客观说说这部国庆档最硬最燃的电影

虽然《湄公河行动》的票房在面临《爵迹》和《从你的全世界路过》夹击的情况下,依托口碑突出重围,然而作为主旋律大片的忠实观众,这部电影水准虽然超出了我的预期,但没有让我感到太多的惊喜。不是因为它非常简单的故事:两位缉毒警察为了抓获“湄公河惨案”的真凶而进行的一次抓捕作战,并以生命为代价还死难者清白,而是因为一部取材真实案件的主旋律电影。

仔细看完全片,我觉得单就电影本身水准来说,由林超贤执导的《湄公河行动》豆瓣评分8.2(截至10月6日)偏高了。虽然情节密集度和故事性超越了《战狼》、《智取威虎山》这些同类题材,但它无法与《赤道》、《寒战》系列这些近年来香港同类型作品相比,更无法达与历史上那些同类型经典作品媲美。

人物塑造上,《湄公河行动》的两位缉毒警察形象基本是概念化的警察形象:有国无家的队长高刚,背负仇恨的情报员方新武,以及诸多符号化的队员——这基本上是十年前警匪剧结构人物的方法。

特别是方新武的形象,不能不说是本片中最大的遗憾。他的牺牲本应该是最大的泪点,结果当他在开枪打死仇人后,用“闪回”的方式交待人物高潮戏的行动力,使得人物失去了目标,让高潮戏和他最终的牺牲失去了支点,使得他的牺牲还不及警犬“哮天”的死令人动容。

当然,如果结合影片的风格,这个“遗憾”反倒成了导演棋高一着的表现,因为如果按照惯常大片逻辑,他极有可能没有牺牲。但从故事上推导,他必然是牺牲了。

首先,这个人物从设计之初就是致敬隐蔽战线的缉毒干警,牺牲是最佳的结局;其次,方新武有反叛个性,尤其以他违反纪律打死仇人的桥段凸显其隐藏的叛逆性格,所以高潮戏他为了证明自己对祖国和人民、及对纪律的忠诚而牺牲是最好的结果,这也呼应了大结局高刚与局长的对话;最后,作为一部主旋律影片,隐蔽战线上的公安干警必须严格服从纪律、接受组织领导而不是单独行动是不可动摇的“红线”,多面性格角色最终牺牲是主旋律作品通用的套路。

而且,假定他活了下来,那他就成了隐蔽在金三角的孤胆英雄——那就成了港片和美国大片,而非中国主旋律影片。所以导演的刻意模糊引发讨论,反而在“红线”和大片逻辑之间找到了一个“灰色地带”,成了全片的一个妙笔。(同样的妙笔《智取威虎山》中也有,有兴趣的读者可以自己找。)

就情节来说,比较同属涉案题材的《寒战2》,《湄公河行动》在悬疑性上的弱点暴露无遗。虽然加入了有泰国军方的“老板”作为第三方线索的引入,打破了中国特警和以糯卡为首金三角毒贩集团的二元对立,增加了情节的变数,但并没有真正增加情节的悬疑。毕竟“湄公河大案”是真实的国际性案件,牵扯面太大,虚构的情节不得不让位于真实,使得故事并不精彩。

要说亮点和卖点,《湄公河行动》还是在制作层面上:汽车追逐战的摄影技术应该算是国内电影工业最新的手法;湄公河上的快艇追逐战,看似老套,却也玩得惊心动魄,特别是一段高刚落水后夺回无人驾驶的快艇的梗,算是很大的突破。

最大的亮点,我觉得不是攻打糯卡老巢的那段,而是炸毁四国联合指挥部那段,以至于我怀疑被小孩乱枪打死的中国女性工作人员是刚刚亲眼看到哥哥因伤截肢的女特警冰冰,直到攻打糯卡老巢时发现她的身影才长出一口气。

虽然,《湄公河行动》只是一部披着先进技术外衣的老气横秋的电影,但在一个方面的突破,却足以让它超越其他同题材作品,就是这部电影的主题。

一直以来,我们的观众都渴望能在影视作品中看到中国的大国形象与中国英雄的身影,发出中国声音。这样的渴望,导致七年前打着中国人拯救世界的噱头的纯好莱坞大片《2012》,在中国上映时吸引了无数观众走进电影院去看,贡献了这部电影近三分之二的票房;2013年的《环太平洋》里中国机甲“暴风赤红”点缀性的亮相,就让这部电影的中国票房超越了北美票房。聪明的美国片商看到了中国市场的潜力,纷纷在这些有些老套的好莱坞大片中安排了中国元素,哪怕是像《独立日2》中“微信”这样生硬的植入广告也可以引发中国人的热议。

中国电影人同样看到了观众的这份诉求,可我们回报观众的却大都是反映历史的大片。它们中虽然有成功的《建国大业》、《集结号》、《智取威虎山》的个案,但历史是过去的,影像是未来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注定走不了太远:《太平轮》、《我的战争》等大多数作品的折戟沉沙,说明没有突破和新意的历史题材影视作品注定失去观众。现实和未来题材的缺乏让观众只能病急乱投医,纷纷掏钱看美国大片,渴望从中找到中国的身影。

只是,好莱坞和美国的片商不是发扬国际精神,说到底,他们用中国元素,不是为了宣传中国,而是为了广大中国人民腰包里的钱。包括《2012》、《环太平洋》在内,这些大片里的中国元素基本脱离于故事主线之外,有的甚至只是安排几个中国明星串场。

虽然一次次被骗,一次次的上当,但观众也无可奈何,直到《战狼》的出现。虽然情节单薄,故事简单,但作为《冲出亚马逊》(距今也有十五年了)之后上映的军旅题材,已经足以激起观众足够热情,让他们用超过5个亿的票房回报给了创作者。同时,观众也向中国电影表明,他们已经准备好接受这种电影了。

《湄公河行动》足以广受赞誉,说到底,是迎合和反映了观众的这份需求:它不是拍给美国人看的,不是拍给各种电影节上的评委看的,而是拍给数以亿计的普通中国观众看的,是用他们的视野和观点,发出他们的声音的作品。

这部电影告诉中国老百姓,中国强大起来了,国家会不惜一切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这部电影也告诉奋战在一线的缉毒警察,老百姓不会忘记他们。

《湄公河行动》没有去迎合西方人的视角和国际电影节的评委们去揭露社会的阴暗面,也没有去回避和架空现实,而是唱响了中国的主旋律。

什么是主旋律?简言之,就是宣扬国家和社会主流价值观的都是主旋律。好莱坞影片,包括认为中国能拯救世界末日里的人类的《2012》在内,宣扬的都是美国的价值观,唱的都是美国的价值观。虽然这里面或许有美国的价值观输出的成分,但我认为,爱自己的祖国是每一个人与生俱来最本质的情感,自觉宣扬国家和社会主流意识形态,是一份影视从业人员从职业操守到内心表达必须履行遵守的义务。

一直以来我们从不缺乏主旋律作品,但却缺少从专业精神出发去表达内心情感的主旋律作品,结果导致这类作品从选题开始,就呈现出形式老旧,观念保守,脱离时代,到最后必然被市场和观众淘汰,沦为几个奖项和评委自娱自乐的作品。

而《湄公河行动》林超贤考虑的是如何做一个节奏比较快的电影,而不仅是讲一个真实的案件。他把重点要放在案件里,表现它是如何迂回的,又怎么把案件引出来,他们面对什么困难,最后怎么去抓。虽然在技术层面这个目标并没有实现完美呈现在电影中,但却突破了主旋律题材作品类型束缚,进行了一次成功的尝试。主旋律题材电影是否会从此进入一个新的时代,是否会有更多这样敢于突破创新的作品出现,我们将拭目以待,并衷心期待。

文/神机子

独家原创稿件,未经授权谢绝转载。

上海沃雪影视  微信公号:woxueyingshi