灵长类都有的丁丁骨,为何人类没有?进化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

从达尔文的生物进化论出发,人类达到今天这样的地位有很多不合理性,因此很多人怀疑人类并非是地球上的原始生物,很可能是来自于外星球,或者是高级文明遗落在地球之上的。

但主流科学认为人类发源于地球上的古猿,在600万年前和现在黑猩猩的祖先分道扬镳,在后续的发展过程中人属之下的其他人种相继灭绝,目前地球上的物种里和人类亲缘关系最近的就是黑猩猩了。人类和黑猩猩的基因相似度可以达到98%以上,以至于上个世纪很多国家还进行过人和黑猩猩的后代实验。

人类和黑猩猩相比在进化的过程中丢失了一块骨头,这块骨头黑猩猩有但是人类却没有。科学家对丁丁骨进行研究追踪,发现它的历史至少有一亿年,它曾存在于所有灵长类动物以及食肉动物的体内。而现在灵长类动物大家庭了也唯独人类和蜘蛛猴这两类动物失去了这个快乐的源泉。

奇形怪状的丁丁骨

       进化中的人类为何会丢失“丁丁骨”?

对于这个问题实际上已经困扰科学家很久,到目前为止也没有确定的答案,但是科学家有这样几种推测。

1、隐性排卵期的出现

春天到了万物复苏,又到了动物们交配的季节。在动物的世界里它们的生存相对于人类要更难一些,一生中大部分的时间都是用来找食物填饱肚子上面。但是除了活着任何生物都有繁殖后代的需求,大部分物种都有明确的发情期,每当这个季节到了就是它们交配的时候。那些妊娠期比较长的,在第二年春天天气转暖的时候开始繁殖,这样有利于幼崽的成长。

但是人类比较特殊没有所谓的发情期,人类一年355天任何一天都可以生娃娃,也就是拥有隐性的排卵期。

动物拥有“丁丁骨”自然是有其进化上的优势,这样可以增加交配繁衍后代的成功率,用一句通俗易懂的话就是雄性动物可以时刻准备着,当繁衍交配机会到来的时候可以立刻完成交配。同时动物丁丁骨的存在可以有效地延长时间,这样在雌性动物发情期间可以尽量的减少它们与其它雄性动物接触的机会。

而人类隐性排卵期的出现,让丁丁骨完全失去了作用。因为不知道确定的排卵期,为了保证诞生下自己的后代,那么就只能守在身边,大家也不需要再竞争了。

2、“一夫一妻制”的出现

人类是非常典型的一夫一妻制动物,科学家认为在远古时期人类可能就采取这样的婚配方式,当然不存在严格意义的一夫一妻制,但是在大部分时间内都是一雌和一雄共同生活。而丁丁骨的作用在这个时期已经逐渐的减弱,因为这个时候已经完全没有了竞争对象的存在,雌雄双方自然可以稳定的来诞生后代。

例如和人类相似的蜘蛛猴,它们也没有丁丁骨,但是它们有明显的发情期,只不过会保持一夫一妻制的状态。雄性蜘蛛猴需要经过3-5天的殷勤追求,最终才能和如愿以偿。当然这里有雌性的选择在这里,丁丁骨的作用并不大。

3、性选择的要求

最后这个原因是最常见的,性选择的前提是雌雄双方对于后代贡献度的不同,导致其中一方会处在劣势地位。很简单的例子,在鸟类社会中大部分的雄性个体都有着光鲜亮丽的一面,而雌性个体就是颜色一致很平常。这里就是因为雌性一方性选择的作用,让雄性鸟儿长出一身漂亮的羽毛。

一般雌性的个体负责产卵孵化并且抚养小鸟长大,而雄性鸟儿都是负心汉,拍拍屁股就走人的那一种。

在漫长的进化过程中因为基因突变某些性状发生改变,例如某些个体就失去了丁丁骨,最后因为性选择这种性状得以保存下来。因为有丁丁骨的灵长类动物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比较小,大部分的时候都隐藏在腹部无法炫耀。但是丁丁骨消失之后就不一样了,放在外边成了炫耀的资本,就像是一些雄性动物漂亮的羽毛一样。久而久之这种特殊的性状就被选择下来,人类也变成了没有丁丁骨的灵长类动物。

这种性状有优势吗?是进化还是退化?

我们不能说人类在进化的过程中丢掉丁丁骨就是退化,从生物进化的角度来讲其实有一定优势。但是没有丁丁骨就是进化也完全不合理,毕竟灵长类大家庭中没有丁丁骨的还在少数。只能说类似的性状针对不同的个体有其自己的优越性,只要能够在自然界中生存下去就是优势的。

文/科学黑洞,图片来源网络侵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