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诗词里的中秋是怎样的?

中秋节,是我国影响最为深远的传统节日之一,寄托着国人期盼团圆的愿望,承载着思乡之情。中秋节的别称很多。节期在八月十五,正是八月的二分之一,因此称八月节、八月半、八月会;中秋节的习俗均围绕“月”进行的,因此又俗称月节、追月节、玩月节、拜月节;又传说唐明皇于这天夜游月宫,因此又称月夕;加上此夜为满月,寓意团圆,回娘家的媳妇于这天务必返夫家,图个圆满、吉庆之意,故又称女儿节、团圆节。

关于这方面的民俗,古代诗人词人们为我们写下了一篇篇优美的诗词。李白“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杜甫“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王安石“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均堪称千古绝唱。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情人怨遥夜,竟夕起相思。灭烛怜光满,披衣觉露滋。不堪盈手赠,还寝梦佳期。”这是张九龄的《望月怀远》。他为唐玄宗开元年间最后一位名相、贤相。开元二十四年(736年),被李林甫数次诽谤排挤后,张九龄最终被罢相,贬至荆州任长史。

首联“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海面上升起一轮明月,(你我)天涯海角共享此时。这里为什么用“生”而不用“升”呢?如“海上升明月”也很贴切生动啊。不过,“生”字自有它的妙处:明月慢慢地从茫茫大海上升起来,远远望去,月小海大,犹如广阔无垠的大海里孕育了明月,缓缓地将其生出,构思巧妙,赋予了大海、明月生命,可谓神妙无方。三四两句以“怨”字为中心,“情人”与“相思”对应,“遥夜”与“竟夕”对应,上承首联,一气呵成。写出了远隔天涯的一对情人,因为对月相思而久不能寐,只觉得长夜漫漫而生“怨”。竟夕相思不能入睡,开始披衣走到天井,看着那么皎洁的明月,更难以入睡。夜深更凉,露水沾湿身上衣。这首诗情感细腻,由望月引出相思,自然流转,情意缠绵,写出了天下所有异乡之人于中秋之夜的共同情感。

“天将今夜月,一遍洗寰瀛。暑退九霄净,秋澄万景清。星辰让光彩,风露发晶英。能变人间世,攸然是玉京。”刘禹锡的《八月十五夜玩月》,诗题中的“玩月”犹言赏月。作于他任苏州刺史期间,描绘了自己在中秋节晚上赏月之景。全诗虽然是吟咏中秋月色,却终篇不见“中秋”二字,但是中秋明月的清光依然让人可见,不失一篇吟咏中秋月色之佳作。

起句总写月光之清:今晚的月光十分清澈,将整个天下洗刷了一遍。一个“洗”字,突出明月的清、亮,洗刷后的天地也变得非常净爽。颔联点出凉秋将至,天宇清净,一派开阔之境。颈联中的“让”字,点出明月的光亮非星辰可比,使星辰甘心相让。尾联由天上联想人间,对比之中发出感慨。人间红尘周而复始,但是天上玉京依然闲适从容。这里的“玉京”代指明月。该诗描述作者月夜漫游太空、神往月宫之旅,同时又不忘人间百姓疾苦,幻境与现实巧妙结合,让人感到无比亲切。

“目穷淮海满如银,万道虹光育蚌珍。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这是北宋米芾的《中秋登楼望月》。米芾,字元章,号襄阳漫士等,定居润州(江苏镇江),曾任无为知军。因他个性怪异,举止颠狂,遇石称“兄”,膜拜不已,因而人称“米颠”。《宋史·文苑传》说:“芾(书法)特妙于翰墨,沈著飞,得王献之笔意。”

不过其诗歌也写得不错,不信,就让我们来看这首《中秋登楼望月》。首句“目穷淮海满如银”,诗人登上高楼,放眼辽阔无边的淮海海水就好似银子般泛着白光。“万道虹光育蚌珍”即月圆之夜,月光犹如万道霞光,让蚌壳孕育数不清的美丽珍珠。这句引用了一个民间传说,据说珍珠的育成与月的盈亏有关,月圆之时蚌则孕珠。“天上若无修月户,桂枝撑损向西轮。”这里也引用了一个民间传说,据说月由七宝合成,人间经常有八万二千户给它修治。这首诗借传说咏月,为中秋之月加入了神话色彩,使之更为迷人。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不用说,这是苏东坡《水调歌头》里的句子,该词是咏中秋的名篇。本词作于宋神宗熙宁九年( 1076年),即丙辰年的中秋节。全篇咏月,却处处又写人事,自然与社会巧妙契合。词中还融入道家思想,作者用之“丈量”世界:观古今之变,感宇宙往复,厌恶险恶的官场,揭示人生理念,实为为己排遣。因“月有阴晴圆缺”,联想“人有悲欢离合”,怪它“何事长向别时圆”,反映出游子发自肺腑的一问,殷切祈盼“但愿人长久,千里共蝉娟”。

全词细致入微地刻画了作者复杂、矛盾、真实的内心世界,耐人寻味。表达出苏轼中秋饮酒赏月之乐,以及旷观襟怀掩饰下的伤感,渗进浓厚的哲学气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