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斑马不能被驯养?这3个因素决定了斑马不适合被驯养

关于“斑马为什么不能被驯养”这个问题,其实非常有趣,这可以帮助我们了解古人是怎样驯化动物的。

生物学家们总结了能够被人类驯化的动物特点,一般来说只要满足以下六点,就可以被人类驯化,我们就从这6点来分析,为什么斑马不能成为战马。

被驯化生物不能太挑食

如果一种生物对食物比较挑剔,那么它们很难被人类驯化。比如:长颈鹿喜欢吃树上的叶子,很少吃地上的草类植物。如果想要驯养长颈鹿,家里至少需要有一片森林。除此之外驼鹿对食物的要求也比较高,它们一半的食物都是水生植物。

人类能够驯养的动物大多是能够食用纤维素丰富的秸秆类植物,这种食物是人类农业的副产品,廉价易得。牛、羊、猪等家畜都能适应这种方式,所以它们在几千年前就被人类所驯化。

从食物的角度来看,斑马满足被驯化的要求,因为斑马的食物比较复杂,除了草类植物之外,它们也吃灌木、树叶甚至是树皮,即使是低营养的环境,它们也能生存。

相对较短的成长期

公司在核算一个项目是否值得投资时,会考虑投入产出比,也就是说我投入这些钱,需要多久才能收回成本。

如果一个项目需要投入大量成本,而收回成本的速度比较慢,那么这个项目就不是一个值得投资的项目。因为投入该项目的资金,可以投入到别的项目中赚更多的钱。

驯化动物也是一样,如果一个动物的成长期比较长,那么人类在饲养它时需要为它投入大量的食物、精力,而在这个时间里该生物不会为人类带来任何收益。

从投入产出比来看,驯化该生物投入的时间、精力过多,而回收成本速度较慢,非常不划算,所以这类生物不会被人类驯化。

比如:大象,大象需要10多年才能成年,相比于1-2年就能成年的生物而言,驯化大象是一件非常不划算的事情。

斑马虽然不像大象一样需要10多年才能成年,但是雌性的斑马需要3岁才能繁殖后代,而雄性直到5-6岁才具有生殖能力,因此驯化斑马也是一件不划算的事情。

性格温顺

除了动物园或者特定的需要除外,很少见到有人驯化大型食肉动物,这是因为这些生物性格暴躁,对人类有威胁性。

还有一些生物具有明显的领地意识,比如:河马。该生物虽然是食草动物,但它们的咬合力非常强,比鳄鱼的咬合力更强。再加上它们有领地意识,一旦闯入河马的领地,暴躁的河马便会对人类发动攻击。

在非洲,河马被评为最危险的野生动物,每年河马杀死的人类足足有1000多人,比老虎和狮子加起来都多。

从性格来讲,斑马看起来性格温顺,实际上非常桀骜不驯,一旦被逼急了连老虎和狮子都敢直面反抗。

胆子较大,不易恐慌

过于机警的生物不易被驯化,比如:鹿类动物,一旦有响声便会四处逃窜。斑马的胆子就比较小,曾经有人想要驯化斑马代替马用于骑乘以及拉扯,但斑马在压力下容易受到惊吓而四处逃窜,增加不确定风险。

贺瑞斯.海斯船长曾经试图驯化斑马,并在《马的特点》中总结了各种斑马的特点,他发现斑马的脖子很硬,当人类的缰绳套在斑马脖子上时,很难通过缰绳控制斑马的行走方向。

如果这种斑马被应用成战马,或可导致在战场上斑马容易受到惊吓而四处逃窜,再加上人类并不能通过缰绳很好地控制斑马的方向,因此在行军打仗时必定会溃败。

能够在人工饲养环境下繁殖后代

如果某种生物被驯化之后不能在人工环境下繁衍后代,这意味着当该生物死亡后,人类不得不再次从野外捕获该生物的个体进行驯化。

和较长的成长期一样,这样驯化的生物投入产出比不高,人们即使曾经驯化过,也不会持续驯化该生物。

由于斑马没有被大规模训练,所以这一块的数据缺失。

喜欢群居

无论是狗还是绵羊,它们在野外生活时,就喜欢群居,并且存在等级观念。原则上它们会有一个首领,而人类驯化该生物时,只需要对头领针对性训练,就可以驯化整个种群。

比如:牧人在放羊时,只需要控制头羊前进的方向,其他羊会自动跟着头羊移动。这种喜欢群居,并且具有等级观念的生物无疑会提高人类驯化该生物的速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总结 

虽然斑马符合驯化中的:对食物不挑食,性格温顺,喜欢群居的特点,但由于它们的成长期较长,以及过于机警,以至于人类无法驯化它们,更无法将它们作为战马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