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美国的女厕马桶前面有一个缺口?

人有三急,厕所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场所。

原来人们都是蹲着露天解决的,基本没有卫生可言,解决完能将污秽之物随手埋进坑里,就已经不错了。

直到发明了马桶,大部分人才有了坐着解决的习惯。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提一下“欧洲坐”和“亚洲蹲”。

在我们国家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蹲厕比坐便器更干净,也更愿意蹲着上厕所,因此蹲坑的比例很高。但在有的国家恰恰相反,他们认为坐着比蹲着更卫生,一直以来也是坐着如厕的。于是就有了“欧洲坐”和“亚洲蹲”的说法,久而久之的习惯,也让大部分外国人失去了“亚洲蹲”的能力。

其实,坐便器并不是只有我们常见的O型,它有两种基本类型。

一种是我们家里常见的封闭椭圆形坐便器,O型,带有一盖子,一般应用于家庭私人卫生间;另一种就是在美国比较常见的开放式坐便器,前面是缺了一个口子,类似马蹄形,也叫U型,通常不带盖子,常见于公共场合的厕所。

为什么美国的厕所如此特立独行?

这一标准是由美国国际管道暖通机械认证协会(IAPMO)在1955年拟定的,在1973年统一这个标准,规定在公共洗手间都应该配备U型开放式的坐便器。

之所以这么做,主要是因为开放式的坐便器更加卫生。

首先,先来聊聊厕所的历史。

在过去,是没有马桶的,更没有坐便器。

人们都是露天解决,而且是蹲着的。随地大小便虽然自由,但最大的问题就是疾病。

排泄物中有很多致命微生物,随地解决的习惯总会带来很多疾病。

随着农业的发展,人口开始密集,人们就渐渐意识到需要找个特定的地方来装排泄物,比如说在房子边上挖一个洞,装满了就在其他地方再挖一个。

人们将排泄物集中填埋到一个坑里,并统一管理,这么做的好处就是人们的寿命明显变长。

公共厕所人多,且都在固定的地方,总的来说还是非常不便的,达官显贵们显然不太适应这样的厕所,于是就有简易的厕所。

比较有名的就是2000年前古罗马制作的石头坐便器,一排可以坐好多个,是个聊八卦的好地方;


在我们国家,早期的厕所是和猪圈相连的,也叫“圈厕”,排泄物直接排到了猪圈,也是牲畜的食物;

而皇室使用的是“座便”,就是豪华座位下连着类似“痰盂”的容器。

到16世纪,约翰·哈林顿爵士为了取悦伊丽莎白女王,设计了自带水箱的马桶,可以冲水。但是冲走排泄物同时,也带来了臭气,因为马桶和污水管是相通的。

1775年,亚历山大·卡明将下水口管道改成S型,解决了臭气满天飘的问题。

有了前人的基础,马桶的发展也非常迅速。1851年,现代化的公共洗手间出现了,而且那时的洗手间和休息室是连在一起的,不仅能解决屎尿问题,还能享受擦鞋服务,是当时非常普遍的公共设施。

当现代化坐便器在国外已经非常普遍的时候,我们国家却因为技术问题,马桶质量差,价格贵,没几个人能买得起用得上,因此普及率极低。

到了1986年,引进国外技术后,马桶才在每家每户有了自己的位置。

为什么美国的公厕会使用开放式马桶圈?

首先,开放式的比封闭式的马桶圈便宜。

开放式前面缺一个口,明显用材更少,而且大部分是没有盖子的,整体上也比封闭式的马桶圈更薄一些。

开放式坐便器一般用于公共卫生间,颜色几乎是白色或者黑色,而封闭式马桶圈一般是运用于私人的家庭空间,为了匹配家里的设计,会设计成不同的颜色和外观,因此价格也会略贵一些。

其次,开放式更卫生。

男人和女人的身体构造不同,如厕的习惯自然也不同。

一个站着,一个坐着。站着的往往更容易将尿液洒在马桶圈的前面部分,即使男士便便的时候,坐着也很容易将尿液沾到马桶圈上。如果不擦干净,下一个人上厕所的时候,隐私部位很容易接触到别人的尿液,非常不卫生。

而开放式的马桶圈设计,就能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隐私部位也不容易接触到马桶圈。

这种设计尤其对女性非常友好。

最为重要的是,U型坐便器承重性更好。

有设计师曾设计出一款U型坐便器,两侧是可以向外调节延伸的,可以根据不同体型的坐姿进行调节,而且承重效果更好,200斤都不是问题。

这样的设计对肥胖率很高的美国来说,是非常实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