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奥斯卡6项提名的这部老电影把亲情、爱情、事业都讲透了

众所周知,2008年全球经济危机,世界经济不太景气,在这样的背景下有一部电影应运而生,并且该影片还获得了奥斯卡奖、最佳改编剧本、最佳导演、最佳男演员等六项提名。很多看过这部电影的人都认为这是一部“能够影响你人生态度的电影”。

这就是2009年上映的影片《在云端》。

奉行“背包理论”哲学的Rlay

瑞恩是一家裁员服务公司的员工,他的主要工作就是飞来飞去为各大公司解决“炒鱿鱼”的麻烦,一年365天只有43天呆在本市,其它时间都在飞机场和酒店度过,作为一名单身主义者,他奉行着自己的一套人生哲学,即“背包理论。”

“如果你背着一背包,里面装有你心爱的苹果手机、名牌衣服……,它还允许你放入更多、房子、车子。背包已经很重了吧、你的背包何止可以装这些,还有你的人际关系,爱人亲人的嘱咐与责任,甚至你的虚荣心、你的面子,你感受到这些压力了吗?……

这些关系是人生中之最重,有没有感觉到背包带紧紧勒着你的肩膀,背负着所有的商讨、争论、秘密和妥协……你不必背负所有重量,不妨把背包放下。”

“背包主义”倡导放下一切负担,轻装上阵,拒绝一切深入的关系、拒绝责任、拒绝稳定。他与家人关系淡漠,姐姐和妹妹都当他不存在,甚至连妹妹结婚都没有找他而选择找了男方的舅舅在婚礼教堂牵她的手;

他没有固定的爱人;出租屋比旅馆还冷清简陋……只有常年辗转于各家机场、享受各种VIP卡的贵宾服务、享受统一的循环空气、人工照明、果汁贩卖机和廉价寿司让他觉得是安全的。

诚然,背包理论属于一种逃避责任的处世准则,而瑞恩却深信不疑,他不相信亲情、不屑于爱情和婚姻,认为每个人最终都会孤独地死去。

常年拎着一个行李箱,往返于云端,无房无车的他,人生的理想就是把乘坐飞机的里程数可以积攒到1000万英里数,成为白金会员。

1000万英里是个什么概念呢?如果地球到月球的距离是以25万英里来计算,那一千万英里相当于在两者之间穿梭20个来回。

本以为可以一直这样生活下去的瑞恩,在公司却遭到了一名叫做娜塔莉的实习生发明的互联网远程裁员系统,这个系统可以让出差不再必要,大大节约了公司的成本,似乎隔着屏幕就可以轻松把人给裁了。

瑞恩感受到了巨大的威胁,于是他角色扮演让娜塔莉去裁他,结果搞得不欢而散。为了更好的工作,公司领导让娜莉塔和瑞恩一起出差,去体验真实的裁员情景。

而当娜塔莉真实的经历了裁员后,经过她沟通的那名中年女性跳桥死亡,她忍受不了这样残酷的工作,最后给领导发了一条短信就辞职离开了。

除了事业这条线外,影片还加了一条爱情线。

瑞恩在机场的差旅酒吧里,碰上了同是空中飞人的商务女性Alex。

Alex有一双迷人的眼睛,法式的优雅有种特别的风情,他们在彼此身上找到属于自己物种似的同好,彼此喜欢却不会痴迷,既不会有进一步和退一步的试探,这种各取所需是生活很好的调节剂。成年人做事向来有理有节,随心所欲不逾规矩,所以关系被小心翼翼地维护着,在游船上的耳语亲昵,黑莓上的暧昧短信,校园中的温馨回顾,以及婚礼上的会心微笑,两个人都守着游戏规则,一切都波澜不惊,可以点燃彼此生命的花火,却没有担心。

直至两人共同参加瑞恩妹妹的婚礼后,瑞恩再次演讲“背包理论”时发现,自己已经不想再一个人一直孤独下去了,他在一个大雪纷飞的晚上不顾一切的跑到芝加哥Alex的家中向她表明心迹,才发现Alex是一名有着两个孩子和老公的已婚妇女,瑞恩心碎了。这时他才明白,在Alex眼中,他只不过是一段插曲和调味品。

这部影片带给我们的职场收获是什么?

01、你选择的工作意味着你选择了何种生活方式

在没有对Alex真正动心之前,瑞恩的内心非常强大,强大到他认为即使他一个人孤独地死去也无所谓,可当瑞恩真正爱上Alex,当他对婚姻有了一丝憧憬时,他深深体会到了从未曾有过的孤独。

影片的最后,瑞恩的飞行里程数终于积攒到了1000万英里,面对机长与空姐的祝福,获得梦寐以求的白金会员后,却发觉自己没有一丝预想中的激动,没有预想中的欢呼与惊喜,反而发觉生活似乎变得了然无趣,除了工作他似乎不曾拥有过什么,一切是那么的平淡。

当机长问他来自哪里时,他回答“这里就是我的家”,我突然觉得瑞恩很可怜。

瑞恩带着背包理论生活了太多年,他最好的时光如片名一样是在云端里,当他想双脚踏上大地来生活时,才发现其实没有人会等他。最终,他把里程数兑换给了想环球旅行的妹妹和妹夫。

没有人是一座孤岛,没有人喜欢孑然一身,没有人可以藏身云端,没有人天生冷酷无情。无论是英明的伟人,还是普通的百姓,甚至是冷血的独裁者都需要感情的慰藉,需要至亲之人的陪伴,区别仅在于每一种人所伪装的方式不同而已。

02、关于功劳与苦劳的辩证

“这就是我为公司干了30年得到的回报?他们派个像你这样的痞子来告诉我已经没有工作了?”

“从心理压力来说,我听说丢掉工作就像死了家人一样。不过我个人觉得,同事才是我的家人,而死的是我。”

“我为这个公司干了17年,他们就派个大学毕业生开除我?”

“我一直是这个公司的优秀员工,你们是不是搞错了?”

……………………………………………………………………………………………………………

影片一开场不断地展示那些被告知失去岗位的消息后所产生的各种“临终遗言”和各式表情,每一场落寞的谢幕都令人感同身受,却又心生无力。这种无力感来源于一个的逻辑漏洞,职场比拼的永远是自我价值的“变现”能力。

你所认为的苦劳,恰恰一文不值,它最终仅沦为“某种特质”,而非助力企业发展的推动力量,淘汰变得理所当然。

对于这些,男主司空见惯,他永远则以一种看似区别对待实则颇为机械的言行处理这些裁员事务。

03、你的工作会不会被“新技术”所取代?

娜塔莉的出现以发明的那款“互联网远程会议系统”展开,即使在行业里早已功成名就的‘男主’瑞恩,也在嗅到“生产方式即将变革”的危险气息后,暴跳如雷,歇斯底里。

他在老板办公室,角色扮演让娜塔莉当场‘解雇’他,并嘲讽她,让她非常难堪;

他说虽然欣赏娜塔莉的热情,但这套所谓的网上办公系统,会让被裁的人感觉毫无尊严;

虽然之后剧情的发展,以娜塔莉的离职,瑞恩因更懂这个行业而获得了“表面上的胜利”,但由此带给我们的思考是:身处职场,面对“新技术”的崛起,我们到底该拥抱,还是逃离?

就像前年,36岁的收费站大姐抱怨离开了这个岗位,她认为自己一无是处;就像超市取消了大部分的收银岗位,以机器来替代……这种场景其实很常见。

我们要认清一个事实,职业并不存在一劳永逸的“舒适区”,保持自我能力的抚今追昔实属必然,每个人都得树立新的目标,时时给自己找点“麻烦”。

04、兴趣在职业生涯中扮演着什么样的角色

影片中,瑞恩与娜塔莉遇到了一名“难缠”的对象,他拿出孩子的照片来渲染自己离职后的悲惨。

女大学生娜塔莉仍是以诸如“你需要职业转变来印证无限可能”之类的职业话术对待,没想到这位离职者开始言辞犀利地讲事实,摆证据,他的话无懈可击,关键时期,瑞恩以“孩子的崇拜”为谈话切入点,并指出其履历显示,当其他学生在肯德基打工时,他已经去高级牛排餐厅打工赚钱,而之所以选择了当前的这份工作,仅仅是因为“2.7万元的年薪”。

最后,因为兴趣与梦想,唤醒了这位离职者内心的点点星火,让离职交接顺利进行。

关于兴趣与职业的深入研究,可以看这篇文章徐静蕾告诉你,能不能做成一件事,专业不重要,重要的是要有热情

片名“在云端”的一语双关无疑暴露了它的主题,既指向男主没着没落的工作和生活状态,同时也以另一种表达方式诠释出宣扬并认同“对生活的乐观,对家庭的责任,对亲情的呵护”这一美国传统的价值观。

影片的末尾播放了一些那些被解雇员工的采访,与影片刚开始时首尾呼应,那些被裁者都挺了过来,其一是因为有家人的陪伴和理解,自己有责任感愿意为家人做出改变,但最重要的就是自己有面对环境改变的勇气。

改变没有想象中的那么难,走出第一步,后面的路就好走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