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说伏尔泰是“法兰西思想之王”?

伏尔泰:法兰西思想之王

△伏尔泰

今年是伏尔泰逝世240周年。伏尔泰是18 世纪法国资本主义启蒙运动公认的领袖和导师, 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 诗人”。终其一生,他都在与腐朽没落的封建 势力和意欲控制一切的教会力量进行着不屈的 斗争,幽默和讽刺是他无形的匕首、投枪,自 由与平等是他不懈的追求。虽然多次被逐出祖 国四处游荡,但岁月最终给予了他应有的公平 和荣耀,他的思想之光照亮了十八世纪的整个 欧洲。正如雨果指出的那样,伏尔泰的名字代 表的不是一个人,而是整整一个时代。

狱中创作传世经典

1694年11月,伏尔泰出生于巴黎一个富 裕的中产阶级家庭。刚出生时,他的生命体征 很微弱,在助产士重重拍打几下后,他才勉强 睁开了眼睛。因为此前有两个孩子天折,所以 不论是医生还是父母,都认为他活不了多久, 洗礼推迟了8个月才举行。

伏尔泰本名弗朗索瓦·马利·阿鲁埃,父 亲是夏德莱地区法院的公证员,后任审计院司 务,母亲则来自贵族家庭。少时,伏尔泰就在 贵族学校读书,享受着优质的教育。高中毕业 后,父亲把他送到一所法科学校,希望将来好 继承自己的衣钵。但伏尔泰对法律却毫无兴趣, 认为在那个黑暗的年代,法律并不能给人们公 平与正义,反而对文学、诗歌展现出浓厚的兴 趣。于是他经常逃课,写一些讽刺诗来针贬时 政,嘲讽社会的黑暗。读书期间,他还展现出 过人的语言天赋,学会了拉丁文和希腊文,后 来更通晓意大利语、西班牙语和英语。

1713年,伏尔泰从法科学校毕业,在父亲 的牵线搭桥下来到海牙,担任法国驻荷兰大使 馆的秘书。这一期间,他爱上了避居荷兰的法 国女作家迪努瓦耶夫人的女儿。女作家认为他 不可能有出息,向法国大使严肃控告了他,大 使将他遣回法国。父亲一面为他的不争气而哀 叹,一面又利用自己的关系网,推荐他去当了 一名见习律师。然而,他却对这个工作毫无兴 趣,依旧热衷于文学创作,特别是讽刺朝政。 1715年,法国国王路易十四去世,路易十五即 位时年仅5岁,由奥尔良公爵担任摄政王。在 政敌的资助下,伏尔泰写了一些攻击摄政王生 活腐化、卖官弩爵的打油诗,结果被驱逐出巴 黎,流放到小城苏利。

△18世纪,狄德罗、孟德斯鸠、布丰和拉摩等知识界名人齐聚沙龙,欣赏伏尔泰创作的悲剧《中国孤儿》。

在父亲多方斡旋之下,伏尔泰结束流放回 到巴黎。然而,1717年春,巴黎街头流传着几 首攻击法国王室淫乱生活的诗作,有人举报伏 尔泰就是作者。当年5月,摄政王一纸令下, 伏尔泰被投入巴士底狱,这让他充分感受到了 封建统治的黑暗与蛮横。好在狱中还可以读书, 他把创作灵感记录在书本的空白处,构思起对 著名悲剧《俄狄浦斯王》的大胆改编。

1718年4月,伏尔泰获得释放,按照规定 他必须得放逐外地,半年后才得以回到巴黎。 11月18日,他改编的《俄狄浦斯王》在法兰 西剧院上演并大获成功,连演45场,场场座无 虚席。正是这次演出,他首次以法国南部的城 堡“伏尔泰”作为自己的笔名。在伏尔泰为逃 避打击而先后使用的100多个笔名中,这个笔 名就此成了他的传世之名。那一年,画家拉吉 莱勒为他画了一幅画,画中的伏尔泰侧过身来, 手里拿着自己的作品,脸色红润,目光清澈, 笑意盈盈,定格的是名流诗人的形象。

此后几年,伏尔泰完全沉浸于文学创作。 他把在坐牢期间就酝酿的史诗《亨利亚特》做 了进一步的修改完善,以此向波旁王朝缔造者 亨利四世致敬。但因为这部作品牵涉到王室秘 闻以及宗教管制,难以在法国出版,只能先在 荷兰出版,并很快流传至英国。直到1725年, 剧作《亨利亚特》才被允许在法国公开上演。 玛丽王后亲自到剧院观看了这部戏,被精彩的 剧情深深吸引,向路易十五国王隆重作了推荐。 于是,伏尔泰成了王宫的座上宾。伏尔泰还发 挥着过人的经商头脑,投资股票获利颇丰,加 上王室给予的赏金,日子过得很富足。

一时间,伏尔泰志得意满、恃才自傲,为 人处世十分高调,这引起了贵族阶层的厌恶, 为接下来的厄运埋下了伏笔。1725年底,伏尔 泰与女友勒库弗勒在歌剧院的包厢里,遇到了 贵族洛昂骑士,恰巧洛昂骑士也在追求勒库弗 勒,于是用极为傲慢的语气,问伏尔泰的名字 到底是啥,意在嘲笑他出生低贱。伏尔泰毫不 客气地回敬道:“我没有显赫的姓氏,但我使 我的姓氏显赫起来。”两人不欢而散。

翌年2月,伏尔泰在出席一个名流的宴会 时,门房前来通报,说门口有人求见,不明就 里的伏尔泰走了出来,结果被几个埋伏在门边、 手持棍棒的壮汉狠狠打了一顿,洛昂骑士则躲 在一旁指挥。头破血流的他回到名流家里,请 求对方采取法律手段帮助自己,但这位名流惧 怕洛昂骑士的强大身世,拒绝了他的要求。

遭到羞辱的伏尔泰,决定用贵族间最古老 的手段——决斗来解决这场恩怨。为此,这位 身材瘦弱的诗人还苦练了很长时间的剑术。但 洛昂骑士却害怕了,向警察报了案。当时的法 国,早已颁布法律禁止决斗,为的是减少伤亡。 违法鼓动决斗的伏尔泰被抓了起来,于1726 年3月又一次被关进了巴士底狱。在狱中,伏 尔泰很快冷静了下来,向当局承认了自己的鲁 莽,并以离开法国作为条件,获得了释放。

惊世骇俗的爱情

1726年5月,伏尔泰来到了英国。他对英 国的政治十分感兴趣,认真研究了君主立宪制, 认为这种体制比法国的君主专制更为优越。他 还发挥交朋友的特长,遍访英国学界大家,与 他们进行学术上的交流。他还参加了牛顿的葬 礼,为牛顿能够葬在皇家宗教圣地威斯敏斯特 大教堂而感到欣慰,认为这是英国君主尊重知 识的体现。

3年后,伏尔泰获准回到巴黎。其后几年, 他集中精力进行创作,写出了历史著作《查理 十二世史》,创作的爱情剧《扎伊尔》公演后 十分成功,并在宫廷进行演出。复出不久,伏 尔泰又成了名流们争相结交的对象,每天忙着 在各种聚会周旋。

1734年,他出版了《哲学通信》,以书信 的形式,娓娓道来地向法国人系统介绍了其在 英国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想,大力宣扬英国资 产阶级革命成就,抨击法国的君主专制。这是 伏尔泰的第一部哲学和政治学的专著。然而, 法国统治者很快把这本书列为禁书,巴黎最高 法院下令通缉伏尔泰。

听到风声的伏尔泰赶紧逃离了巴黎,躲进 了夏特莱侯爵夫人艾米莉位于洛林公园的城堡 西雷宫。夏特莱侯爵是一名军官,常年在外打 仗,夫妻俩聚少离多,互不干涉私生活,仅剩 下一个夫妻名分。在当时的法国,人们对军官 夫人“红杏出墙”早已习以为常,甚至有贵族 专好为她们的露水姻缘牵线搭桥。伏尔泰和艾 米莉结识于上流社会的宴会,虽然她长得不算 美艳,却是牛顿的忠实拥趸,爱好物理和数学, 因而在一帮只懂高谈阔论、横攀竖比的贵族太 太中显得格外另类,也深深地吸引了伏尔泰。 两人很快如胶似漆。

△1778年,伏尔泰返回巴黎,受到群众的欢迎。△伏尔泰在瑞士日内瓦费内的家。

远离政治中心的喧嚣,伏尔泰和艾米莉过 了大约10年的隐居生活。伏尔泰静心写作, 著作颇丰,如哲学和科学著作《形而上学论》, 戏剧《凯撒之死》《穆罕默德》,哲理小说《查 第格》等。这一阶段开始写的世界史著作《风 俗论》,其实是伏尔泰写给情人的,向她介绍 各个国家的风土人情,让她对世界有个全面了 解,虽然文章结构比较散漫,但比较通俗易懂。

为了创作戏剧,伏尔泰干脆在城堡内搭起 了一个小舞台,把仆人培训为演员,教他们排 演自己的新剧。而艾米莉则是架起了实验室, 频繁开展科学研究,还发表了《论火的性质与 传播》等论文。他俩一起合作,将牛顿的经典 著作《自然哲学的数学原理》翻译成法文,为 法国的科学家提供学习教材。

但伏尔泰不甘心就这么沉寂下去,蛰伏是 为了更响亮的发声。1743年,他当选为英国皇 家学会会员。后来,在好友的运作下,他得以 进入法国宫廷,成为王室御用文人,并于1746 年当选为法兰西学院院士。然而个性是无法改 变的,他很快就因为太过展露锋芒而得罪了太 多人,被迫离开了王室。

雪上加霜的是,伏尔泰与艾米莉的感情发 生了危机。原来,艾米莉结识了新情人,并以 44岁的高龄当了孕妇。虽然伏尔泰痛苦万分, 但还是同她的新情人一起,把她送回西雷宫予 以照料。1749年9月,艾米莉生下了一个十分 虚弱的女婴,几天后就天折了。她因为高龄生 产、难产,加上丧女之痛,不久后撒手人寰。 伏尔泰悲痛万分,抓着她的手,哀叹道:“她 不是我的情人,她是我的灵魂。”伏尔泰终身 未娶,先后发生过感情纠葛的几个女子,都是 别人的太太。

与旧世界彻底决裂

回到巴黎后的伏尔泰消沉了好久。普鲁士 国王排特烈二世十分欣赏他的才华,在其再三 邀请下,伏尔泰于1750年7月前往柏林,得 到了一个薪水极高的宫廷虚职。国王给予了他 最高礼遇,王宫里的仆人、马车、厨师都供他 随意使唤,国王珍藏的书籍他也可以随便借阅。 在优越的环境中,他完成了历史著作《路易 十四年代》,试图对这位前法国国王的一生功 过作出全面评价。

然而,排特烈二世只不过是想用一些文学 名人来装点门面,并不能忍受伏尔泰的脾气和 高调做派。加之伏尔泰违反规定买卖战争公债, 以及与柏林科学院院长莫佩尔蒂发生争执,使 得排特烈二世对伏尔泰的态度急转直下,直至 彻底决裂。当伏尔泰离开柏林后,腓特烈二世 害怕自己的私密会外泄,派人将其拦下、囚禁 起来,直到把伏尔泰的行李和此前居住房屋中 可能涉及国王的物品尽数收缴,才恢复了他的 自由。

经过法国、普鲁士两个王国君主的连番打 击,伏尔泰对封建君主专制彻底失望。他原本 想回到法国,但因为自己的《风俗论》被出版 商盗印,里面的一些激烈言论惹怒了法国当局, 国王路易十五不允许他入境,一旦贸然入境就 很可能被囚禁。几经辗转,1755年初,伏尔泰 在瑞士日内瓦购买了一块城堡,装修后命名为 “喜庐”。但他依然怀念着故乡法国,托人秘 密在法国靠近瑞士的郊区买了块地,又建了一 套房屋,作为藏身之所。

在长达20多年的时间内,伏尔泰就在法国 和瑞士之间来回奔波,以此躲避当局的打击。 他系统整理了自己的著作,并创作新的作品, 在思想的高地越攀越高。他曾得意地说:“我 左脚踏在于拉峰上,右脚踏在阿尔卑斯山巅, 阵地的前面是日内瓦湖。一座美丽的宫堡在法 国边境,一所隐居的精舍在日内瓦,一个舒适 的住宅在洛桑,从这一处到那一处,我终可幸 免君王及其军队的搜索了吧!”

1750-1753年,腓特烈二世和伏尔泰。

虽然身在郊区,他依旧关心社会动态,频 繁与当时的精英知识分子联络,以极大的热情 投入到启蒙运动之中。他支持百科全书派,并 为哲学卷撰写大量条目,后来汇编成《哲学辞 典》。他的代表作《老实人》以犀利的笔端讽 刺现实,把宗教滥权、政治腐化、法律不公等 丑恶现象揭露得淋漓尽致,引发了当时法国人 民的普遍共鸣。他还把自己对政治、文化、社 会事件的意见写成信件,雪片一样飞往法国乃 至欧洲多地,人们一度把他居住的城堡视为“欧 洲思想文化的中心”。

热情讴歌遥远东方

伏尔泰生活的时期,正是中国的康乾盛世。 他对这个遥远而古老的东方国度充满了向往和 崇拜,阅读了大量传教士关于中国的游历,对 乾隆等中国皇帝赞赏有加。一次,在给瑞典国 王的信中,他提到自己给乾隆写了好多封信, 遗憾的是都没有收到回信。乾隆是著名的“诗 歌生产家”,部分作品经翻译后流入欧洲。伏 尔泰在阅读《盛京赋》后十分激动,认为一位 统治庞大帝国的皇帝居然还能写诗,他一定是 好皇帝。伏尔泰认为“中国是世界上开化最早 的国家”,以此作为对法国君主制度进行批判 和改革的样板。

他对中国的儒家思想格外推崇,研读了《论 语》《孟子》《易经》等典籍,对儒家的伦理 学进行了深入分析。伏尔泰最崇拜的中国思想 家是孔子,自称“孔门弟子”。在他的几处住 所中,都专门开辟了“孔子之室”,挂上了孔 子的画像,经常虔诚地进行祭拜。在和别人的 通信中,他也多次使用“我以孔子的名字拥抱 你”“以孔子的名字,再一次向你告别”等句 子作为结尾。在那个人们多用“以上帝的名字” 结束信件的年代,这种说法显得十分特别。在 他的带动下,当时有不少欧洲名流和文人当了 孔子的追随者。

《赵氏孤儿》是元代杂剧,被西方传教士 带回了欧洲,但唱词被全部去掉,只剩下故事 的基本框架。伏尔泰第一次读到这个故事后就 十分喜欢,认为与他创作的悲剧有很多相通之 处。他从法国观众能够接受的角度出发,对原 作进行了大胆改编,创作出法文版的《中国孤 儿》,只是故事的时空背景由春秋时期,改为 成吉思汗攻占燕京、一统天下的时期。1755年 8月,这部悲剧在巴黎上演,取得了很大的成功。

载誉归来凄惨逝去

落叶终要归根。在外漂泊几十年的伏尔泰, 在接近油尽灯枯的时候,重新回到了巴黎。 1778年2月,巴黎街头一片欢腾,人们排着长 长的队伍,迎接着这位八旬老人的归来,名媛 淑女虔诚地亲吻他的手,甚至有人把他衣服上 的皮毛拔了下来,作为礼物珍藏。此时的他, 身体更加瘦削,连走路都很困难,但因为兴奋 的缘故,精神状态还不错。

安顿下来后,伏尔泰立即投入到紧张的工 作之中,完成了人生最后一部悲剧《伊雷娜》 的创作。虽然与巅峰时期的创作水平难以相提 并论,人们还是抱着极大的热情涌入剧院,表 达着对他的热爱和支持。他被簇拥着走进剧场, 人们把一个伏尔泰半身大理石像搬上了舞台, 向他致以崇高敬意。

然而,紧张繁重的创作也耗光了他的精力, 很快伏尔泰就病倒了,不停地吐血。为了撑起 精神,他甚至连续喝18杯咖啡,结果导致严 重失眠,健康状况迅速恶化。他的侄女是其遗 产继承人,但她残忍地将老人关在院子后面的 一个小房间里,拒绝外界的探望和援助。近 20天里,伏尔泰洗澡都只能用冷水,吃的东 西也很差。

1778年5月30日上午,一名医生过来按 摩了伏尔泰的太阳穴,让他稍微有了些精神。 弥留之际,他忽然睁开眼睛,惨叫一声“让我 死了吧!”很快,就真的去世了。6月2日, 他的遗体入葬仪式在塞里埃举行。他死后11年, 法国大革命爆发,曾经关押过他的巴士底狱被 攻占。1791年,人们将伏尔泰的遗骸重新运回 巴黎,郑重安葬在先贤祠。他安睡在一个大理 石灵枢里,前面立着的是他作思考状的雕像。 他的心脏则是安葬在别处,墓碑上写道:他的 心存放在此,他的思想遍布世界。

伏尔泰的一生,是著书立说、传播思想的 远征。他的作品包括数十部经典文学、史学、 哲学等著作,几十部以悲剧为主的戏剧,以及 一万多封各类书信,汇集成近百卷的《伏尔泰 全集》。他还拥有了一大批学生和追随者,包 括先前关系亲密、但后来因立场不同而分道扬 镰的又一位启蒙运动巨星卢梭,还有狄德罗、 孔狄亚克、布封等人,他们都对伏尔泰推崇备 至,把他公认为导师。可以说,伏尔泰为法兰 西民族立起了一座高大的精神丰碑。

△1778年,伏尔泰创作的悲剧《伊雷娜》在巴黎公演。

作者:   王残阳 

来源:《看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