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温技术科幻化:抗冻鱼启发新型防冻剂

低温存储技术不但为诸多重症患者带来了生存希望,还有助于缓解职场矛盾。

用低温冷冻人类并在未来解封,是科幻小说中的常见情节。不过,如何可靠地储存生物材料(如细胞和组织),显然是更现实的问题。现在,生活在极地冰冷海水中的鱼类为新一代低温保护分子提供了灵感。“抗冻鱼”和其他低温微生物产生的蛋白质可以识别冰的形成并与之结合,起到防冻剂的作用,否则,冰晶会对机体造成极大伤害。

phys.org网站当地时间8月10日报道,英国华威大学研究人员Matthew Gibson教授受抗冻鱼启发,用合成聚合物重建了冰结合蛋白。人工方法的优点在于蛋白质性能易调整,可实现规模化生产。Gibson教授说:“我们有成千上万种单体可用于合成聚合物。我们希望通过模拟部分特性,改善冰冻细胞的方式。”

在CRYOSTEM项目中,Gibson教授将聚合物添加到骨髓干细胞样本中进行了测试。在移植时,骨髓干细胞需要进行冷冻处理。目前采用的主要方法是在冷冻时加入保护性溶剂,但效果并不理想,相当大一部分细胞无法存活。Gibson教授团队证实,聚合物可有效降低低温保存所需的溶剂量,减少对细胞的损害。

荷兰埃因霍温理工大学研究人员Ilja Voets教授说:“细胞内外都可能结冰。冰在哪里形成,就会破坏那里的细胞结构。冰结合蛋白能帮助我们应对冷冻组织样本方面的挑战,现在,实验室研究培养过程中,只有大约半数的细胞在冷冻后可以使用。在进行组织样本研究时,就更加困难了。冰冻蛋白类似物并不需要完美地保存组织,因为组织有很强的再生能力。只要它能减少损伤,组织就能自我修复,满足实验需求。”

低温保存技术的进步将对社会产生积极影响:部分企业为有推迟生育需求的员工提供了卵子冰冻服务,超低温保存可能会成为一种保险策略。民间企业已经开始提供脐带血存储服务,在未来,或许还会出现心脏组织存储服务。Lemke教授说:“低温技术为人类提供了更多选择。‘冰冻’这一冷酷字眼的形象,可能即将发生转变了。”

科界原创

编译:雷鑫宇 审稿:西莫 责编:陈之涵

期刊来源:《视界》

原文链接:
https://phys.org/news/2021-08-antifreeze-fish-cryoprotectants-human-cells.html

版权声明:本文由科界平台原创编译,中文内容仅供参考,一切内容以英文原版为准。转载请注明来源科技工作者之家—科界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