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志》“太白昼见”的星象预示着什么?

太白星,即金星,也叫启明星,长庚星,在东方升起时叫启明,在西方坠落时则称为长庚,因此小说中的太白金星又叫李长庚。

在道教中太白金星地位很高,仅处在太上老君,元始天尊,灵宝天尊三清之下。实际上,太白金星只有在西游记当中出现了很重要的角色。按照神话故事:元始天尊、通天教主和太上老君三个师兄弟的师父是鸿钧老祖。

那么,太白金星和太上老君又是兄弟,也就是说太白金星的师父也是鸿钧老祖。

在传奇小说中,太白星的形象有一个演变过程。刚开始时,是一位穿着黄色裙子,戴着鸡冠,演奏琵琶的女神;明朝后,则化为一位童颜鹤发的老神仙,经常奉玉皇大帝之命监察人间善恶,又因西方属金,被称为“西方巡使”。

不过,古人也认为太白星是罚星,多被认为是不祥的征兆,只要天上一出现此天象,就预示着将有兵灾。

在《三国志》中,“太白”曾出现多次,仅“太白昼见”星象就出现了七次之多。

太白昼见,又叫“太白经天”,指的是金星异常明亮,就是白天一整天太白星都能看到。

一旦出现“太白昼见”这样的星象,则预示着人君懦弱失势,女主变强,可能有外夷入侵,可能爆发战争等。不过,具体到各个星占事例中,“太白昼见”更可能预示着君主的失误,臣子则可以借此向君王进言。

当然,在《三国志》里出现这些“太白昼见”的星象后,并无确切地记录事件反应,但从前后史志来看,这些星象也至少起到预示灾祸的作用。

如《魏书?文帝纪第二》记录了两次“太白昼见”的现象,一次是“太白昼见。是月大雨,伊、洛溢流,杀人民,坏庐宅。”在这里,太白昼见的这个月里,伊、洛两地下大雨,洪水泛滥,人民被淹死,住宅房屋被毁坏,这些灾难不能不说是之前“太白昼见”这一星象的应验;一次是“冬十月乙卯,太白昼见。”

之后,天子就祭祀祈福,再到十一月庚寅,冀州又出现饥荒。

“太白昼见”星象的出现,天子就祈福,可见这一星象起着警示作用,之后的饥荒又可证明“太白昼见”预示着灾难。

当然,这些“星占”多少夹带着很多古人的迷信思想,但是他们用天人感应的神话宇宙观对历史的建构,又构成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基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