国说的这个温度相当于真太阳的八倍,那肯定对比的不是太阳表面温度,但如果是与太阳核心1570万K温度相比,那又要1.2亿℃的样子才够,所以这个说法其实也不太严谨。

很多人可能没注意到,在2021年5月28号凌晨,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就宣布,我国全超导托卡马克核聚变实验创造新的世界纪录了!

这个名字有点长,说得简单点就是前面的“人造太阳”,简称EAST。说特别专业的词汇,可能不太容易理解,所以也像韩国“人造太阳”那样,直接看数据会直观得多:

首先,温度可以达到1.2亿℃,还可以达到1.6亿℃,这两个的区别就是运行时间和方式不同,前者是可重复101秒运行,而后者则是20秒等离子体运行。

此前我国“人造太阳”的记录也是1亿℃运行20秒时间,但目前的水平不仅直接让自己提高了5倍,同时也创造了全世界范围内的新纪录,这就意味着我国在核聚变能源方面,已经从研究跨越到应用的关键一步!

大家都知道,人类要开发核能无非两个主要途径,一是轻元素的聚变,二是重元素的裂变,人类目前在世界各地建起来的数以百计的核电站,运用的都是核裂变原理,这当然与目前人类对核聚变的利用还十分落后有关,主要原因当然是能力有限,这也是为什么目前会有专门的项目来进行研究这个事情。

也就是说,这个所谓的“人造太阳”并不是真的太阳,只不过它和太阳相似,内部都会发生热核聚变反应。前段时间很多人都在热议“限电”的事情,像北方有的地方用的电,其实是从其他地方传输过去的,这个对西电东送有所了解的人都知道。很多人都知道电的来源主要有三种,分别火力发电、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要知道核聚变也可以发电,只不过必须攻克两个大难题,一是温度,而是时间,如果不能让温度达到一亿度,又不能稳定地进行长时间地约束控制,那就无法让这个领域发挥它巨大的作用。

太阳为什么可以跨越1.496×10? km的距离,将热量传播到我们生活的地球上?这完全是因为太阳的大部分质量都是氢和氦,然后才能释放出大量的光和热。换个角度来说,包括太阳在内的所有恒星,就好比是一个核聚变反应堆,只不过每个核聚变反应堆会因为质量大小不同,而释放出不同强度的光和热。

过去的这100年,无疑是人类社会科学技术进步最快的一个时期,但与此同时,也因为资源利用的不合理、资源的过度消耗而让大家意识到能源危机,所以,很早以前可能就有人听说过石油会枯竭这个事情,然后,正如大家看到的那样,目前世界各地也都在研究新能源。

要知道我们研究“人造太阳”的根本,就是为了解决未来可能会发生的能源危机问题,实际上,除了韩国和我国在研究以外,世界上的一些其他国家也在进行。

而目前全世界范围内规模最大、可能产生深远影响的一个国际科研合作项目,便是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计划,简称ITER,同样是前面提到的“人造太阳”,只不过它的建造时间和所需成本较高,而我国也是参与国之一,还包括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印度和欧盟。

应该不难明白,之所以我们目前在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上下足了功夫,尽量减少通过煤炭燃烧来进行发电,一方面是为了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减小有害气体的排放量,另一方面当然也是为了节约有限的资源,像煤炭和石油这样的资源是无法在短时间内大量形成的。所以,即便我国已探明的原油储量不小,但依然每年都会从世界各地进口大量原油来满足大家的需求,连续坐稳进口原油大国的位置。

我们研究核聚变其实也是一样的道理,这种能源很可能会在未来成为主导形式之一,它不会对环境造成污染,更不会形成高放射性核废料,而且还能被无限利用。

具体来说,风力发电和水力发电都受限于自然环境,首先你得有这些自然资源才能利用起来。但核聚变就不一样了,地球上的资源从长远来说都是有限的,人类终将面临严峻的环境和能源问题,而核聚变能就是目前公认最有可能帮助解决这些问题的重要能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