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登上太空后会变大?那人类登上太空后会变大吗?

许多媒体都曾报道过太空种子的故事,在我们的意识里,在地球上一颗普普通通的种子,在登上太空之后再种植下去,就会得到体型变大的果实。

于是有人会问,既然种子登上太空之后,再继续种植下去后代会变得很大,那人类登上太空之后,他的后代也会变得很高很大吗?

太空种子为什么会变大?

种子登上太空之后再种植下去会变大这件事,其实纯属媒体的偏见性报道。事实上,太空种子育种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而且太空种子的后代也不都是体型变大。

太空育种,就是将地球上的种子搭乘火箭,飞入到太空之中。在搭乘火箭之前,科学家们就会对种子进行一些筛选,筛选出足够优秀的种子才能搭乘火箭发射到太空中。

我们知道,太空环境和地球上完全不同,由于地球有地磁场以及臭氧层的保护,所以太阳高能带电粒子无法进入地球,而是会被地球磁力线导向地球两极。

除此之外,臭氧层也会吸收一部分太阳散发的紫外线,只留下极少数的紫外线照射到地球上。

其实无论是高能带电粒子还是紫外线,都属于电离辐射,它们都具有很强的能量,当它们穿越生物时,会有一定概率破坏生物的遗传物质,比如:DNA,使得基因发生变异。

由于地球拥有地磁场和臭氧层的保护,使得这些高能射线只有极少数能够到达地球表面,这也使得地球环境过于稳定,生物能够在地球表面不断地繁衍生息。

然而正是由于地球环境过于稳定,以至于生物基因变异的概率非常低(这里仅仅指DNA作为遗传物质的生物)。所以在地球上,生物的性状很难发生改变,从一个物种演化到另一个物种,至少需要几十万年的时间。

但是在太空中,由于这里的高能射线非常强烈,以至于它们的DNA会被高能射线所破坏,导致生物基因变异。

我们知道,基因变异是没有方向的,当这些太空种子在返回地球后,科学家们还要对它们进行育种筛选,不断淘汰不符合人类需求的种子。比如:演化得更酸、更苦、体型更小、结果率较低的果实。

保留一些符合人类需求的种子,比如:太空2号大蒜的体型并不大,但它高产;还有一种太空小麦体型也不大,但它的淀粉比较高筋,所以也被大面积推广。

体型较大,只是太空种子的其中极其小的一部分,但由于媒体在宣传时,体型更大更有宣传点,而且更加直观,所以很多媒体都喜欢用体型更大的果实作为宣传,以至于人们提到太空种子就会想到体型更大的果实。

人类送往太空为什么没有变大?

现在我们知道,太空种子即使登上太空,也不会变大,只是会发生基因变异。但是人类将宇航员送入太空,会为宇航员定做各种宇航服,以保证他们的基因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异。

之所以要这样,是因为人类具有感知疼痛的能力,如果人类的一些健康基因发生了变异,导致身体出现病变,比如:癌症,那么会严重降低宇航员的寿命,以及降低生活质量。

再者我们知道,外太空中有许多电离辐射,如果人体直接长时间暴露在太空环境中,那么很有可能导致宇航员因此而死亡。比如:核辐射其实也是电离辐射,切尔诺贝利核泄露时,在当时参与救援的消防员由于接受过量核辐射,以至于他们没过几天就去世了。

因此人类被送往外太空时,会穿上能隔绝高能射线的宇航服,防止人体接受过量辐射,所以即使宇航员登上太空,他们的基因也不会发生较大的变化,他们依然能够照常结婚生子,而且后代不仅不会体型变大,其他方面也和正常地球婴儿表现相同。

比如:我国女宇航员刘洋在执行完太空任务后生子,据其透露,她的孩子非常健康,和普通孩子没什么区别。

总结

其实太空育种比我们想象的要复杂,种子除了要搭乘火箭发射到太空中,在返回地球后还要对其进行至少4年的定向选择,并将其性状稳定后才能推广到市场种植。

其实,除了太空种子之外,科学家们还会利用其它方法培育新种子,比如:多倍体培育无籽西瓜,使西瓜不仅个头大,而且没有籽。科学家们也会使用基因编辑,培育出更为优质的种子,养活更多的人类。

可以说,即使没有太空育种,人类也有智慧培育出又大又甜,抗病性又好的新种子,只是有了太空育种,人类多了一个育种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