辟谣!到底什么动物那么厉害逼得猞猁要装死?装死可就真死了!

上面是搜索"猞猁 装死"的检索结果

猞猁,通常指的是欧亚猞猁,中型猫科动物,雄性20-25千克,雌性15-20千克。可击杀100多千克的成年雄鹿,也会主动搜捕幼狼、赤狐等别的食肉动物,是天生的杀手。这样一种精致的中型猛兽,居然被造谣者描绘成遇到敌害就装死的怂货。

诚然,猞猁也是有天敌的,但它要是靠装死逃脱,那可就真死了。我们这篇文章解决三个问题:遇到捕食者装死有用吗?猞猁到底如何与捕食者周旋?猞猁是不是如造谣者所说是可怜的大猫?

遇到大型捕食者,装死有用吗?

我们经常看到狮虎豹追捕鹿、羚羊和斑马,后者都是没命逃,从未见过它们躺下装死的。如果装死真能活命,这些动物为什么放着有这么好的办法不用?

这些造谣者声称,这些大型捕食者只吃活物,装死就能令它们失去兴趣。这又是谣言。

有些动物如青蛙通常只吃活物,是因为它们的眼睛看不清静止的物体。而虎豹熊狼这些猛兽的眼睛可不是这样的,何况它们比视觉更灵敏的,还有嗅觉和听觉,能准确识别和发现食物,无论动的还是静的。

至于说捕食者不吃死食也是胡说八道,科学研究证明,所有捕食者都会吃腐尸。非洲草原的狮子和斑鬣狗经常拣腐尸吃,或者抢别的动物的猎物。印度猎虎的一种方法就是用牛尸作诱饵。熊掩埋猎物也是为了让兽尸尽快腐烂,它们认为这样更美味。

有人说从没见过豹、猎豹这些吃腐尸,其实那是因为轮不到它们吃。它们通常抢不过更大且成群的狮子和鬣狗。

总有人说野外遇到虎、熊装死就能逃过一劫,信这个的就真死了。猞猁不信,所以生存到现在。

那么,猞猁遇到大型捕食者到底是怎么做的呢?

狼:传说中的最大天敌竟是受害者!

狼,传说中是猞猁的主要天敌。这听起来很合理,狼的体型比猞猁大得多,又是群居,杀死猞猁尤其是年幼的猞猁应该很容易。

事实是,自上世纪60年代现代科考兴起以来,动物学家只发现过猞猁杀死狼,从未发现狼杀死猞猁。被猞猁杀死的狼主要是幼狼,也有一些是怀孕晚期的准狼妈。

狼的确成群生活,但欧洲和北亚的森林生境,令狼的这个优势发挥不出来。猞猁可以爬上树,狼只能干瞪眼。

到了冬天,成群结队的狼可以把猞猁逼上树,抢走猞猁的猎物。但通常,还是躲在暗处的猞猁牢牢掌握着主动权,走在明处的狼处处吃亏。

动物学家曾拍摄到猞猁妈妈遭遇独狼,为保护幼仔奋起攻击,把狼赶跑。曾拍摄到雄猞猁遭遇雄狼,没有爬上树躲避,更没有装死,而是直接面对面地打了一架,还把狼肚子击伤了。还曾拍摄到一只大个体雄猞猁试图攻入狼窝杀死幼狼,看家的狼妈自知不敌而弃崽逃走,导致一窝幼狼被一锅端。这些视频和图片资料,动物志早就分享给大家了。

猞猁大量杀死狼崽,在白俄罗斯已经导致狼的繁殖陷入停滞。看来,狼不但不是猞猁的天敌,反而是受害者。

狼獾:讨厌的清道夫

狼獾被长期神话为猞猁的天敌之一,实际上这种大型鼬科动物主要是一种食腐动物。狼獾一定很爱猞猁,在瑞典北部,猞猁猎物有近七成被狼獾啃过,狼獾从猞猁那里得到的肉是其自己捕获的17倍。当环境中猞猁比较多,狼獾种群才能欣欣向荣。可以说,作为捕食者的猞猁养活了作为清道夫的狼獾。

然而,狼獾通常是没有本事当面抢劫猞猁的,它们主要拣猞猁吃剩下的,或者趁猞猁不注意来偷食。这种偷食会对猞猁造成一定消极影响,因为这会迫使猞猁提前进行下一次狩猎。但这个影响很小,因为猞猁是技艺精湛的猎手,再捕猎一次简直小菜一碟。研究表明,猞猁对食物的利用本来就很浪费,通常只吃猎物最柔软的肉,近八成都丢给清道夫们了。

猞猁对狼獾一定很讨厌,但不是畏惧。研究表明,当狼獾与猞猁相遇,狼獾是更敏感的那个,有80%的情形狼獾先离开,只有10%是猞猁先离开,另10%是同时离开。动物学家观察到过多次猞猁打跑狼獾,有一次还拍到了视频,这个动物志之前已经分享给大家了。

熊:惹不起躲得起

棕熊以植物为主食,但偶尔也吃肉。它们是北方生态系统的顶级清道夫,是仅有的有能力直接将猞猁从食物边上赶跑的大型食腐动物。

在乌苏里江流域和北欧都曾观察到,棕熊跟着猞猁的脚印走企图获取猞猁的猎物。棕熊的体重超过猞猁十倍,猞猁自然不是对手,但它们只需要躲开就可以了,棕熊只是想蹭顿饭吃,也不会为难猞猁,就是想为难它们也追不上。

研究表明猞猁的猎物只有5%被棕熊光顾过,可见棕熊对猞猁的消极影响是微不足道的。

虎豹:有威胁但不大

虎、豹确实会对猞猁造成威胁。学者很早就发现东北虎粪便中有时会有猞猁残余物,但直到2014年才记录到首次虎杀死猞猁。老虎跟踪了猞猁200米,利用树和雪丘隐蔽,慢慢靠近,并在离猞猁20多米时一跃而起。猞猁试图逃走,但老虎在其逃上公路前抓住并杀死了它。假如猞猁早一点发现老虎,成功逃生的概率应该很大。

在伊朗曾有一只猞猁疑似被波斯豹杀死。鉴于虎、豹只在猞猁分布南限有重叠,且它们杀死猞猁的记录非常稀少,二者对猞猁造成不了多大影响。

综上所述,猞猁有不同策略应付各种敌害,对实力较弱的独狼和狼獾敢于上前迎战,而面对狼群、棕熊和虎豹这些,还是走为上计。凭借精湛的技艺、灵巧的身姿,猞猁通常能化险为夷。要装死,那可就真的死了。

猞猁活的其实相当滋润

本世纪初,白俄罗斯纳利博基森林仅有一两只猞猁,尽管森林中有大量的狼,猞猁种群还是在稳定增长,2010年增长到18只,2015年有40只,到2018年达到了80多只。

可见,只要没有人类迫害,尽管强敌环伺,猞猁在大自然中活的相当滋润,根本不是造谣者所说的"最可怜的大猫"。

猞猁最害怕的,还是人类为了获取它们美丽、柔软的毛皮而猎杀它们,以及大面积的毁林开荒,破坏猞猁的栖息地。研究表明,在猞猁和狼共存的地区,狼经常走出森林外活动,猞猁几乎从不离开森林,说明猞猁需要在森林中捕猎及与狼周旋,森林对猞猁来说是必需的。

关于动物的造谣是可耻的

现在各大自媒体平台和读者都对社会和生活领域的造谣深恶痛绝,但对动物科学领域的就不那么在意了。现阶段我国公众普遍缺乏对动物习性的了解,还有些读者认为关于动物的造谣没什么危害,看看图个乐呵。这些都给了一些无良自媒体作者可乘之机。

实际上,动物领域的造谣同样危害很大,这些谣言阻碍了人们正确认识动物。正是由于一些人在网上不负责任地妖魔化或萌化有些动物,导致一些人咒骂爬虫和鬣狗灭绝,另一些人萌生了饲养野生猫科的念头。这些对于动物保护和动物福利都是很不利的。

从这个角度说,动物科普与动物保护、动物福利一样,都是任重而道远啊。动物志希望各大平台能加大打击动物领域谣言的力度,希望广大读者能自觉抵制谣言,科学、理性地认识动物,更希望写动物的小编们能摸着自己的良心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