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演义中武器如何体现性格?

在三国演义之中,武将的兵器往往和性格直接相关,这点不仅蜀汉集团十分突出,曹魏集团也是一样。

在民间传说中曹操是一个奸臣的形象,在《三国演义》中描写的更为突出,是袅雄、奸诈、疑虑重等特点的人,曹操一直是一个居于将领之上的人,在场上作战的场景并不多。在第四十一回写到他有两把宝剑,倚天和青釭,倚天剑他自己随身佩带,另外一把青釭剑给了夏侯恩,青釭剑锋利无比。

夏侯恩所佩青釭剑被赵云夺走,赵云看刻有青釭二字,于是将剑随身插于腰间,以便需要时用来作战。听到倚天剑这个名字就觉得威震无比,青釭剑的锋利无比更能体现其杀伤力极大。《古今刀剑录中》中也有记载有曹操在幽谷得到了一把宝剑,因剑上刻有孟德二字,据说以后就以曹操的名字为名,既然曹操是魏国的皇帝,那么剑可以作为他的代表性器械以展示他的身份,也可以是佩带器械。

典韦是曹操身边的一员武将,在赤壁之战前是一位对曹操建立基业之时尽忠尽责的一名武将。典韦第一次出现是在第十回中目中提两支铁戟,并介绍其重量是八十斤,此人便是典韦,曹操见他武力过人,于是命为帐前都尉,开始得到曹操的重视与重用。典韦使用的器械是双戟,属于短兵械类的一种,在《三国演义》中作战的场景有很多。在第十二回中“何仪令副元帅出战,不三合,被典韦一戟刺于马下”。据史料记载,矛仅能直刺,戈仅能勾啄,古人综合二者特点制成了戟,戟是既能前刺又能勾啄的复合武器。

《三国志·吴志》中提到的双戟其实是典韦的佩带器械,其两把戟也是典韦在战场上作战用的。虽然当时的戟在战场上的功能将要淡化,但典韦还是把戟作为作战的一种兵器。双戟属于双兵械类的一种,用时两手各持一把戟,典韦使的双戟重八十斤,并且在与其他武将的决斗中运用自如。还有一个场景的描写是这样的,“韦大怒,挺双戟向前来战,两个从辰至午,不分胜负”。那一壮士是许褚使刀,典韦一个使戟。在对练套路中有方天戟对大刀,方天戟与典韦戟的形状相似,只是方天戟多了彩绸。

徐晃从最初的小吏到跟随杨奉封为骑都尉,杨奉败后跟随曹操,在曹操的部下经历了很多战役,曹操特别赏识徐晃的武艺,并在曹不称帝后同样得到重用,是魏国的名将。徐晃第一次出现是在《三国演义》的第十三回,“一将手执大斧,直取崔勇,两马相交,只一合,斩崔勇于马下”。曹魏上将徐晃手中的大斧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大斧的典型技法有:劈、砍、剁、抹、砸、搂、截等,舞起来显得身姿威武、有力,更能体现典韦这一人物的豪壮。

在第十四回中有徐晃与许褚作战的场景“刀斧相交,战五十余合,不分胜败”。一个大刀,一个大斧,两个武人使的都是长器械,又特别善斗,在场上两个人的器械相交,互不相让,体现出两个器械的技法细腻与做工的精湛。徐晃是曹操五虎上将之一,必定担负着将领的职责,曹操也将徐晃委以重任,大大小小的战场上也少不了徐晃的身影。

罗贯中将徐晃大多以一个正面的形象来描写,徐晃公私分明,与关云长的关系深厚,也让很多人敬佩,罗贯中对徐晃也有偏爱,这或许就是徐晃所表现出的豪爽性格的原因。

参考资料

【1】三国演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