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主阶级的叛徒,创建苏维埃的农民运动大王彭湃,诞辰123周年

【1896年10月22日】地主阶级的大叛徒,创建苏维埃的农民运动大王彭湃,诞辰123周年

1896年10月22日,彭湃出生于广东省海丰县的一个地主家庭。彭家是海丰首屈一指的富豪,拥有店铺四十多间。母亲出身贫寒,嫁到彭家为妾。彭湃受母亲的影响,自小同情穷人,仰慕历史上的民族英雄。

1917年(21岁),彭湃中学毕业后,前往日本东京留学,考入早稻田大学政治经济科。彭湃深受马克思主义学说的启发,成为一名社会主义的革命者。

1921年(25岁),彭湃回国后加入了社会主义青年团,也加入了中国共产党。当时陈炯明主政广东,任命彭湃出任海丰县教育局局长。第二年,因组织学生游行庆祝“五一劳动节”,彭湃被撤职。

此后,彭湃把注意力转到工农方面来。彭湃意识到,他们虽以“工农群众的喉舌”自居,可是“背后绝无半个工农”。他认为要唤醒工农,就必须到工人、农民中去。

1922年,他发表《谁应当出来提倡社会主义》、《告农民的话》,决心到农村去。彭湃光着脚板,带着旱烟筒,和农民交朋友,渐渐树立了威信。

7月29日,彭湃和5位农民,成立初期的农民协会,称为“六人农会”。它树起革命旗帜,大量受剥削的贫苦农民踊跃入会。

彭湃不顾家族的反对,当众烧毁自家祖传田契,将自己的农田分给农民无偿耕作,自己过着俭朴的农民生活。

1923年1月1日,海丰县总农会成立,彭湃任会长。当时,会员达2万户,农会人口有10万人,约占全县人口的四分之一。海丰农会发展迅速,扩大至惠州及广东全省,5月广东省农会成立,彭湃任农会执行长。

农会发展迅猛,令陈炯明非常恐惧。1924年,陈炯明下令解散农会,禁止其活动,彭湃到广州投奔已经与陈炯明反目的孙中山。

随后,孙中山召开国民党一大,第一次国共合作。彭湃以个人身份加入国民党,被任命为国民党中央执委农民部秘书。

彭湃认为:“中国革命若不得占全国人口80%的农民参加,则革命断不能成功。”在他的提议下,国民党开办广州农民运动讲习所,彭湃任农讲所主任。

彭湃在创办主持农讲所期间,完成了《海丰农民运动报告》。这本书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一部农民运动著作,对后来毛泽东写《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产生了重要的影响。毛泽东称赞他为“农民运动大王”!

1927年,蒋介石、汪精卫先后叛变革命。已是中央委员的彭湃,进入前敌委员会,参与领导南昌起义。起义失败后,在他的影响下,起义军南下,前往群众基础好的广东。

10月,在彭湃的领导下,发动海陆丰暴动,占领海丰、陆丰两县。11月21日,成立海陆丰工农兵苏维埃政府,这是中国最早的苏维埃地方政权。

彭湃在海陆丰地区有着非常高的威望,是实际上最高决策者。他制定了《没收土地案》,这是中国共产党最早的土地法。40万人口的海陆丰地区陷入“白色恐怖”之中,地主和农民互相滥杀,约有5万人逃到广州、香港避难。

(海丰红场,第一个苏维埃政府的旧址)

1928年2月,苏维埃政权被国民党击败,彭湃率领残部撤至广东省东部的大南山地区。年底,彭湃奉命赴上海,出任任中共中央农委书记兼江苏省军委书记。

1929年8月24日,由于军委秘书白鑫的出卖,彭湃在上海公共租界开会时被捕。8月30日,彭湃被蒋介石秘密处死,年仅33岁。

11月11日夜,在周恩来的指挥下,陈赓、顾顺章等人组织的“红队”,击毙了叛徒白鑫,报仇雪恨。

受彭湃的影响,家里大部分成员都加入了革命。他的哥哥、弟弟、长侄、原配妻子和再婚妻子都为革命而牺牲,被追认为革命烈士。

(万象历史·人物传记写作营的第522篇作品,营员“子湫”的第5篇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