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45年,地球的一半成为虚拟数据,你还分得清虚拟和现实吗?

在网络异常发达的今天,绝大多数人还是分得清虚拟和现实,这是因为到目前为止,地球上的真实数据,也就是原子数据,远远大于虚拟数据。

然而随着信息化时代的到来,越来越多的数字数据诞生,在智能手机和电脑普及的今天,任何人在任何地点都可以产生大量的数据,在过去的10年时间里,人类生产了全球90%的数字数据,并且这一数据还在以指数倍增长。

地球目前包含1000亿个计算机单位:

目前地球上的数字内容,每年都会增加20%,经过模型计算,大约经过350年时间,地球上的计算机数据位数,就会超越地球上所有原子数的总和。

目前地球上的计算机数据,大约有1000亿个单位,而地球上全部原子的总和,大约是10^50个,由于人类对原子的了解并不透彻,原子能否再生、泯灭都是未知数,但是总体来说,地球原子的数目基本不会产生较大的波动,虚拟数据最终会超越真实数据。

虚拟数据的大爆发,似乎对人类世界没有任何影响,然而量变会引发质变,虚拟数据的增加,其实会引发大量的问题。

  • 最直接的问题——如此庞大的数据,人类应该将它们储存到哪里?

这是虚拟数据未来必将出现的危机,并且这种危机已经开始渗透到人类的日常使用过程中,比如没过几年时间,我们的手机或笔记本电脑,都需要进行清理,从而节约储存空间,如果本身储存空间较小的手机,甚至无法满足我们的日常使用。

目前解决该问题的主要方式是增加手机储存空间,或者转移到云储存,但是如果计算机数据继续增加,最终人类需要寻找其他的储存方式。

  • 间接问题——数据处理的发热问题怎么解决?

使用手机或电脑,最明显的问题就是发热,因此我们需要搭配散热器使用电器。

如果地球上的虚拟数据,真的超越原子数量,就算人类可以储存这些数据,也无法大规模使用这些数据。在1961年,科学家就发现数字数据在处理过程中,会产生极少的热量,但是异常庞大的数据进行处理,就会产生大量热量。

虚拟数据带给我们无限便利的同时,我们也需要考虑这些数据带来的问题!

虚拟数据也存在质量:

虚拟数据是否存在质量,这是一个被长期辩论的问题,然而2019年,科学家验证了信息和质量之间存在关系。

经过科学家的计算,单个虚拟信息位的质量要比电子小一千万倍,这意味着目前人类每年产生的数据质量,大约等于一个大肠杆菌的质量,然而如果人类继续每年增加20%虚拟数据,在500年内,虚拟数据的质量就会占据地球质量的一半。

但是目前虚拟数据的质量还没有得到进一步的证实,因此虚拟数据占据地球质量还属于一个猜想。


虽然虚拟数据的质量可能无法占据地球质量的一半,但是如果虚拟数据追上真实原子数量,那么还需要区分虚拟和现实吗?

虚拟和现实平分秋色的那一天,或许人类可以自由选择,在真实世界生存,或者进入虚拟世界生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