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学政和主考是什么官,为何会让李鸿章抱憾终生

俗话说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叫自己去。光绪二十三年,李鸿章刚迈过七十三的坎,已经霜染白发的他不知从哪里听说,自己会同大学士瞿鸿禨外放为顺天府乡试的正副考官。过于高兴的他竟然唐唐突突的来到瞿鸿禨家中畅谈两人出任考官事宜。这一谈就是大半天,从科举说到留洋,又从留洋说到洋务。结果呢,却是一场梦幻,两人同当年考官无缘,只落得空欢喜一场。

短短四年之后,李鸿章就在心力交瘁中郁郁而亡。在李鸿章七十七年的一生中,除了北洋水师甲午折戟之外,最遗憾的就是未曾出任过一次学政和主考。李鸿章一生波澜壮阔,年轻时组建团练扫荡敌寇,晚年兴办实业、组建水师,身份显赫时人称宰相,系大清荣辱于一身。为何到了晚年反而格外在乎学政、主考这样的小官呢?

上图_ 李鸿章(1823年2月15日-1901年11月7日)

古人讲“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意思是学问做大了才可以做官,官做好了还要继续学习深造。对古代士大夫来说,做学问和做官是合二为一,不能分开的。明清时,读书人高中进士后,仕途生涯的第一步总是落在翰林这个脚印上,连起来叫做:中进士、点翰林。翰林是统称,翰林院中的编修、庶吉士、修撰、点簿都称翰林,当了翰林,就算过了学而优则仕这关。

李鸿章二十四岁中进士,点了翰林,三年翰林院实习之后通过散馆考试,转为翰林院编修。三年翰林院编修之后就回乡建团练,开始跟太平天国练把式了。回首往事,李鸿章特别遗憾这六年里没有好好努力一下,争取一任乡试考官。

虽然找不到李鸿章六年翰林生涯的详细记载,但是可以肯定,这六年一定是不好过的,一定是非常清苦的。因为整个大清朝,就没有一个翰林日子是好过的。

上图_ 清末《御制翰林院箴》小楷跋文

翰林院实际就是朝廷的人才储备库。

翰林院里翰林的工作类似于现在的研究院研究员,虽然满肚子经天纬地,但手里没权,说的话还不如军机大臣一个眼神好使。手里没权,兜里就没钱。按照清例,七品翰林的年工资为九十两白银和四十五斛大米。年收入九十两白银,对一般人家来说足够过上小康生活了。

但是翰林不一样,来自各省各市的翰林住在北京,要租房子,要雇佣人,要养活一家老小,加上应酬往来,九十两白银的年收入连聊以度日都不够。想要维持体面生活往往需要四处举债。李鸿章恩师曾国藩任翰林时候差一点过不去年,最后借了五十两银子,好歹算办了年货。

上图_ 《春明梦录》,近人何德刚撰。该书作者署名“平斋”,福建闽县人

手上没权,兜里没钱,翰林们的盼头在哪呢?除了指望未来出将入相,外放学差才是真实可行的目标。何德刚《春明梦录》中说:从前京官,以翰林最为清苦,…… 所盼者,三年一放差耳。差有三等,最优者为学差。学差三年满,大省分可余三四万金,小亦不过万余金而已。次则主考,主考一次可得数千金。

何德刚说的学差就是学政(提督学政)。学政也叫学台,同藩台、臬台共称三台,藩台管税收行政,臬台管刑名诉讼,学台管文化教育,三台在一起就是古代的党委班子。学政属于地方要员,没经验和人脉当不了。翰林想直接提学政不现实,而考官就不一样了。明清二朝,乡试须设正副考官各一名,不出意外只从翰林里选。

上图_ 清代科举乡试的准考证

当上考官对翰林来说意味着一夜暴富。

翰林在京城浪荡一年,俸银不过百两,最终还要举债度日。而考官一出却能获利千两,胜过十年辛苦。国家对科举十分重视,爱屋及乌,对于考官待遇也十分优渥。翰林当了考官之后首先会有一笔路费盘缠的收入,偏远的云贵地区七八百两,近一点的四川也有六百两。到任之后,考官还会获得地方官场送的程仪(就是路费),在应酬交往中地方官还会送出私人礼金。考试结束后,中举者也会送给考官拜师费。

翁同龢是同李鸿章同时代的人物,是同治、光绪两位皇帝的老师。翁同龢晚年曾出任山西主考,他在日记中记载此次主考共获各种资费一千一百二十五两白银。曾国藩在穷困潦倒之时也曾出任四川主考,经人统计他此次外放收入高达六千两。

上图_ 翁同龢(1830-1904),字叔平,号松禅

当主考,除了里子好过之外,面子也是大大的增光。

科举制是维系古代中国大一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被历代帝王视作江山稳固的基石,也是古代知识分子出人头地的唯一途径。乡试主考官作为一省秀才的命运仲裁者,自然走到哪里都能收到敬仰的目光。

李鸿章当了六年京官,其中三年是翰林院实习,实习结束后是三年翰林院编修。梁启超评价李鸿章不学无术、不畏谤言,早年师从曾国藩时还曾因睡懒觉耽误大家吃早饭,被曾国藩好生教育。可见初入仕途的李鸿章并不刻苦努力。学习不好,还不在乎风评,想要从翰林出任考官可就太难了。

回乡办团练之后,李鸿章一番摸爬滚打,竟成了同曾国藩、左宗棠、张之洞齐名的中兴名臣,这时候再让他出任小小学政自然是不可能了。但是抽空当个主考,品评一下学子的试卷说得过去。于是就有了七十四岁那年同瞿鸿禨的一番畅谈。

上图_ 曾国藩(1811年-1872年)

如果说中进士、点翰林是古代读书人士大夫生涯的第一阶段,借以完成“学而优则仕”的职业目标,那当学政、放考官就“仕而优则学”的理想终点。

余秋雨说:文官之显赫,在官而不在文,当峨冠博带零落成泥之后,被人铭记的还是竹笔的涂画。以唐宋八大家为例,能说出八个人名字、背诵出几句名言的人不在少数,但是要说出其官职和施政纲领就不太容易了。中华民族以文化立国,能被后世铭记的多半是文人和师者。可是想“成一家之言”毕竟不易,身在官场的士大夫无论从精力还是从天赋上来说,都难于成就名扬千古的人生伟业。退而求其次,当学政主抓一省教化,当主考拔擢一省才子,就成了相对容易完成的人生目标。

雍正曾在上谕中说:“朕御极以来,屡次开科取士,凡属考官,皆择人品端方、素行谨恪者为之。”翻译成白话文就是:我大清朝的主考官各个品行端庄,恪守君臣之道,没有道德污点,是楷模中的楷模。有了雍正的御评,乡试之后还能被举子尊做老师,到时候桃李满天下,真到了扬名立万的时候还好找人拉帮结伙,这人生多圆满?

上图_ 张之洞(1837年9月2日—1909年10月4日),字孝达,号香涛

其实以李鸿章的成就,早已不用在乎当没当过学政和考官。但是同为中兴名臣的张之洞,却曾历任过过浙江乡试副主考、湖北学政、四川学政,还创办了尊经书院,成就了影响近代文风的巴蜀之学。李鸿章洋务做的再好又怎样?有再多的钢铁和舰船又怎样?巴蜀之学可是有人家张之洞一笔,他能不羡慕么?

就像成就事业的中年大叔总是回首青葱岁月中的暗恋时光一样,李鸿章一生都对未曾出任过学官一事耿耿于怀。毕竟,对每一个恪守“学而优则仕、仕而优则学”的士大夫来说,高台教化传习学养都是十分宏伟的人生目标。

文:刘不成

参考资料:

[1]《黑翰林李鸿章的二三事》 张鸣

[2]《曾国藩日记》 曾国藩

[3]《曾国藩的经济课》 张宏杰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