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代战场的高级战术微操:当遇上火炮机枪,如何用骑兵打出暴击?

编者按:在冷兵器研究所上篇文章《骑兵下马后空马放哪儿,遭遇战怎么打胜算最大?骑兵攻击真不是敢冲就能赢》中,我们大体介绍了骑兵攻击时的战斗定式以及攻击前的准备动作,在本次文章中,我们将通过介绍骑兵展开攻击的具体情况以及骑兵在不同攻击编组中的战术作用来讲解骑兵的攻击。

骑兵攻击时的战斗定式顺序为:冲锋队、钳制队、火力部队、预备队。其中,冲锋队及钳制队的兵力编组主要取决于攻击目的,同时使己方能以较优于敌人的兵力冲锋。而在部署兵力器材时,则须将主要火力和技术兵器集中于重点方向。攻击时,冲锋队的任务,主要为对敌进行主要攻击,因此需要集中大部分的兵力器材在冲锋队中。钳制队的任务,则主要在于做出进取攻势的动作,通过自身攻击前进及火力,牵制敌人较大的兵力,使冲锋队的任务顺利进行,将战局导向有利方向发展。预备队,通常情况下在情况不明的时候就须提前进行指派任命,以可以独立行动的部队为限,(例如团内攻击的连,则不区分预备队),预备队的兵力,为骑兵1/4以内,原则上火力部队和装甲部队不作为预备队进行控制,但在特别之时,可以将重机枪,附属于预备队。预备队的任务,在备不意的事变,且扩张自己部队的战果,预备队通常仅依区分预备队的指挥官的命令行动,但危险明了之时,即在区分预备队的部队,将难达成其任务时,则依预备队指挥官的命令独断行动。

▲冲锋队执行的任务是最为人所熟悉的骑兵攻击方式
骑兵的攻击战斗,由下列阶段组成:骑兵前进至敌机枪的火力范围为止;接敌前进,在敌重轻机枪的火力范围以内前进;袭击或冲锋,当计划用白兵战歼灭敌人时,依乘马战的短节冲进,最后以追击敌人而完成整个攻击战斗。当骑兵在闭锁翼行动中进行攻击战斗时,冲锋队及钳制队内的各骑兵部队,通常按纵深重叠配置。第一线部队的任务,在对于敌阵地的前端,施行果敢的攻击,一往无前地独立冲锋向敌配备的纵深,以备撕开防线扩张战果。攻击时,第一线部队须一意前进,迅速果决,不得迟疑停滞。第二线部队的任务主要包括两地,其一为自行主动扩张第一线部队的战果,与第一线部队协同,彻底的击灭敌人;再者需要与第一线部队的前进协力,掩护己方部队的翼侧及背后。第二线部队内的各部队,对于阵地纵深的敌人,须以冲锋的目的以积极的姿态投入攻击当中,第二线各部队的任务,常与第一线各部队的同时给予任务命令。攻击开始的时间,原则上依高级指挥官的命令而决定,但攻击部队在有可能蒙受重大损伤的情况下,则须立即攻击,以保证己方部队部署的战术顺利完成。

接敌间的骑兵,须通过迅速行动使所受损害降到最低,袭击或冲锋时,须提前机动接近至能予以敌不意歼灭的打击距离,或使攻击的部队,进出于预期展开的地点进行隐蔽。骑兵的接敌行动,须在搜索部队和警戒部队掩护之下进行,此时骑兵指挥官的位置,通常在主力部队的先头位置,务必与警戒部队同行。骑兵尽量以乘马状态进行接敌,采取迅速步度,此时骑兵需隐蔽接近至攻击准备位置,如条件许可,则机动至冲锋准备位置。接敌间前进的队形以及各种手段,因任务、地形并我方火力部队所能掩护程度而定。当骑兵接敌时有可能受到敌炮兵威胁时,须通过运用己身机动优势,或回避,或以疏开队形,快速通过其被弹地带。接敌行动时,还需避免接近能由远方观察到的醒目地标物,如必须通过敌通过目视容易发现的地区(例如围墙缺口、树林边缘或村落出口)时,则提前进行疏开,所使用的步度须在跑步以上,惟在能同时全部通过的短距离,或各个兵单独通过之际,可使用慢步向前递进。骑兵接敌间炮兵须通过火力掩护接敌部队,所打击目标,为妨碍我接敌行动的敌火力部队以及观测到的敌暴露的集团所在地区。骑兵在机动后,如果出现可以直接进行袭击的状况,常须抓住时机有效利用,如机动前没有指示明确的攻击目标,以及攻击时间致使骑兵在机动后徘徊不前等待攻击指令,会导致骑兵的机动失去奇袭性,这属于指令不明造成的失误。

▲袭击开始前骑兵的卧马隐蔽

攻击前进间骑兵的任务,主要为减少损害,使各部队直接前进至能发动冲锋、袭击的距离。若不能接近至冲锋(袭击)的距离时,须保持己身隐蔽性,以保证出其不意的袭击效果,如前进至敌机枪压制区域(距离700~900米),则须迅速且遮蔽的快速通过。若状况所许,当随时利用机会施行袭击。袭击只有乘敌不意间进行,或压制敌火力组织,或使之混乱时,才能取得成功。当骑兵进行向前机动时,需使自己所有的各种攻击兵器,(机关枪、炮兵、装甲部队、飞机)预先压制对方。火力部队的重机枪单独或成群,在前方部队掩护下,须接近敌人,从攻击部队的间隙,或超越友军,施行射击,以支援攻击部队。轻机枪通常于700~1000米距离开始射击,射击敌妨碍我骑兵前进的火力点,但不与敌重机枪做持久战斗。

▲通过袭击突破敌炮兵阵地抢占战场主动权是骑兵攻击的重要任务

骑兵机动后的袭击最有利的攻击方面为敌之侧后面,其准备位置的选择应具备以下条件:保证集结的隐蔽性,可进行不意的袭击;为避免袭击时徒损伤骑兵,需缩短袭击距离;在袭击时进行火力支援,使用本部火力部队的机关枪及炮兵,施行侧射;袭击距离内前方须无足以阻挡滞延袭击的障碍,因此袭击前,指挥官须预行进行侦查。当骑兵以战斗定式纵深的配置进行袭击时,不能以冲破敌第一线而满足,须快速将战果扩张至敌纵深的后端以击灭敌人。故骑兵指挥官当部署军队时,须考虑此点。此外选择袭击时与敌的距离须考虑追击时能保持足够马力,通常情况下为2~3.5公里。袭击的效果,通常情况要击溃敌人使其溃逃并使骑兵转为追击敌人方为理想。

▲骑兵在袭击后很多时候会直接转向追击

接下来我们讲解下骑兵进行阵地攻击的攻击行动。如骑兵作为军队主力于大集团编组内攻击时,常作为第一线部队,部分情况则担任第二线或预备队,负责前方战果扩张。在大部队内攻击时,或依托两翼,为施行攻击,一个骑兵团可担任二公里以内的正面,骑兵连的正面则在300~400米。当进入敌阵地内战斗,第一线部队,在冲至敌阵地前端时,须毫无犹豫,努力向前。第一线部队内的排、班,通过协同配合,斜向扩张战果。第一线骑兵在冲入敌阵地带后必须保持冲击力持续前进,将敌切割成散处的小部队,利用己方纵深的进入毫无间断地对其施加持续战斗。如位于第二线部队或续行的其余梯队,则负责扫荡第一线部队通过后所残留敌群,同时掩护先行部队的翼侧及后方,必要时,则散开与一线部队同时向敌冲锋。第二线部队的主要任务,即为协力扩张第一线部队的战果。

▲二线部队在很大程度上作为一线部队的纵深保障攻击的持续性

骑兵袭击时是否可以毫无间断对袭击部队进行火力支援,很大程度上关乎攻击战斗的成功与否。因此,火力部队须及时跟随攻击部队前进,火力部队与攻击部队的联络,一般则由骑兵联络班承担。如当一线部队进入敌阵地后侧翼受到敌群威胁时,第一线部队的火器需集中攻击此方向敌人;比邻部队的火力也需向此翼倾斜;纵深进入的重机枪及进行火力支援的炮兵也需向此方向进行火力压制。针对敌军的逆袭反击,骑兵须以逆袭敌军密集的集群为目标,除用火力对抗外,进行果断的冲锋。敌军的逆袭反击对于骑兵攻击而言是可以借以利用的战机,通过破坏敌逆袭行动来导向战胜,使战斗朝于我方有利的方向发展。

▲破坏敌骑兵逆袭以争夺侧翼控制权是骑兵攻击时常需要解决的问题

当选择主攻击方面时,若与骑兵的前进路径不能一致,则在该方面可暂时进行带有钳制队性质的警戒部队的战斗动作,以掩护骑兵主力的前进。主攻(钳制)方面,若有步兵支援时,则该方面,则交由步兵进行配合掩护。若与敌骑兵不意冲突,如主力能隐匿进出至可发起不意袭击的距离时,则全力施行急袭的袭击,此时队形要求较低,予敌骑兵以歼灭的打击,如冲突方向与主攻击方向不符则主要为主攻击方向并翼侧掩护,以最小限的兵力钳制掩护,不可因此使主攻击受到影响。

▲在合适时机发起不意袭击是骑兵主力攻击的核心内容

当骑兵袭击进行时,如己方前兵、侧卫受阻击而退却,主力部队不能因此放弃攻击企图,应寻找战机迅速进出于敌侧翼及背后,使攻击我方前兵的敌败走。惟在发现袭击正面为占据绝对优势的敌军主力时,可变更部署,改向其他方面进行主攻击。此时已经推进接敌的前兵暂时转向带有钳制目的的短时间防御。

▲一往无前的冲锋很多情况下是骑兵攻击成功与否的关键

乘马袭击时的战斗定式,在敌兵力、部署(集合或散处的独立群)及兵种情况不明时,通常情况以默认袭击若干群行动敌的情况作为制定战斗定式的准则,此时第一回所进行的冲锋,需最为强大,对于严重威胁我方的敌群,优先指向主力进行攻击,若敌各群的价值相同,则对于袭击最便利的敌群实行袭击,对于其他敌部队,则进行钳制,并以掩护我主攻击为目的,在袭击开始后袭破敌第一群后,则毫不犹豫,续歼灭其余部。如集结全部主力于一地施行袭击时,则可采用由各方向的每分队群的袭击法,在袭击前指挥官须指示各分队袭击目标,以及袭击后的行动方向或续行袭击目标,以及袭击后的集合地区。此时各分队指挥官须隐蔽其部袭击准备,自行监视本部正面战场,同时与邻部交叉配置斥候及警戒兵力,为集团侧翼安全提供协同保护,此时虽无特别指令,但侧翼分队须自行承担掩护职责。袭击开始后,依照袭击指令,各分队独立率领该部,以行袭击,在第一时间予敌群的翼侧及背后以有力打击。如此时有妨碍此部行动的新敌出现,则最近的分队有袭击此敌群的义务。

▲骑兵袭击时的火力运用

对敌骑兵的袭击,通常由各方向,以各分队的密集横队包围敌人或以全军密集横队的队形对敌。而对敌步兵及炮兵的袭击,如敌处于行军状态,则根据敌兵力多寡进行部署,或重叠,或由数方向进行袭击。如敌进入阵地并部署完毕,对于步兵,一般情况下袭击部署则用三线(列)以上,如袭击炮兵,通常在二线以上。此时指挥官须将本部各分队疏开,使每部均按横广且纵深,进行重叠配置。第一线各部,须将队列重叠而散开,增大骑兵之间的间隔及列间距离。各分队间隔及距离虽由指挥官指示,但在由各方向分散袭击时,则由分队指挥官直接决定,按广正面展开。在前进第一线各部后方续行的部队,则以较小的间隔及距离,梯队间的距离,为300~500米。第二线部队,通常在前方部队的直后方续行袭击,并持续向纵深发展冲锋扫荡残敌。为掩护我方集团侧翼,指挥官通常须设置梯次部队,并须指示其兵力、距离、间隔。必要时,则指向击退向翼侧袭击之敌。预备队则在冲锋队后续行,不时对敌正面及背面发动不意冲锋,其距离及队形,基于兵团战斗部署,以掩护各部队,并担任战果扩张的任务。

▲打击不同兵种需选择合适的队列进行攻击部署

关于骑兵的攻击,概括而言就是利用机动和冲击力,施加出其不意地坚决冲锋,也就是秋山好古所说的速度、力量和伤亡。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吴俣,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部分图片来源网络,如有版权问题,请与我们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