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间站万一出了事,宇航员可以跳伞逃生吗?

俄罗斯的和平号空间站曾发生过火灾,几名宇航员命悬一线,好在后来扑灭了大火度过了危机。国际空间站虽然没起火,但它的氧气循环装置因为发生故障,急剧升高的二氧化碳着实让几名宇航员憋得难受。

有人会想,空间站有没有紧急逃生装置?如果没有,可不可以给他们准备一套降落伞,危急时刻从太空跳伞逃生呢?

从太空跳伞是个近乎疯狂的主意,肯定有人也想过,但迄今为止,还没有任何一个空间站或宇宙飞船单独给航天员配备降落伞。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 跳伞运动一直在挑战极限

人类最早的跳伞尝试要追溯到1797年10月22号,当时一名叫安德烈·雅克·加纳林的热气球爱好者发明了降落伞,他成功地从980米空中的氢气球上开伞并平安降落到地面。

在加纳林之后,跳伞运动迅速风行起来,降落伞的设计也越来越轻便与科学。到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时,将伞兵投送到敌人后方已经成为普遍应用的作战手段了。

与伞兵追求快速落地不同,有些跳伞运动员追求的是起跳高度,他们努力挑战高空跳伞的极限,甚至梦想从太空出发回到地面。

世界上最高的跳伞记录是由硅谷的一名计算机科学家艾伦·尤斯塔斯于2014年10月24日创造的,他乘坐氦气球上升到41425米的高空一跃而下,4分半钟后打开降落伞安全降落到地面。这打破了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于2012年创造的39045米的高空跳伞记录。

关注这两次“世纪跳伞”的人也许都注意到了,无论是艾伦·尤斯塔斯还是菲利克斯·鲍姆加特纳,他们都穿着特制的加压服,这套装备很像宇航员的航天服。为什么要这样?

39000米~41000米的高空属于同温层的上限,接近平流层顶。这里的温度低至零下23℃,大气压力更是接近于0,在跳伞者下落的过程中还需要穿越近30千米温度低至零下55℃的同温层,这早已超出人类所能耐受的极限。如果不穿着兼具加压和保温功能的特制装具,跳伞者会在几秒钟内因失压而死亡。

与这两位跳伞者相比,国际空间站宇航员出舱穿着的舱外航天服要先进得多,它不仅兼具加压和热平衡功能,还需要为宇航员提供充足的氧气和饮水,毕竟宇航员出舱工作的时间比起跳伞要长得多。

宇航员的出舱航天服更先进,就意味着他们可以跳出空间站、穿越大气层,平安回到地面吗?要想搞清楚这一点,我们还是得先回归科学,谈一谈跳伞的物理。

  • 跳伞的物理学

为什么要跳伞,直接从飞机上跳下来不行吗?

你肯定说:“傻啊!从飞机上跳下来那叫自由落体,不摔成肉饼才怪!”

言之有理,一般人从二楼阳台上跳下来都可能摔断腿,三层往上那都是送命的事儿,更别说从飞机上起跳了。

重力面前人人平等,所有站在地球上的物体都受到相同的重力加速度,这是由万有引力决定的。但是在计算下降速度的时候先别忙着生搬硬套自由落体公式,因为在地球表面不存在什么自由落体,因为有空气。

有空气就有空气阻力,相同重量的羽毛与铁球,铁球永远比羽毛落地快并不是因为铁球更重受到的引力更大,而是相对于重力而言,羽毛受到空气阻力的影响更大。

空气是流体,在空气中运动的物体与空气之间存在摩擦力,同时由于流体的特性,它对运动的物体还存在着拖曳力,这个拖曳力的大小与物体动物速度、表面粗糙度、和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有关,同时这个力的方向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它遵循以下公式:

在这个公式中F表示空气阻力(拖曳力);ρ表示空气的密度;v表示物体运动速度;A是物体在运动方向上的投影面积;C是阻力系数,这是一个无量纲数,它取决于物体的形状、光滑度等等方面。

羽毛之所以下落得慢,最主要就是它的投影面积大,并且外表的形状也使得阻力系数比铁球大得多。

降落伞就是通过将投影面积放得很大,以此增加空气阻力。空气阻力增加就可以大幅度抵消重力,从而使跳伞者落地的速度达到人体可以承受的程度。

  • 从空间站跳伞怎么样?

空间站通常稳定在距离地面约400公里高度的太空中,这给许多人一个错觉,他们会认为空间站就是悬停在那里,只要轻轻一跳就可以回到地球了。

事实上,在距离地面400公里的高度,国际空间站受到的重力加速度是地面的90%。为了维持轨道高度,空间站需要以每秒7.66公里的速度围绕地球飞行,只需要92分钟它就能绕着地球转一圈。我们知道狙击步枪子弹出膛速度大约是1000米/秒,国际空间站的速度是子弹速度的7倍多!

如果一个宇航员想要从空间站上跳伞,他离开空间站后会垂直向下飞行吗?并不会。因为在他跳离时,空间站会给他一个向前的速度,因此宇航员依然会与空间站一起向前飞行。

鉴于400公里高的太空里依然有极稀薄的空气存在,受空气阻力的影响,离开了空间站的宇航员会逐渐减速,他的高度也会一点点降低,大约每个月下降2公里的样子。这不能忍受,我们知道宇航员携带的氧气有限,别说两个月,几个小时之内他就会窒息而死。所以我们需要利用火箭以加速回到地球。

  • 危险的返程

问题随之而来:没有任何一枚小型火箭可以让宇航员的前进速度从7.66千米/秒迅速降到零,以使他垂直下落;如果依靠火箭向下加速,就意味着我们将在进入大气层100公里高的卡门线时与空气剧烈摩擦,这会让宇航员迅速变成一团火球。

这显然是一个悲剧。穿着航天服的宇航员没办法保证自己不被焚毁,事实上,即便是宇航员乘坐飞船返回地球,每一次穿越热障也都充满着风险。2003年2月1日,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由于一块隔热瓦破损,在重返大气层的过程中机体过热焚毁并解体,七名宇航员遇难。

  • 不可能完成的任务

通过上面的分析,你或许已经明白了,尽管有勇敢者从41公里高处跳伞成功,但这与从空间站返回完全是两回事。

空间站以极高的速度围绕地球飞行,这使之得以保持400公里的轨道高度,正因为如此,当宇航员试图离开空间站时,他自然也拥有了7.66km/s的前进速度,这使他无法很快接近地面。

并且,如此高的初始速度会使宇航员在抵达卡门线时与大气层剧烈摩擦,他会很快燃烧并化为灰烬。

空间站是有逃生装置的,目前宇航员从空间站唯一正确的返回方式就是搭乘载人飞船,这种运输工具拥有强大的抗烧蚀能力,只要操作得当,安全回到地球问题应该不大。你完全不需要考虑跳伞,那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