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军南下作战,荷属东印度为何成终极目标?

1941年11月底,《赫尔备忘录》,彻底打消了日本人试图通过外交渠道,缓和两国关系的愿望,也坚定了东条内阁实施“南下”策略的决心。当然,从积极的角度看,日军的主战派们早就为将来的战争进行了筹划,并制定出详细的作战计划。

尤其是二战爆发,诺门罕战役失利后,日军内部主张“南下”,夺取荷属东印度(今印度尼西亚)石油的呼声越来越高。然而,随着德军横扫欧洲,日本加入轴心国,美、英两国更加警惕远东地区的安全,日军的作战目标也随之不断地扩大。

荷属东印度,为什么成为日军的终极目标?

其实很简单,一个字“油”。自明治维新后,资源成了制约日本发展的最大瓶颈。特别是石油,每年需要的480万吨燃料,几乎全部依赖进口,其中80%来自美国,这也是发动侵华战争的主要原因,遗憾的是,在中国找了4年也没有找到。

于是,他们将目光盯在了荷属东印度,那里每年的油产量尽管与美国相比不多,但每年800万吨的产量,完全可以实现日本的“自给自足”。随着荷兰灭亡,这可是乘机夺取的好机会。除此以外,日军攻占荷属东印度,还有其他的原因。

首先,自日本发动侵华战争,以及随后加入的《德意日三国同盟条约》,引起了英、美等国的警觉,不仅全面支援中国抗战,而且以物资禁运相要挟,直至日本进驻法属殖民地(今越南),美国彻底断了油,荷属东印度的重要性更加突出。

其次,四年的侵华战争,不仅让百万日军深陷“持久战”,而且常年的战争吞噬着本就不多的物资。贸易封锁后的日本,越来越承担不起,必须尽快“另辟蹊径”寻找更多的战略资源,特别是石油。更何况,从地理位置看,荷属东印度最近。


更重要的是,作为轴心国的一员,日军在诺门罕战役中的表现,让德国人十分看不起。气盛的日本人,希望通过“南下”打出自己的威风,既帮助德国打击欧洲各国在东南亚的殖民地,又扭转日军在其心目中的印象,成为不容小觑的一员。

也就是说,荷属东印度作为日军的终极目标,起初并没有将战事扩大到与美国发生冲突,最多是面对实力不济的英军。但随着欧洲战局的进展,幕后的美国逐渐走向前台,英、美两国的关系越来越亲密。因此,日军“南下”绕不开美国。

日军“南下”,从区域性改为综合性作战计划。

自二战爆发以来,日本在“北上”进攻苏联失利后,确定了“南下”夺取荷属东印度的战略目标。从其制定的作战计划看,日本是极力避免与美国发生冲突,但深谋远虑的罗斯福,似乎并不甘当“幕后英雄”,他要的是引领世界的话语权。

所以,他不仅率先提出了“先欧后亚战略”,而且美、英、荷三国在新加坡召开了联合军事会议,甚至与丘吉尔签署了著名的《大西洋宪章》等等。这些都让日本人感到无形的压力,尤其是“南下”的军事行动,不得不面对美属菲律宾的威胁。

一是,东南亚地区同样也是美国橡胶、锡等战略物资的来源地,日军一旦占领新加坡和印度尼西亚,势必对菲律宾构成巨大威胁,这也是日军进驻法属殖民地,罗斯福反应过大的原因。换句话说,美军可以利用菲律宾基地,阻挠日军南下。

二是,即使日军南下成功,从南洋地区掠夺的石油等战略物资运回国内,也必须经过菲律宾。简而言之,美国可以随时掐断日本的海上补给线。而凭借美国对日本的强硬态度,罗斯福绝对不会隔岸观火。到那时,南下作战的意义将不复存在。

更关键的一点是,从各种迹象看,美国参战是迟早的事情。与其等到美军在菲律宾做大做强,成为进攻日本或威胁日军侧后的“桥头堡”,不如索性一不做、二不休,趁其不备先发制人,拿下这个“拦路虎”,将整个南洋纳入其管辖范围。

另外,从地理位置看,菲律宾是日军南下理想的中转基地和支援基地,可以保证进攻的连续性。再加上,美国一直以来对日本“掐脖子”,日军上下无不对其愤恨有加,这口窝囊气迟早要出的。攻占菲律宾,就是让美国人知道日本的厉害。

很快,日本陆海军从最初制定的进攻新加坡、印度尼西亚等地的区域性作战计划,改为将美、英、荷三国作为一个进攻整体的综合性作战计划。作战区域仅陆地面积就超过了400万平方公里,是其本土的12倍。可见,日本人的胃口越来越大。

参考文献:《第二次世界大战》,《太平洋战争》

//学习历史,传播文化正能量//未经授权,请勿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