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口中的“八拜之交”有哪八拜?都出自什么典故?

中华文化底蕴深厚,源远流长。成语“八拜之交”来自8个著名的历史故事,是后世学习的典范。同时“八拜”还指向东、东南、南、西南、西、西北、北、东北8个方向叩拜。

中国是礼仪之邦,“八拜”最早指古代世交子弟拜见长辈的礼节,是晚辈对长辈的尊重。后来人们衍生用于平辈之间,将异姓结为兄弟亦称为八拜,表示无论何地都要生死与共。

再后来人们对“八拜之交”再次衍生,将结拜为兄弟姐妹的亲密关系称为八拜之交,交指的是友谊。也难怪现实生活中,我们一听到“哥”或“姐”称呼,都会觉得十分亲切。

历史上的“八拜之交”有哪八拜呢?

现实生活中,我们或常说自己与某某有八拜之交,其实八拜之交不是说与某某人有拜8次的交情。我们要明白历史八拜之交的出处,不然就闹笑话,贻笑大方了。

八拜之交来自8个著名历史故事,具体指这8交:管鲍之交、知音之交、刎颈之交、舍命之交、胶漆之交、鸡黍之交、忘年之交、生死之交,下面分别介绍。

01、管鲍之交

春秋时期,齐国有一对很要好的哥们儿,一个叫管仲,一个叫鲍叔牙。管仲家境贫穷,鲍叔牙找他一起做生意,本钱都是鲍叔牙出的,但分钱时管仲拿得比鲍叔牙多。

鲍叔牙的下人很不解,鲍说:

”管仲家穷,要赡养老母,多拿一点没关系”。

有一次,二人一起去打仗,而管仲总是喜欢躲在最后面,这样大家都骂他是一个贪生怕死、没有担当的小人。

鲍叔牙一听,就替管仲抱不平了:

“你们这样说不对,你们误解了他,他是要留着命照顾他的老母亲呀!“。

管仲听后无不感动地说:

生我的是父母,了解我的可是鲍叔牙呀!

之后,齐王去世,齐国发生内乱,鲍叔牙带公子小白逃到莒国,管仲带公子纠逃到鲁国。后来管仲准备杀掉公子小白让纠当国王,结果他射偏了箭,小白没有死成。

后来,鲍叔牙和小白比管仲纠早到齐国,小白当上齐国的国王。小白就让鲍叔牙当宰相,但鲍叔牙说什么也不肯,说管仲能力强,管仲才是宰相的最佳人选。

小白很惊讶:“管仲是我的仇人,你说让他当宰相?”鲍说:“他只是为主人办事而已”。后来小白请管仲当了宰相,管仲帮小白把齐国治理得很好。

管鲍二人相知至深、情谊深厚,让世人动容!世间有几人能如此相知相惜?如今天人们常用“管鲍之交”来形容朋友之间彼此相知相惜与相互信任。

02、知音之交

有一年,俞伯牙奉晋王命出使楚国,在八月十五晚上,但见云开月出、景色迷人,俞伯牙琴兴大发,取琴专心弹了起来,弹了一曲又一曲。

这时,他猛然发现岸边站立一人,手下一用力“啪”地拨断了一根琴弦。那人大声说:“我是一打柴的,被先生的琴声吸引到此。”

俞伯牙定睛一看,果然是一个樵夫,旁边还放着一担柴。他吃惊,他一介樵夫能听懂我的琴?于是便让他说出自己弹的是什么曲子。

樵夫说他弹的是孔子赞弟子颜回的曲谱,还说俞伯牙的琴是瑶琴,相传为伏羲氏所造。俞伯牙对他刮目相看,他又弹了几曲请他辨识。

樵夫逐一辨识出《高山流水》的琴声,俞伯牙佩服不已,这位樵夫就是钟子期。人生难得一知音,在荒山野岭的竟能遇上知音?两人结为兄弟,相约来年再相会。

次年中秋,俞伯牙以琴声召唤知音,却没有等来好友。

第二天,俞伯牙向一位村民打听,才知钟子期已病逝。俞伯牙听后万分悲痛,他来到钟子期坟前,悲伤地弹起《高山流水》,弹罢挑断琴弦,将琴摔得粉碎:

”知音不在,弹与何人听?”琴破弦断,此后便再也不弹琴了。

知音之交出自《列子.汤问》,故事凄婉,让人涕泪,至今人们常用知音来形容朋友之间的情谊。人生在世,知音者又有几何?因此人们常说“人生难得一知音”。

03、刎颈之交

负荆请罪的故事我们并不陌生,它和刎颈之交是相辅相成的,我们来看看赵国这一文一武的将相之间的恩恩怨怨。

战国时,蔺相凭借聪明才智完璧归赵,被赵王封为上大夫。秦王与赵王渑池相会想逼迫赵王就范,廉颇以勇猛武力、蔺相如以非凡口才,让赵王免受屈辱。

蔺相如因而被封为上卿,廉颇很不服,认为拼杀前线是第一大功臣,而蔺相如仅凭一张嘴就官居他上?于是就想着要好好羞辱蔺相如一番。

但是,蔺相如只是一味躲避,并不正面与廉颇起争执与矛盾。这让蔺相如的门客很是不悦,纷纷提出要辞职回家。

门客们认为,他们为蔺相如做事,是敬重他是君子、有才华,但蔺相如却对狂妄廉颇忍气吞声,这让他们很失望。

蔺相如大笑说:

我连秦王都不怕,又怎会怕廉颇?秦国之所以不改来犯,正因有我和廉将军保护着赵国,我怎会因个人恩怨而不顾江山社稷?”

这话传到廉颇耳朵里,非常忏愧,于是赤着上身背着荆条来向蔺相如请罪,两人从此成为好友,将相一同保护赵国江山。

刎颈之交的出自《史记.廉颇蔺相如列传》:“卒相与欢,为刎颈之交”,我们形容生死患难与共的朋友,可用这个成语。

04、舍命之交

“舍命之交”出自西汉《烈士传》,也叫角哀伯桃,大家可能不太熟悉。不过从成语的字面上,我们不难看出它说的是一个人为另一个人舍去生命的感人故事。

西汉时期,左伯桃和羊角哀是一对好朋友。由于楚元王招贤纳士,两人一同去投奔楚元王。但路遇大雪、十分寒冷,他们衣着单薄,粮食匮乏,很有可能被冻死或饿死。

资源有限只能保全一个人。左伯桃为成全朋友,把衣服和粮食并给了羊角哀,自己则脱得躲进空树中牺牲了自己了。

后人把左伯桃这种成全朋友、牺牲自己的情谊叫做“舍命之交”或“羊左之交”,试问这种为朋友牺牲自己的世间有多少人能做到?

05、胶漆之交

胶漆之交出自《鲠直张千替杀妻》,古人说“胶漆自谓坚,不如雷与陈”,雷指雷义,陈指陈重,两人都是东汉的饱学之士,品德高尚、乐善好施。

太守听说陈重之名,就举荐他为孝廉,陈重却要把功名让与雷义,但数次请求太守都不同意。直到第2年雷义被选拔为孝廉时,两人才一同去就职。

而雷义呢,他与陈重的相让之心一致,他被举荐为秀才时,也要让功名给陈重,但刺史不批准。雷义装疯奔走在大街上,而不去应赴任。

陈重与雷义,如同胶与漆一样融为一体,坚不可摧、生死相依。胶和漆本是两种很具粘性的东西,胶漆之交就是指亲密无间、志趣相投的朋友。

06、鸡黍之交

鸡黍之交很有意味,它出自《后汉书.独行列传》范式与张劭的故事,两人情谊深厚,留下了鸡黍之交的美名,同时也是一种守信之交。

范式和张劭是一同游学的儒生。后来两人一同请假回家乡,范式告诉张劭,两年后回京就去拜见倔的父母,看望他的孩子。

眼看着约定日子要到了,范式告知了母亲。他母亲说,你们都分别两年之久了,这千里之外的事又何必相信?范式说张劭是一个很讲信用的人。

他母亲说,那就该为你们酿酒庆贺。到了那天,张劭果然来了,二人互拜互饮,喝得十分畅快。如此守信之人,让人佩服之至。

07、忘年之交

忘年之交,这就比较易于理解了,我们也很熟悉,指的是年辈不相当的人结交为友。忘年之交出自《后汉书.祢衡传》:“衡始弱冠,而融年四十,遂与为交友。”

孔融与祢衡结为好友时,祢衡不到20岁,而孔融已过50岁。孔融看中了祢衡的才华,才与他结为好友。后世将这种不拘年岁年辈的朋友叫做“忘年之交”。

08、生死之交

生死之交出自元朝郑德辉的《绉梅香》:

“晋公在枪刀险难之中,我父亲挺身赴战,救他一命,身中六枪,因此上与俺父亲结为生死之交。”

战场上刀枪无眼、瞬息万变,稍不留意就会命归黄泉、阴阳两隔,而这种情况之下的舍命相救,就是一种同生共死的大情谊。

写在最后:

以上就是古代八拜之交的全部典故,真乃感天地、泣鬼神,让人不忍卒读,堪为后世学习的典范与楷模!人生如能拥有一次这样的友情,也不枉来世走一遭。

友情到底有多深呢?李白这样形容:“桃花潭水深千尺,不及汪伦送我情”。在李白看来,友情比桃花潭水还要深。而我认为这与八拜之交相比,仍稍逊一筹。

中华民族一向是礼仪之邦,忠义、诚信、仁德、宽仁、善良等一直是古人人际交往的优良传统美德!朋友之间情意至深至重,由此有了我们灿烂辉煌的传统文化。

人生得一知己足矣,斯世当以同怀视之。中华传统的人际交往的美德,于我们有着很强的现实意义,即便过了1000余年,仍是我们后世学习的典范。

(文中图片来自网络,如侵则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