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宪宗削藩为何能大获成功?一位关键盟友加入让局势逆转

在唐朝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中,能得到后世公认的杰出帝王只有三位。第一位是开启了“贞观之治”的唐太宗李世民,第二位是打造了“开元盛世”的唐玄宗李隆基,第三位是实现了“元和中兴”的唐宪宗李纯。跟太宗、玄宗相比,唐宪宗在历史上的名气显然要小很多,不过他为大唐王朝作出的贡献却影响深远且巨大,其中最值得称道的就是他执政期间在削藩问题上取得了巨大成功。

自从“安史之乱”爆发后,藩镇割据问题就成了后来所有唐朝皇帝挥之不去的梦魇。唐宪宗的祖父唐德宗曾试图一举荡平藩镇,结果却险些造成亡国惨剧。因此削藩问题对唐朝皇帝来说是个既想干又不敢干的事情。

唐宪宗登基后一心想要恢复对那些不受朝廷约束藩镇的控制,但他没有将藩镇作为纯粹的军事问题来看待。他认识到要完成削藩大业,首先就要加强朝廷的权力,并对各种弊政进行改革。不过就在唐宪宗打算一展宏图大业的时候,他却先后遇到了剑南西川和浙西两个藩镇的挑战。由于这两个藩镇都处于比较孤立的位置,不容易得到其他藩镇响应,因此唐宪宗选择了用武力来解决问题,并大获成功。

在处理剑南西川和浙西两藩镇时取得的成功对刚称帝不久的唐宪宗来说非常宝贵,既大大提升了朝廷的威望,也增加了唐宪宗个人的信心。于是他开始把新的削藩目标定在藩镇问题最突出的河北(包括今河北、河南、山西、北京、天津等地区)。

当时成德节度使王士真病死,按照不成文的规矩,他的儿子王承宗将接任节度使一职。然而唐宪宗决定趁此机会在这一区域重建皇权,因此拒绝批准王承宗接任。结果在朝廷和成德镇谈判破裂后,双方开始兵戎相见。朝廷派出了神策军主力前往成德镇,同时还命令其他藩镇也出兵参与对成德实施军事打击。按理说双方实力不在一个量级,成德镇应该被迅速摧毁。可是朝廷派出的各路人马出现了严重的协调问题,绝大部分都是出工不出力,谁也不愿意先动用自己的军队,结果攻守双方进入了长期对峙状态。

在耗费了朝廷大量财力后,唐宪宗看出想借此机会收复成德无望,于是只好取消了军事行动,并正式承认王承宗为成德节度使。大唐王朝试图在河北重新树立权威的行动再次宣告失败。

812年,“河朔三镇”(幽州、成德、魏博)之一的魏博节度使田季安去世,留下的继任者是一个儿童。结果魏博内部很快就发生了哗变,将士们拥戴田季安的叔叔田弘正为新任节度使。田弘正非常清楚自己当前所处的位置非常凶险,因此他必须要尽快得到朝廷的正式任命,于是田弘正主动向朝廷寻求帮助。

经过一番谈判,田弘正答应听命于朝廷,而唐宪宗则正式承认田弘正为新任魏博节度使。按以往的情况来说,节度使对朝廷的承诺往往都是一纸空文,事后基本反悔,朝廷也拿那些强悍的节度使毫无办法。然而令人想不到的是,田弘正却是真心实意地跟着朝廷走。后来朝廷的各种征战行动,魏博都是率先派出军队支持。而朝廷也没有亏待自己的支持者,魏博和田弘正个人都得到了朝廷的大量赏赐。值得一提的是,此时朝廷和魏博的关系名义上是中央和地方,但更确切地说应该属于盟友关系,因为魏博在军事、财政方面并不受朝廷的任何节制。

田弘正倒向朝廷这边让原本铁板一块的河北藩镇形势发生了很大变化,河北诸镇忌惮朝廷的这位新盟友,因此而不敢轻举妄动。814年,淮西节度使吴少阳去世,其子吴元济自掌兵权,以强硬态度对抗朝廷。815年正月,唐宪宗下令征讨淮西,一场为期三年的淮西之役就这样爆发了。

淮西之役进行的这三年时间是唐宪宗执政中最艰难的时期,除了淮西镇负隅顽抗,久攻不破之外,北方强大的成德和平卢两个藩镇都暗中给予淮西支持。幸亏有田弘正的魏博镇帮朝廷顶住了北部的军事威胁,使得朝廷可以将主要精力投入到淮西战场。

817年,淮西之役以朝廷胜利告终。之后在朝廷和魏博镇的军事压迫下,成德节度使王承宗同意将自己的藩镇纳入唐朝的行政结构之中,在一定程度上受朝廷控制。最后一个决定用强硬态度对抗朝廷的平卢节度使李师道在兵败后被自己的部将所杀。

到了819年,朝廷已控制了帝国的大部分地区,只有“河朔三镇”还保留了相对独立的地位。自“安史之乱”后,朝廷的威望在此时达到了最高点。然而就在唐宪宗功业初成的时候,他却不幸死于一场宫廷阴谋,“元和中兴”就此划上了句号。

参考文献:《旧唐书》、《新唐书》、《资治通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