若中国今日还有先生,那么一定是叶嘉莹!

生活的不幸,让她对诗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叶嘉莹,被誉为“古典文化的传灯人”、“中国最后一位穿裙子的先生”。

但很多人知道她,其实和古典文化没什么关系,

几年前她因捐出一千多万,上了热搜而被人们知道。

在刚评选出来的《2020感动中国的十大人物》上,有她的名字。

▲叶嘉莹先生

让人意外的是,这个获得感动中国的叶嘉莹先生,并不是中国国籍:

她出生于北京,因局势动荡离开大陆,转辗台湾、美国,最后旅居于加拿大。

01

ONE

叶嘉莹之所以能获得感动中国人物,得益于她在诗词上有深的造诣。

她写诗有多厉害?

2010年,席慕容到南开大学演讲,放了一组照片。

▲叶嘉莹在南开大学讲演

照片里,一个87岁的老人独自伫立在草原上。

放第一张照片时,席慕容说“叶老师背对着我们,站在那”,

接着放第二张,她又说“叶老师走过去了”,

第三张,“叶老师走得更远了”

第四张,“好,叶老师往回走了”

第五张,“你们看,叶老师真的走回来了”

坐席中已有欢声笑语,席慕容此时说“叶老师已经写好了一首诗”。

席慕容满怀深情,吟诵了这首诗:

余年老去始能狂,一世飘零敢自伤。

已是故家平毁后,却来万里觅原乡。

席慕容口中的叶老师,就是叶嘉莹先生。

来回几步之间,就写好一首词,功力之深,让人佩服。

惊叹之余,叶先生一生的经历,让人唏嘘不已。

若不是历经苦难,又如何能写出“一世飘零敢自伤”如此悲伤的句子?

▲纪录片《掬水月在手》,该片记录了叶嘉莹的传奇人生

02

T W O

叶嘉莹出生于书香世家,祖父是清朝的进士,父亲毕业于北大的外文系。

像别的小女孩会玩的,什么荡秋千、跳绳子,她都不会。

小时的她只会关在门内,背唐诗宋词。

家里有客人来了,大人就让她背诗给人听。

▲图1.图2来源| 感动中国视频

在那个军阀割据、国家动荡的时代,这是她少有的好的记忆。

叶嘉莹先生一生遭遇过三次打击。

第一次是在1941年。

她还在上大学,那时北平已经沦陷,父亲远在后方没有任何音信。

此时母亲突然离世,让她第一次亲身感受到生命无常。

作为长姊,她还要照顾两个弟弟,最小弟弟才九岁。

第二次是在1949年。

此时她刚新婚不久,丈夫在国民党海军任职,当时国民党败退台湾,她追随丈夫渡海入台。

不料第二年,蒋介石在岛内开始肃清异已,大搞白色恐怖,知识分子、农民、工人、军人等成了打击对象。

丈夫被拘捕入狱,不久后,正学校教课的她,连同还在吃奶的女儿,一同被警察带走。

警察局长看她带着一个吃奶的女儿,不易,出于同情,将她释放。

出事之后,她不能在原先的学校教书了——工作没了,丈夫被抓——家也没了。

走投无路下,只好投奔丈夫的姐姐家。

▲叶嘉莹先生一家人

姐姐家也很挤,只有两个小卧室,姐姐姐夫一间,姐姐的婆婆带着小孩一间,而叶嘉莹,就只能带着女儿睡在走廊里。

午休时,她怕女儿吵到其他人,抱着女儿到外头的大树下睡午觉。

到了晚上,她先把女儿哄睡了,等其他人都睡了,自己在地上铺个毯子,这才睡下。

台湾的夏天不同北京,是非常炎热的,叶嘉莹抱着女儿在太阳底下,走好远的路,到军营办公室打听丈夫的消息。

关于那段岁月,她曾写下一首诗:

转蓬辞故土,离乱断乡根。

已叹身无托,翻惊祸有门。

覆盘天莫问,落井世谁援。

剩抚怀中女,深宵忍泪吞。

她喜欢卡夫卡的作品:通过荒谬的故事,展示人类生活之悲苦与绝望。

她想过自杀,也许是因为女儿,支撑她渡过了那场艰难岁月,女子为弱,为母则刚。

▲1956年在台北教学

而第三次的打击,是致命的,那是在1976年的春天。

此时叶嘉莹因为在诗词鉴赏能力突出,被加拿大哥伦比亚大学聘请为教授,她一家人逃离台湾,定居在了加拿大。

那会两个女儿已经成婚,53岁的她眼看退休在即,她和长女商量,退休后给她们带孩子。

没想到她那结婚不到三年的长女,因为车祸,当场丧命。

白发人送黑发人,叶嘉莹的精神寄托没了。

那段时间,她把自己关在家里,不接触任何人,因为不管是什么样的关怀慰问,都只会让引发她更多的悲哀。

早年丧母,中年丧女,在这些接踵而至的苦难中,是诗词,给了她莫大的精神安慰,让她经受住这些打击。

03

THREE

王国维说,天以百凶成一词人。

生活的不幸,让她对诗词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在一个诗词会上,曾有小孩问叶嘉莹先生:什么是诗?

叶先生没有着急回答,反问这个孩子:你的心会走路吗?

小孩摇了摇头。

叶先生耐心地问小孩的故乡在哪里,是否会想念家里的亲人?

男孩立马说家乡在河南开封,会经常想念爷爷奶奶。

叶先生笑着说:对了,想念就是心在走路,用美好的语言将想念表达出来,就是诗。

多么绝妙的回答:所谓诗歌,就是心在走路。

一个饱受沧桑的老人,历经磨难,依然积极去感受生活,去传播诗词。

她把毕生精力,贡献给了中国诗词。

1978年,中国刚刚改革开放,在那个国家贫弱的年代,很多人都是挤破了脑袋往外走。

而叶嘉莹,则恰恰相反,她给中国教育部写了一份信,表示愿意利用假期回国教书。

1979年回国时,她写了一首很著名的诗:

构厦多材岂待论,谁知散木有乡根。

书生报国成何计,难忘诗骚李杜魂。

三十多年来,她自掏腰包,往返中国,到各个学校免费授课。

90多岁的叶嘉莹在南开开讲座时,两个多小时的课,她是站着讲完的,她谢绝了学生递来的椅子,她说:站着讲课是对诗词的尊重。

上叶先生的诗词课,你不用管什么主题、是否对仗、中心思想是什么,这些通通都不用重要。

你只需要跟着叶先生,顺着内心,感受诗词的韵味,感受情感的发生即可。

来听她课的,有衣冠楚楚的青年,也有白发苍苍的老人,常常座无虚席。

作家白先勇在大学读的是外文系,他宁愿逃课,也要去听叶先生的课,他直言叶先生给了他的写作有很大的启蒙作用。

温家宝评价叶嘉莹说:先生从事教育事业近七十年,培养了一大批中国传统文化和古典文学的人才。

▲叶嘉莹和白先勇

04

F O U R

获得2020年感动中国人物后,她却说:我没什么本事,一无是处,只是个教师。

其实,除了通过传道授业之外,她还一直致力于公益事业。

1997年,她捐出自己在哥伦比亚大学的一半退休金,近10万美金,在南开大学建立奖学金,资助莘莘学子。

2019年,叶嘉莹又向南开大学捐赠1711万元。

这些年来,她捐出积蓄,变卖房产,已累计捐出3558万,支持南开大学古典文化研究。

这个捐出三千多万的老人,自己的生活却非常节俭。

▲1979年初,叶嘉莹抵达天津,与南开大学诸教师合影

2014年定居南京后,她一直过着独居生活。

早些年摔过一跤,摔断了锁骨,不得已请了保姆。

有时晚上和保姆吃饭,第二天自己就吃前一晚的剩饭剩菜。

她很少买衣服,有些衣服破了洞,就自己缝一缝,一穿就是30年。

钱财名利,对于她来说,都不重要。

她看重的,是诗词对于整个民族的作用。

在她看来,诗词能提升一个人、乃至一个民族的精神品格,不会因为追求金钱功利,而放弃人最宝贵的价值。

很多人质问她:国外生活那么优越,温哥华气候又那么好,你跑回中国干什么?

只有她自己知道,身上肩负的,是一个中国古典诗歌教师的使命,她说:

“中国文化的根基,在我们自己本国,我要把这个根基和传统延续下去,必须去中国,教中国的学生,为不懂诗的人打开一扇窗,去体会古典诗歌里美好、高洁的世界,这是我一辈子不辞劳苦所要做的事情”。

叶嘉莹先生,远离中国三十年后,重新回到了祖国。

她数次遭遇打击,在不幸中磨练意志,在绝境中保持希望。

她把一生都贡献给诗词,只因她想为社会,为中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若中国今日还有先生,那么一定是叶嘉莹!

谨以此文献给叶嘉莹先生,祝她健康长寿。

*图片素材来源于网络,侵权请联系删除。

文章由国馆原创,转载请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