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一群狼的正常数量是7匹?狐狸和狼哪个智商高、狡猾?

脊椎动物、哺乳动物和犬科,是狼与狐狸的共有标签

在大家生活的这个地球上,生物的多样性毋庸置疑,即便有专门的研究人员对地球上的动植物进行研究,我们也无法弄清到底有多少动物或植物在大自然中生存。人类社会文明一直在向前发展,但截至目前我们尚且无法抵达世界的每一个角落,这也是为什么许多统计数据都是大概值,而非绝对值。当我们将生物的范围进一步缩小到动物,仅仅是已经被人类发现的动物族群数量,就也已经是一个不小的数字。

所以,现代科学家们会笼统地将它们划分为脊椎动物(约46900以上),以及无脊椎动物(约130万以上)两个大的类别。前者多为哺乳动物、爬行类动物和鱼类动物,而后者则多为昆虫,尤其是甲虫。事实上,为了更好地认知这个世界,生物也被人为划分了等级:

总的来说,生物的等级划分由大到小依次为,域(总界)、界、门、纲、目、科、属、种。正如我们所看到的这样,在生物分类里,“种”就是生物最小单位的表现;

关于动物,我们经常被提及的生物单位是纲、目和科,比如,哺乳纲犬科动物狐狸,哺乳纲犬科动物狼;

或许并没有多少人知道,在生物的各个等级之下,其实都可以插入一个亚级。并且,通常情况下,如果两种动物所拥有的相同科和目越多,那便意味着它们不同种之间可能具备的共同点也就更多。

为什么会有“一群狼的正常数量是7匹”的说法?

狼大部分都长得跟家养的某些品种狗很像,但外形相似度很高的这个物种却拥有46个亚种。它们的共同之处便是体型一般,身型看上去不胖不瘦,同时还拥有修长的四肢。具体而言,一匹狼的体重一般在23到30千克左右。而趾行性这一身体构造特征,让它们天生就具备了快速奔跑的能力。再加上狼的裂齿和犬齿都特别发达,所以,它们无疑是捕食成功率较高的肉食性动物。

说到生物之间的捕食关系,就不得提起生物链这个概念,一种动物它往往不仅是捕食者,同样也是被捕食的对象。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虽然狼是喜欢吃肉的动物,但被它猎食的动物却往往都是食草的动物。相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狼身着的皮毛颜色是哪一种,其实也会跟栖息地的环境密切相关,灰黄色、黑白混色和多毛色棕黄都是它们可能的毛色。

一旦一匹狼锁定了自己的猎捕目标,穷追不舍往往是它们最终拿下食物的制胜利器。要知道,虽然很多动物的短期奔跑能力还可以,但如果要跟一匹猎食中的狼的耐力相比,势必还是会存在很大的差距。虽然灰狼曾遍布北美洲,但作为次级掠食者的狼,由于它们会吃掉人们圈养的家畜,所以早在20世纪的时候就被人类扑杀了大多数。

实际上,即便是当代的研究人员,也不确定狼的亚种到底还有多少存在这个地球上,我们只知道纽芬兰狼、佛罗里达黑狼等亚种已确定灭绝。一般多在夜间活动的狼,往往都是成群结队出行,它们也拥有自己的“核心家庭”。而其中的成员包括了配偶、子女,以及其他被它们收养的幼狼,并且,各狼群的领域范围是不可能发生重叠的。

尽管部分较大的狼群会有30匹狼之多,但一个狼群的正常数量一般是在7匹左右。而这个狼群中的领导者要么是优势最大的对偶,要么是兄弟姐妹中综合能力最强的一匹狼。由于狼群的活动范围相对有限(领域固定),所以,一旦群体中的成员增加,便意味着它们的活动范围变向减小了。由于狼群内拥有特别严格的等级划分,所以,不同的狼群之间也几乎不存在任何合作的可能。

狼和狐狸之间存在明显的“智商”差距吗?

狐狸和狼一样,都拥有特别灵敏的嗅觉,以及快速奔跑的能力(时速可达到每小时50千米)。实际上,狼这一种动物虽然在追逐猎物的时候穷追不舍,但它们却时刻保持着机警的状态,并且生性多疑。狐狸之所以会被大家当作狡猾的动物,应该是因为它们的狐狸尾巴能够扰乱对手的视线,尤其是当其和猎物周旋对抗的时候。

不同于狼群喜欢捕捉中大型动物为食物,狐狸的猎食对象相对就小得多,比如鱼和虾,这些我们人类也爱吃的美味正是它们的主要食物之一。虽然狐狸的身型也比较纤瘦,但它们的毛长而密集,其毛茸茸的尾巴更是达到了整个身躯的一半、甚至是三分之二大。

而狐狸会散发出的刺鼻气味,其实就是从位于尾巴根部的臭腺散发出来。在很多人的心里,狐狸似乎成了阴险狡诈的代名词。人们常说“狐狸尾巴露出来”,用以形容一个人的本性显露。这大概就是从狐狸本身的身体构造特征总结出来,因为,尾巴的确是狐狸一开始隐藏起来的为攻击打掩护的利器。

正如“狐狸精”一词可以追溯到古代神话,更衍生出了所谓妖精文化。而它们被视为不雅的形象即便在有了图腾之后,也不曾出现在正式的祭祀活动中。然而,狐狸和狼真的存在明显的“智商”差距吗?客观而言,与其说狼和狐狸之间有多大的智商差距,其实更准确来说应该是两者之间的生活习性存在较大不同,但这些特征却并不能反应出谁的智商更高。

狼和狐狸都是成功的猎食者,为什么会面临种群数量的减小?

当然,虽然生物本身的分类看似繁杂,但只要是生物体,包括所有动物界的成员,它们的身体毫无疑问都是建立在细胞基础之上的异养有机存在体。作为脊椎动物类、哺乳纲犬科动物的狼和狐狸,相信有不少生活在靠近它们自然栖息地的人们,都曾看到过狼或狐狸的身影,不知道大家对它们这数十年的变化印象如何。

随着时间的递进,我们周围的很多事物都不同于以往,时常会有消息指出某个物种已经从地球上消失,哪些物种又面临即将灭绝的处境。但不可否认,随着气候变化,极端天气越来越频繁的出现,而野生动物栖息地的改变,以及人类活动也给它们的生存带来了影响。

不管是狐狸,还是狼,它们的现存数量都已大不如前,因而才被列为了需要被保护、甚至需要人类开始干预进行保护的野生动物种群。前段时间野生红狐出没的消息曾火爆网络,虽然它的发现地还在当时闹了一个乌龙,而该红狐的颜色也没有那么鲜艳。但不可否认,红狐的现存数量让它们变得足够稀有。我们的确太久没有见过野生红狐的踪迹,它们的出现甚至还会带给大家意想不到的惊喜。

为什么人类必须保护像狼和狐狸这样的野生动物?

对于地球生态系统而言,动物、乃至生物,无疑皆为其最重要的组成部分。生态系统的稳定会涉及很多复杂的问题,比如某个物种的灭绝,便会对其食物链上的生物带来连环影响。地球上的所有生物,包括我们人类,大家可以在地球上繁衍生息多久,完全取决于地球的生态系统,动物陆续消失,其实就是环境变化的重要象征。

阳光、水和氧气,是大多数地球生物繁衍生息不可获取的养料,而不同的生物体拥有自己最佳的生长环境。对于我们周围的大多数生物而言,它们在生长的时候都需要雨滴的浇灌,并经过能量的吸收和转换过程。从更大的一个角度来说,世间万物皆有生命,正如衰老直致死亡是所有生物的最终归途。

但一个生命可以存在多久,除了外界因素的影响之外,往往还与自身有关。比如,宇宙中的所有星体,不管它是恒星、行星还是卫星,不同的星体类型和质量大小,都分别意味着它们将拥有不同的演化历程和生命长度。野生动物和人类之间的关系应该是相互依存,相信这一观点对于现阶段的大家来说一定不难理解,它们的归属是大自然,绝非某些人的餐桌之上。

在我们身边的各种动物,虽然家养的宠物多能获得较好的生活条件,但对于野生动物来说,它们的生存环境不仅受到地球本身气候的变化影响,同时还取决于人类活动和其栖息地被破环的程度。地球上的生物存在多种表现形态,而人类作为已知拥有最高智慧的生物种类,因为本身可自主运动,擅长将周围的事物加以利用,所以能对这个世界带来更大的影响。

虽然我们的科学家一直致力于寻找地球之外的世界,希望找到一颗跟地球一样、甚至比现阶段地球更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但目前的探测技术还并未达成这一目标。不管是处于善意,还是处于对我们自身负责,保护像狼和狐狸这样的野生动物,其实就是维持地球生态系统的平衡,更是守护我们人类共同的家园。既然我们拥有它们没有的智慧和创造力,那么,我们就应当承担起这样的责任,让地球上的所有生物都可以在自己觉得舒适的环境中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