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市场出清房企偿债高峰来临风险

Orient Capital一份研究报告认为,中国房企将于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迎来偿债高峰。这意味着,中小房企或将不得不面对一场潜在的流动性危机。

这种超常规融资负债基础是从2014年开始的这轮房地产的疯狂,诱使众多房企包括小型房企超过承受能力的融资扩张。根据 Orient Capital的调研,房企将于2017年下半年至2018年初迎来偿债高峰,预计仅到期公司债一项就将达到5440亿元人民币。根据中原地产的数据,中国房企2016年通过私募债、公司债、中票等方式融资1.14万亿元,同比增26%,并首次突破1万亿元。

这种超常规疯狂融资都是基于房价的持续上涨甚至暴涨。一旦暴涨基础坍塌或者停止,那么这些巨额债务链条将断裂,房地产债务危机必将爆发。

从本质上讲,只要是高杠杆、高负债性融资,无论房价大涨或大跌都最终会出现危机。大涨不可能永久持续下去,放任房价大涨必将酿造大风险。在大涨驱使下,各路资本,各种资金必将都疯狂进入到房地产行业,最终撑破泡沫,出现大危机,大风险。

目前,为抑制地产泡沫,监管层于2016年三季度起收紧了房企融资的多个融资渠道,包括交易所发债、银行间市场融资等。从2016年10月起,由于国内融资政策收紧及强势美元,房企的融资渠道阻塞。2016年10月19日,交易所疑似“一刀切”式暂停地产公司债,其中包括已经拿到无异议函的项目。

2016年10月21日银监会召开三季度经济金融形势分析会,明确提出,要严控房地产金融业务风险,严禁违规发放或挪用信贷资金进入房地产领域;加强理财资金投资管理,严禁银行理财资金违规进入房地产领域。2016年10月24日有报道称,高层要求证监会和发改委收紧房地产企业融资渠道,包括不能在境内发债,不得到H股上市融资,境外发债也将趋严。

这意味着,在不久的将来,房企将面临剧增的财务成本,进而可能遭遇潜在的流动性危机。

在这里大型房企承受能力较强,而且经营受市场波动影响较小,抗风险能力较大。而小型房企投机取巧性较大,主要趁房价上涨之机疯狂融资,债务突然增加,有些基本是空手套白狼式的融资。无论是市场泡沫破灭式冲击,还是政策调控式影响,对其影响都非常之大。一旦资金链条断裂就直接进入破产清算境地。而同时空手套白狼的操作,使其基本没有还债与抗风险能力。最终承担风险的是给其融资的金融机构包括银行等。这就是或爆发金融风险的逻辑。

研究机构发现,2016年中报显示,嘉凯城、天津松江、云南城投等企业净负债率均超过500%,且较一年前仍有大幅增加。而万科、招商、金地、华夏幸福的净负债率均在100%以下。从中可以看出,越是小的房企负债率越高,而大型房企负债率反而很低。也就佐证了在房企债务密集到期之时,小型房企首当其冲的原因。

怎么办?一种选择是政府房地产调控在度上把握住轻重,避免对小型房企冲击过大,即仍依靠政府救市。另一种选择是让市场自主出清,尊重市场规律,让市场配置资源,该破产就破产,该资金断裂就让其断裂,只要承担风险的责任主体明确清晰即可。即使涉及到金融机构风险,政府也不要插手 。政府要做的是保持市场透明公平,对国有金融机构发生的房贷风险追责到底。

在房地产上,一定要处理好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的关系。房地产是市场化程度较高的市场,应该由市场在配置资源中起决定性作用。有形之手尽量不要插手,特别是遭遇风险时,政府不要进行所谓的救市,大包大揽更不可取。市场本身就是风险很大的。让酿造风险者承担一切风险责任与后果是天经地义的。政府如果通过有形之手进行所谓的救市与降低风险必将破坏市场机理。必将使得风险制造者暗自窃喜,并且继续屡犯酿造风险。

研究者分析,最终的结果可能是监管层进行个案干预,特别是当遭遇危机的开发商或地产项目有足够的系统或地域重要性。以笔者看,个案干预都不必要。监管部门应该彻底放手,要相信市场的力量,要敬畏市场,要给市场主体自主承担风险的权力。一定要把自主承担风险的权力交给市场主体,不要再去剥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