臃肿的东京都与失血的道府县

臃肿的东京都与失血的道府县

“比起乡村,日本人更喜欢生活在雅致、精悍的城市。他们习惯在晚上8点之后约人一起出去逛街。”在2014年10月30日东京的一场新闻发布会,面对记者询问日本人口和企业大量集中在东京的原因时,日本财务大臣麻生太郎作为代表家乡福冈县一个农村选区的众议员,如是回答。

大阪吸纳东京移民的失败尝试

2011年春末,大阪的高级官员和商人们嗅到一个机会。3月11日,日本东北部海域发生了里氏9.0级的东日本大地震,紧接着又造成了福岛核电站危机。全世界的目光都聚焦于此。而关于生活在东京是否安全的讨论在日本国内外都开始热了起来。

大阪的官员认为,日本最终会认识到,在一个世界上地震最多发的国家,让1330万人口集中生活在一个城市是非常危险的做法。因而必须将东京过于拥挤的人口往日本的其他地区疏散。

新技术的发展给了这种想法更多的可操作性。网络会议(如Skype会议)的出现使得参会人员不必非得聚在一地才能召开会议。而企业把行政或者IT等某些职能部门搬到另一个城市也有好处,因为可以分散企业遭遇自然灾害的风险。另外,大阪的消费水平比东京低15%到20%,还可以减少企业支付员工工资和住房津贴等的成本。

当时,趁着各方的热议,大阪的官商界人士频繁造访驻在东京的外企和本国企业,试图说服他们迁到大阪。官员们满怀信心,因为大阪有很多优势,如发达的交通系统和高素质的人才。然而对方的反应却让他们感到意外。

在官员们的劝说下,驻在东京的外国高管们在大地震后短期移居大阪和关西其他地方,稍作考察后,有些人为这套说法所打动。但当他们把这个想法告诉公司的日本员工时,很快就遭到了员工们的阻力。

其中一些员工称自己面临一些现实的难题,如房屋贷款、配偶的工作和子女教育问题;而另一些员工则表示自己无论如何都拒绝搬离东京,哪怕自己没有类似上述问题。因为他们已经习惯了东京的便捷,视东京为自己的家,并愿意为留在东京承担所谓的“风险”。

另外,大阪和东京在日本是一对“死对头”,两者互相看不上。有些东京人甚至觉得大阪比外国还“奇怪”,对其更充满“敌意”。

于是,大阪的代表团就这样灰溜溜地回去了。他们也认识到,要实现这个人口迁移的想法,还要做更多的努力,光靠用自然灾害威胁的说法是远远不够的。

东京=纽约+华盛顿+好莱坞

1615年6月,日本战国时期的最终战役——大坂之役以驻在江户(今东京)的幕府将军德川家康战胜驻大坂(今大阪)的丰臣秀赖告终,这解除了最后一个对江户成为日本政治中心的威胁,幕府的权力得到了巩固。

为了预防地方割据势力密谋叛乱,江户幕府还实行了参勤交代制度,要求各藩的大名周期性地前往江户替幕府将军执行一段时间的政务,大名的家属也被要求待在江户,成为实质上的人质。后来,江户得到了快速的发展。到1868年明治维新天皇从京都搬到东京(于同年更此名)时,东京已经成为日本最大的城市,而这个快速推进工业化的城市也吸引了很多日本人来这里寻找工作机会。

东京是亚洲第一大城市,世界第二大城市

东京的人口在20世纪上半叶得到稳定增长,而真正的暴增则是发生在二战之后:从1945年的350万人增长到1970年的1100万人。这个时期,许多日本人,尤其是年轻人都到东京来寻找财富。(这催生的一个文化现象是在1960到1970年代,反映离开农村老家到大城市生活的辛酸的民间音乐非常繁荣。)

到了2010年,东京都的人口已经超过1300万人,而东京周围的千叶、茨城、埼玉和神奈川四县的人口总和达到了2500万的规模,这意味着日本四分之一的人口生活在东京首都圈内。

今天,日本所有的中央政府职能部门都坐落于东京。关东地区(大致为东京加上上述四县)集中了在东京证券交易所第一部(东京证券交易所上市的国内股票分为第一部和第二部两大类,第一部的上市条件要比第二部的条件高)上市的本国公司的60%。另外,日本76%的外国企业都设在关东地区。

日本的电视和电影产业也集中在东京首都圈,这意味着东京既是日本的“纽约”,又是日本的“华盛顿”,还是日本的“好莱坞”。除了少数特定的针对大阪或冲绳的节目,大部分的日本影视作品都是说“标准日本语”,而所谓“标准日本语”,自然也就是指东京话了。

2015年11月24日,负责振兴地方的日本地方创生担当石破茂呼吁日本接受外国移民来应对人口下降的新闻成了媒体头条。然而,很多人忽视了他同时对东京人口过于集中所做的警告。“日本人口仍持续向东京集中,”石破茂说道,“东京在人口、产业和财富的集中程度可以说是全世界最危险的。”

磁悬浮列车被寄厚望

“早就该疏散东京职能,终止东京‘一极集中’了,”日本内阁特别顾问堺屋太一2015年10月时说道,他长期支持提升大阪的地位。“大阪和东京可以成为牵动日本经济发展的双引擎。”

主张东京迁出人口的不止有大阪。在2014年一份令人震惊的关于日本未来人口变化的报告中,曾经担任岩手县知事和内阁总务大臣的增田宽也也警告,除非有效疏散东京人口,否则很多乡村将在本世纪中期消失。

其实这并不算是一个新问题,至少从1970年代起,东京内外的官员就开始意识到首都过度拥挤的问题了。大概每隔个十年的时间又会掀起一场讨论,而且往往是东京外一些财政拮据的地方政府最为积极。像北海道就在努力吸引来自东京相对富裕的退休人口,这些人在大城市打拼了一辈子,很多都有意愿回乡下养老。

这些意图吸引东京人口的地方政府很清楚,成功的一大关键在于交通设施。东京人已经习惯了超级便利的交通及相对低廉的费用,如果现在让他们来到一个公共交通候车时间很长、速度很慢,甚至缺少电车的地方,他们肯定会受不了。

考虑到这一点,东京到大阪交通沿线的地方都是安置潜在东京移民的理想地点。东京和大阪间有两条重要的在修的交通路线,其中一条是磁悬浮高速铁路——中央新干线,预计最高运营时速为505公里/小时,如果在本世纪中期全线通车,那么目前两地间2.5小时的行程将缩短为1小时,比坐飞机还快。

“吸引东京人搬到大阪来生活和工作的一个必要条件还是要确保他们能方便地前往东京,人们因为商业上的原因无法避免要到东京去。”大阪市长桥下彻说道,“因此磁悬浮路线的贯通对大阪来说尤为重要。”

另一条可能接通大阪的交通干线是北陆新干线,它一端以东京为起点,途经长野、金泽、福井,但终点还没确定是大阪还是京都。

迎合东京人的生活方式

政府想通过疏散东京人口来振兴地方,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把东京人,尤其是东京年轻人连同他们的生活方式都吸引过来。而现实情况可能可以为此提供便利。2014年9月,日本NTT广告公司发布了一份基于对近1000名年龄在20到49岁的东京人的调查报告,调查内容包括询问他们在东京的生活状况及是否愿意搬离东京。

按现在的情况预算,到2040年,东京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到35%

结果发现,20多岁的青年男女想搬出东京的比例最高,之后分别是30多岁的和40多岁的。20多岁的年轻人多想搬到中型城市,因为那里能住得更宽敞,人也少一点,氛围也没那么紧张。而30多岁的东京人会更关注孩子的教育环境,40多岁的东京人想要慢一点的生活节奏,但对生活设施的要求仍很高。

大部分来自官方或民间的调查都倾向于关注东京外地方的商业、就业机会,或教育、医疗、社会福利资源。而《日本时报》则提到了一个被普遍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天气。这对日本某些地区来说是个大问题。

习惯了相对温和的天气及非常少量降雪的东京人,可能很难适应位于日本东北的北海道非常寒冷的气候。“我们调查过来到北海道的东京人,问他们有没有可能移居于此。很多人都表示担心北海道冬天的天气。”北海道负责向潜在移民提供咨询的官员鸨田秀明(音)说道。

冲绳县政府在2013年也对移居冲绳,或者回到家乡冲绳的日本人做了一个调查,结果显示天气是他们作此选择的最主要的原因,70%的人都表示满意在冲绳的生活。相对日本本土,冲绳的天气可能更“冬暖夏凉”些,不过也有很多人对此表示不解,因为冲绳冬天的北风很强烈,台风更是异常“猖獗”。

另一方面,中央政府也开始讨论如何把老年人迁出东京。因为按现在的情况预算,到2040年,东京65岁以上的人口将占到35%,这引发了人们对医疗设施压力的担忧。

日本政府目前考虑的一个解决办法是将这些人疏散大概40个具备相应医疗条件的地方城市。但问题是这些地方对广泛接收老年人没有什么兴趣,他们认为有限的资源需要优先提供给本地老人。

政府与民间的合力

虽然好些地方政府都在努力营造一个潜在东京移民喜欢的环境,包括解除他们对当地天气的担忧,或者向他们制定特别的激励措施。但他们能做的还是有限的,现在,这些地方政府要求,东京应该做出表率,由中央政府来带头实现这些计划。

很多地方政府意识到,将位于东京霞关庞大的中央政府迁到地方,是一个很容易见效,也非常必要的措施。2015年7月,由日本各都道府县知事组成的日本全国知事会达成共识,要求中央政府制定目标,将至少20%的政府部门迁到地方,并为搬迁向地方政府提供援助经费。

中央政府响应了地方的部分要求,并表示希望地方积极营造合适的环境以争取成为搬迁目的地。目前的迹象显示,越来越多的国会议员主张将日本文化厅迁到京都。

日本中央政府也越来越多地被要求向地方提供更多的财政援助,公共工程项目。这次全国知事会还有一个重点,就是向中央要求再生能源的投资项目。其称,如果放松电力市场的管制,未来数年将有利于小型电力生产商和供应商在地方的发展,而日本海和太平洋沿岸的县将尤其受益。

这些计划看起来很美好。但还有一个问题可能没那么容易解决。那就是文化方面的问题。跟世界上其他地方一样,人们会从小城市流向大城市,在那里他们可以自由地挑战自我,而不用受到小城市特定人际环境所带来的压力。而他们一旦离开东京到小城市或家乡发展,往往会遭遇当地人的偏见。

“关西地区这些年不断地吸引东京人前来安家。”36岁来自东京的田边恭子(音)说道,她现在在大阪的一家贸易公司工作。“但是在大阪,东京人的口音经常被嘲笑。大阪还不是最严重的,京都人对外地人更是出了名的‘封闭’,到那生活,至少要到第三代,才会被认为是京都人。”

看来,当地居民是否意识到自己对东京移民的态度和对这一措施的支持程度之重要,或许是化解东京过度集中问题的关键。

作者:李颖浩

l来源:《看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