喝葡萄酒时最老土的八大行为,你中了没有?

这次过年回家和亲朋好友相聚,少不了推杯换盏、把酒话桑麻,遇上能说会道的,从忆往昔峥嵘岁月稠谈到你咋还不生二胎,遇到老实木讷的,话不多说都在酒里了。因此这酒是怎么也少不了的。到了咱这一辈,年纪渐长,逐渐掌控了饭桌上的话语权,不再爱像长辈那样爱拼白酒,喜欢讲究点雅兴的比如本格的一位表哥,就用黑皮诺替代了红高粱。表哥虽爱附庸风雅,但光是端酒杯的姿势就暴露了其老土的本质。今天本格就冒死一喷表哥喝葡萄酒时的老土行为,大家也看看自己中枪了没。

◆ 土味No.1:把葡萄酒都说成红酒

先不谈选酒品味和品酒姿势,表哥一张口就一阵土味袭来:随便拿来一瓶酒,甭管是啥颜色,通通叫红酒。

葡萄酒的分类方式繁多,有按产区分的,有按等级分的,最简单不过是按颜色分的。葡萄酒大多分三种颜色:白的,红的,桃红的(又称玫红)。


红酒,red wine,法语vin rouge。顾名思义红葡萄酒只是葡萄酒中的一个分类,并不能代表全部的葡萄酒。要是所有葡萄酒都称为红酒,你让贵腐酒和香槟的脸往哪儿搁?

◆ 土味No.2:产区只知道波尔多

表哥对葡萄酒感兴趣之后,逢酒局必提波尔多,高度赞扬全世界最好的葡萄酒就来自这个产区,偶尔提提阿尔萨斯啥的。

之前本格有在上一篇《教你认红酒标》里讲过一些产地的相关知识,感兴趣的小伙伴可以关注本格男士,回复“红酒标”查看。


波尔多产区的确出产非常多的好酒,几大列级庄如拉菲、木桐、拉图更是如雷贯耳。除了波尔多葡萄酒本身的品质以外,它在中国的营销更是功不可没。在中国葡萄酒市场还是一片空白的时候,波尔多产区早先一步占领中国市场,反复给中国人民洗脑,赚了个盆满钵满。一些小作坊伺机而动,趁着名气出产了一批质量差口感次的酒销往中国。所以看到波尔多酒还得擦亮眼睛,同时也别太局限,法国的勃艮第(Bourgogne),意大利的皮埃蒙特(Piemonte),美国的纳帕(Napa Valley)都是不错的选择。


▲ 电影《美人鱼》中的顶级葡萄酒罗曼尼康帝来自于勃艮第产区

◆ 土味No.3:逢人便说82年拉菲

提完波尔多,必提拉菲。拉菲的名气之大,不用我说。82年是个奇特的年份,空气炎热,阳光灿烂,葡萄的质量也极好,但它适饮期其实是90年代至00年代。

港片中的大佬都爱用这个时候的拉菲装逼,推波助澜使得82年拉菲一下子声名鹊起。有人统计中国有钱人喝过的82年拉菲比拉菲酒庄当年实际出产的酒还多。然而放到今天的82年拉菲已过适饮期,它的味道并不一定惊为天人。


所以82年的拉菲现在还存在吗?它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我的梦里,我的心里,我的歌声里,就是不存在我的酒柜里。

◆ 土味No.4:葡萄酒里加冰块/兑雪碧

葡萄酒兑雪碧,多么充满年代感的行为。十多年前就是一瓶雪碧让红酒成功走进普通中国人家庭,但咱在酒吧里喝假酒的那一套就别带到葡萄酒当中了。想喝甜的就去喝甜白,别让酿酒师辛辛苦苦给干红脱的糖又兑回来。想喝冰的,就在冰桶里冷却,别稀释了平衡的结构。

◆ 土味No.5:倒满杯

喝白酒时,有个“鞠躬酒”,就是把酒杯里的酒倒得满满的,端起来还有点费力,为了不让酒洒出来,得先低头嘬一口。但喝葡萄酒就别嘬这鞠躬酒了,倒葡萄酒时切忌倒太满,显得贪婪且粗鲁,碰杯时还容易洒出来,一般来说杯中红酒不能超过酒杯的1/3。

▲ 倒到这个位置就够啦

◆ 土味No.6:手托杯身

摇晃的红酒杯,嘴唇像染着鲜血,那不寻常的美,难赦免的罪……等等,麻烦晃酒杯时托着杯脚和杯底,不要让你的专属指纹在明亮的水晶杯上留下痕迹好吗?


◆ 土味No.7:闻木塞

表哥在开完葡萄酒后总爱闻一下瓶塞,并展示给大家说闻木塞是否有霉味能判断判断酒的好坏。但我想说,酒塞发不发霉,你看它有没有变绿不就知道了,又不是专业品酒师闻一下能看看酒质量和果香味如何,即使是专业品酒师,闻这一下其实作用并不大,关键还是要品。 所以,大家也就别东施效颦了。


◆ 土味No.8:感情深,一口闷

品味葡萄酒的乐趣就在于入口时、入口后的味觉变化,细细咂摸才能品出味儿来,你这咕咚一大口不异于猪八戒啃人参果——吃不出好赖。

以上就是八大喝葡萄酒的老土行为,相信有品位的本格粉丝都不会做出这些举动。即便有,从看到这篇文之后也就不要这么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