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小国如何在大国之间谋得一席之地?

中间商赚差价在现代的商业活动中是非常常见的现象,商品的出厂价格、批发价和零售价往往差了很多,在商品流转的过程中,会层层加价,这不仅是因为商品运输和储存、店铺经营管理的成本,更包含了可观的销售利润。这也是为什么现在很多商家都会把“厂家直销”“没有中间商赚差价”当成宣传的卖点,说明自身的价格优势。

在一些特殊时期,某些枢纽的地方的商人也是通过这种低价买入再加价卖出的方法完成了资本原始积累。在民国时期,上海、天津等地有些利用通商口岸便利,从洋人手里拿货物,再倒卖给国内民众的。由于当时国内的生产力水平相对西方国家是非常落后的,所以“洋货”显得物美价廉,完全碾压国内的手工业产品,利润还是非常高。而这些人作为帮助西方商人在中国开拓市场的接口,也照样赚得盆满钵满。这些人被称为“买办资产阶级”,其中后来成为民族资本家但也不乏其例。

事实上,除了个人之外,历史上也有一些小国就是通过买办发展民生,支撑国民经济的。今天笔者就来与大家聊聊这样一个国家,它的名字叫——自杞国。

自杞国是北宋时期宋王朝的一个附属国,大概位于今天我国的云贵高原、广西一代,是个少数民族政权。

公元九世纪,刚刚建立的自杞国为了寻求宋朝的庇护,主动称臣纳贡,赢得了相对稳定的周边环境,慢慢发展成为一个位于大理国和宋王朝中间的稳定的国家。

及至十二世纪,金兵南下,靖康之变后,金朝和南宋的局势日益焦灼。金人是北方游牧民族,尤善骑射。南宋想与之匹敌,必须有足够的优良战马。可是南方地区没有理想的牧场,自然也难培育出合适的战马。所以南宋朝廷就只好把希望寄托在向邻国购买这条道路上。

当时西南的大理国盛产良驹,宋人范成大在《桂海虞衡志》就这样写道:“蛮马出西南诸番……大理马为西南番之最。”于是处于宋朝西南边境的邕州的刺史每年都会多一个任务,就是派人去大理国买马。

当时的云贵高原是未开化的世界,令人谈之色变的烟瘴之地,道路崎岖更兼热带的蛇蚁肆虐。蜀道难,难于上青天,这去大理的西南道路就更是难上加难了。因此每次去买马的官员往往历经千辛万苦,却还不一定能把马匹都平安带回。

这时自杞国就看准了商机,向宋朝官员推荐自己的马。宋朝官员一看自杞国的马匹质量不比大理马差,虽然价格要高一些,但扣除掉各种杂七杂八的损耗,算下来成本也差不多。最关键的是不用跑这么远的路就能买到,何乐而不为呢?于是就与自杞国达成了长期购马交易,还在离自杞国更近的宜州也开放了交易点。

事实上,自杞国根本就不产马,他们的马就是从大理国买来的,再加价转手卖给南宋,可以说是一本万利的买卖了。《宋史》中也这样写道:“自杞诸蕃本自无马,盖转市之南诏。南诏,大理国也。”

南宋虽然只剩下半壁江山,但经济却仍很发达。所以在购置军备方面毫不吝啬,每年都要从自杞国购入大批战马。而自杞国认为这买卖风险小,利润高,所以举国上下上下都参与到战马交易中,以贩马致富,进而独雄于诸蛮。

古代类似自杞国这样通过给大国提供某种服务进而分得一杯羹的小国小邦还很有多,小国也有小国的生存之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