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凭子贵,对闺蜜却有些不厚道的韦贤妃

显仁皇后韦氏,《宋史》记载,韦氏是开封人,祖父名叫韦子华,父亲名叫韦安礼,一说韦安道,早年入宫,为宋徽宗之侍御。

与此同时,另有记载认为,韦氏应为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出身贫寒,哲宗绍圣年间,曾跟随姐姐,在退休后的宰相苏颂,丹阳家中伺候。因侍寝时,韦氏遗尿不已,苏颂认为大贵,将其送入京中,住在某道观里。元符年间,哲宗挑选女子分赐诸王,韦氏经武官李从约介绍,进入当时的端王赵佶,也就是后来的宋徽宗府中……

徽宗继位之初,韦氏本为宠妃郑氏,也就是显肃皇后侍女,与郑氏另一侍女乔氏关系很好,结为异性姐妹,韦氏年龄稍大,为长。苟富贵,勿相忘,约定若其中任何一人,得到上升机会,不要忘记对方。

不久后,乔氏因貌美,得到宋徽宗宠幸,封为贵妃。乔氏没有忘记当初的誓言,向徽宗推荐韦氏,宋徽宗原本没有看上后宫佳丽三千中,条件只能算是一般的韦氏。因乔氏软磨硬泡,实在拗不过,才有些勉强地临幸了韦氏。

没想到这位韦氏,虽然并不十分受宋徽宗重视,肚子却非常争气,很快生下一子,也就是后来的宋高宗赵构。崇宁五年(1106年),韦氏受封平昌郡君。大观元年(1107年),进才人,再进婕妤,大观二年(1108年),进婉容。

作为皇子的母亲,韦氏的位份不算高,事实上,差不多位于下限。直至靖康元年(1126年),金人索取徽宗之子为人质时,康王赵构自愿前往,徽宗才加封韦婉容为龙德宫贤妃,这也是她在宋宫中,作为嫔妃的最终,以及最高封号……

靖康之难,包括韦氏在内的宋室成员,几乎被一网打尽,沦为金人俘虏。靖康二年(1127年),韦氏被带到北国,谒见金太宗,金太宗命韦氏等十八人入洗衣院,供金人贵族凌辱。绍兴五年(1135年),韦氏出洗衣院,与徽宗团聚。

与此同时,韦氏之子赵构,在南方继位,是为高宗,南宋建立。登基后,赵构遥尊韦氏为宣和皇后,明确表示要不惜一切代价,迎回自己的生身母亲。

绍兴十一年(1141年),宋金最终达成和议。作为协议的一部分,金国原则上,同意遣返韦氏,以及宋徽宗等人的梓宫。经过一番讨价还价,甚至可以说是敲诈,终于答应让韦氏南归……

消息传来,韦氏与自己的好姐妹,如今也一起陷于金人之手的乔氏告别。乔氏举着酒杯,说姐姐果真有福,这次回到南方,见到自己的儿子,皇太后肯定是没跑的,从此之后荣华富贵,只是希望到了快活处,能想一想这里的不快活。

韦氏表示绝不会忘,不会忘记当初,乔氏对自己的提携。回去以后,第一件事就是请儿子赵构,无论如何把她也接回去。乔氏举起酒杯,一饮而尽,说妹妹我等着你。

绍兴十二年(1142年),韦氏回銮临安府,入居慈宁宫,在儿子身边,享受了十八年太后之尊。至于好姐妹乔氏,从此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中,显然,无论出于什么原因,韦氏并没有兑现自己的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