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西方的传统绘画艺术有没有高低之分?

苏美尔文明之后大约3000多年里,绘画艺术在全世界范围内演变的轨迹大致相同。古人渐渐学会了用画笔和刻刀描绘人体和外景,形成了绘画规则,这些规则经 过世代艺术家们的精炼与总结,定型为一套稳定的绘画技法,继而被后世艺术家奉行不逾,形成了固定的绘画传统。

由于绘画需要将三维空间的物体表现在二维的画面上,古代画法还没有能力和技法按照现实的风格付诸实施,只能退而求其次,不去真实表现视觉中的景物。 那时 候的人物绘画甚至会出现上半身是正面像,下半身是侧面像;或者是人物头像是侧面像,而眼睛却垂直于平面直视前方……古人尊崇这些传统,并尽其所能体现 传 统的绘画方式。原因很简单:“这样画最容易,我们能做到。”

直到古埃及新王朝(1550B.C-1070B.C)阿肯那顿(阿蒙霍特普IV)国王时期,绘画风格陡然一新。从其王后奈费尔提蒂像,可以看见一个微笑的,有血有肉的女人;阿肯那顿本人像也展示了一个小肚子微凸,眼神略带迷茫的活生生的人的形象。

保存下来的这个时期的绘画人物站姿随意,画家显然是想画出人物站立的真实情况,但阿肯顿死后,他提倡的艺术创新的风尚也随之夭折。

1000年后,希腊艺术家再次追求写实。不过他们的起点也很低。贡布里希评道:“艺术家第一次鼓起勇气,他们希望从正面画出脚的样子….这是艺术史上的一个重大时刻。”缩短透视法产生了。

刻有欧西米德斯名字的陶瓶艺术家甚至画出了五个脚趾头。希腊绘画已经明显带有现实主义风格。

除了透视缩短画技外,希腊画家还采用阴影光技法,再现人眼捕捉到的远处光线。当时的作品遗留下来的很少,但从文字记载中可以了解到,因为人物离画家距离远近不同,尺寸大小不一,柏拉图甚至都可以抱怨画像失真。

受到犍陀罗艺术的西方(古希腊)因素影响,中国石窟壁画结合东西方绘画特征,在写实方面技法则纯熟许多,人物也更加生动。

顾恺之的作品虽然在表现力上比敦煌壁画稍欠生动,但其绘画作品中现实主义元素明显,从其绘画风格成熟度来看,中国本土绘画中现实主义风格在此之前就有了很长时间的发展,可是由于不崇尚对人物裸体的描绘与赞美,我们也只能从人物侧面画法上领略一二。

中国绘画到了两宋时期到达顶峰,此时儒家理学也成熟发展。在儒、释、道、文学和世俗思想的共同作用下,中国画走上了自己独特的发展道路。

经过了漫长而缺乏创造性的中世纪直到15世纪前,画家已经能够表现景深效果。东西方绘画也明显沿着两条路线——东方向工笔细绘和写意渲染发展,西方则朝着透视技术前进,成就了各自迥异的绘画艺术表现形式。

而由于没有发明透视技术,中国画离现实主义也渐行渐远。

透 视方法虽然在古代已经有人做了一些尝试,但一直到文艺复兴时期,画家们才力求赋予他们的作品以视觉深度。经过不断地试错和探索,到15世纪艺术家 们才开 始从数学(几何)基础入手,希望能从中找出将三维物体展现在二维平面上却不失真的方法。为了使绘画具有真实感,那时候画家们已经普遍遵从“近大远 小”的 绘画原则,但问题是:给定的物体究竟要画多大呢?画家们最终明白:要解决这个问题必须依赖几何学。在欧洲,1325年乔托的绘画作品已经有了数学上 极高 的精确度。直线透视法更明确的确立是大致在1412—1413年,由画家布鲁雷契完成。虽然其绘画作品遗留很少,但从同时期的其他人的作品中我们可以 了 解到,那时的绘画写实风格已经渐趋成熟。

布鲁雷契(Fillippo Brunelleschi,1377-1446)是第一个认真从事透视几何研究的意大利画家,稍晚的阿尔贝蒂 (Leon Battista Alberti,1404-1472)于1435年写成了第一本透视学著作——《论绘画》 (Della Pittura)。在书中阿尔贝蒂直言不讳地指出,一个画家必须掌握几何学。

设想,画面物体被不同画家的目光穿过,画家眼睛所在的位置叫做“定点”(station point)实现汇聚点称为“视心”(心点)或“中心消失 点”,这样处理画面就能很好地把握“近大远小”的度量问题,为精确绘画提供了有力的工具和理论基 础。从15世纪至今,这种棋盘结构一直是画家们所使用的 “中心透视”系统的核心。继阿尔贝蒂之后,佛朗西斯卡在《绘画透视法》更加详细地讨论了各种形状的 物体,就是紧紧围绕着中心透视法的画法特点展开的。

另一位数学家、艺术家丢勒在意大利学习透视法多年后,于1525年完成了《论线、面、体的尺规测量》,丢勒开篇明义,“因为几何学是所有绘画的正确基础,我决定为所有渴望艺术的年青人教授几何的基本原理。”

史学家布尔斯廷说:“透视法把画家变成了哲学家(科学家的叫法出现的很晚,当时叫自然哲学家),作为肉眼可见的宇宙秩序的诠释人。”

现代人记住丢勒的名字是因为他的一副极具精确性(现实主义风格)的画作《青草地》;这幅作品反映了那个时代的一种新精神,“用人的眼睛如实的观察世界,并用画笔忠实的把看到的反映出来”。

科学性的精确描绘,一反依靠夸张、歪曲、矫饰、主观来反映主题的古代画风,令人为之振奋,精神状态也焕然一新——用人的眼睛去看现实世界,而不必去 依赖 于神谕,也不靠启灵于冥想。——“这世界从来没有救世主,也没有神仙和天堂。”欧洲人在文艺复兴时期用现实主义画风重塑了人文精神。现实主义绘画为人 类 绘画艺术篇章翻开了崭新的一页,贡献了大量优秀的作品。

对于透视法所产生的问题从数学上直接给予解答的第一人是法国数学家德沙格。在研究圆锥曲线的一些定理时,他着手研究了投影法,并于1636年发表了 一篇 关于透视法的论文。正是由于绘画,制图的刺激而导致富有文艺复兴特色的学科——透视学的兴起与成熟,并进而催生了射影几何学。

照相技术发明之后,现实主义画派不可避免地衰落了,继而产生了以莫奈等为代表的抽象主义绘画。莫奈一反写实风格,强调色块和构图,这一点虽然与中国 画有 几分类似,但其起点思想的不同使得抽象主义绘画的表现力远远高于中国画水平;从他的作品中也可以看出,直线透视技术仍然是他作品中不可缺少的主要元素。

由于受文艺复兴时期的现实主义和人文主义下风格艺术的影响,理性在欧洲人的心里烙刻下了深深的印记,这与哥白尼的《天体运动论》与维萨留斯的《人体结构》 一同对欧洲人心灵的重塑起到了决定性作用,成为吹响文艺复兴神曲的三号角,为之后解析几何的发明铲除了障碍。

作者:七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