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太相信汽车的这些数据,认真你就输了

在买车之前,相信大家都会在网上查看相关车型的信息。通过了解相关车型各种各样的参数去了解车型的大概情况,但很多时候大家所关注的这一些数据实际上并不能全部相信,因为不一定真实而且不一定能用得上!车业杂谈这就举例说明一下。

起售价往往诱人,营销上称之为招徕价格。

在买车的时候,经常能够看到各大购车网站或者经销商实体店打出“XXX万元起,XXX车型开回家”之类的广告语。往往将价格的字体写得很大很醒目,而这个“起”字却写得很小很落单。有过一定经验的消费者也知道,起售价车型一般也都是最低配的车型,实际上并没有多少消费者会去买,但价格却诱人;在被价格诱惑之后,不少消费者往往会去选择中高配车型,但中高配车型的价格可能就会高出好几万,甚至十几万元。

工信部油耗是个参考值,实际油耗视驾驶工况而定。

在买车之前很多人都关心车型的油耗,甚至会在网上仔细比较不同车型的油耗值作为选车的依据。但注意,网查的数据避不开“工信部油耗”。也因此,很多车主会有同样的感觉,那就是自己实际驾驶车辆的油耗相比当初网查的工信部油耗要高,甚至高很多。那么,难道说工信部油耗的数据没有参考意义吗?

工信部采用的是来自欧洲的NEDC测试循环。将车辆放在一个台架上(封闭环境),驱动轮架在滚轮上。然后给定一个阻力系数,让车辆在一个时间内,遵循一个速度变化范围行驶,行驶完之后的油耗就是测试的油耗。

一定程度上讲,工信部采用的NEDC测试循环能够模拟三、四线城市的车辆使用环境。但在一、二线拥堵复杂的城市路线下,这样的测试方法就不大贴近实际情况了。另外,不同司机的驾驶习惯也不大一样,会导致同样路况下出现不同的油耗值。总之,影响油耗的因素较多,并没有精确的油耗测试值供消费者选车之用,工信部油耗则是不错的参考。

续航里程值不等于实际能行驶里程。

续航里程同样也是一个参考值,是根据当前油箱油量计算出的剩余理想里程。如果结合天气、用车情况、开车习惯、路况各种综合情况来考虑的话,续航里程肯定与仪表盘上显示的里程有差异。为此,当油量不太充足的情况下,如果仅根据仪表提示去计算行程和加油的话,就可能存在油量不足却未找到加油站的风险;显然,让车辆时常保持一定充足的油量才是一个好习惯。

发动机最大扭矩不完全决定车辆的加速性能。

车主之间流传着一句话“功率决定极速,扭矩决定加速”。所以很多追求加速快感的消费者会很在意最大扭矩这个数据。但请一定要区分“发动机扭矩”和“轮上扭矩”是两回事。

发动机扭矩,可以理解为发动机的气缸产生的力,这个力推动气缸做功而向下运动,向下运动又经过连杆施加于曲轴上,并驱动曲轴旋转,而曲轴产生的力,这就我们所说的“扭矩”了。

轮上扭矩则是发动机输出的扭矩经过变速箱、传动系统,再传递到车轮而获得的“轮上扭矩”。也就是说——这个扭矩并不是发动机扭矩。其中最重要的原因是经过传动系统之后,扭矩会被放大。而在变速箱齿比、挡位等相同数据的情况下,发动机输出扭矩越大,轮上扭矩就越大。

也就是说,发动机扭矩不是决定车辆加速大小的唯一因素,它还要经过传动系统的放大效应,将发动机扭矩乘以传动比(传动比=变速箱传动比*终传比),才得到真正决定加速性能的轮上扭矩。

所以说,买车只看发动机最大扭矩也是不够的。

除了这些数据,其它很多相关参数还是能够直接说明问题的,例如车身尺寸、油品标号、安全气囊个数等。总之,对于买车时想要了解车辆信息的人来说,还是需要多做功课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