杀死几亿人,天花用了上万年,麻疹用了几千年,它只用了3年…

【历史上的那些传染病】

评判一种疾病是否严重,我们其实无非就从两个维度来看:让多少人生病,让多少人死亡。如果繁杂的数据没有人愿意看,那下面这一张图片就完全足够,足够简单,足够震撼。

图源:www.dailyinfographic.com

这张图片回顾了历史上最有名的大规模流行病,标题就一个单词:暴发(OUTBREAK)。从图片上不难看出,最著名的就是天花(SMALLPOX),从公元前10000年到公元1979年干掉了全球3亿人口;紧随其后的就是麻疹(MEASLES),从公元前7世纪到公元1963年,痛痛快快的杀掉了2亿人……

查士尼丁瘟疫,曾造成罗马帝国30%人口死亡

等等,排名第三的居然不是臭名昭著的黑死病?也不是当年直接影响到战争走向的查士尼丁瘟疫和斑疹伤寒?居然是一个叫“SPANISH FLU”的东西?这到底是什么疾病?

其实,这就是流感(FLU/influenza),只不过当时是战争时期,传染病是属于非常机密的事情,只有西班牙自己披露了这个疫情,结果这次疫情就被叫做西班牙流感。(一说是西班牙国王感染了,故名西班牙流感)

【西班牙流感——生命收割机】

虽然西班牙很不情愿地背负了这个名号,但还好这场流感并不像刚才提到的麻疹和天花那样,持续了几千甚至上万年。

是的,这场流感只持续了3年,然后坐上了史上排名第三的大规模流行病宝座。不就是一场疾病么?打疫苗、抗病毒药物用上不就好了,怎么会死这么严重?

真不好意思,那时候别说疫苗、抗病毒药物,就连现在每年被滥用在流感上的抗生素都还没发明,更没有现代的防控措施,甚至那个时候科学家们连流感病毒长什么样都不知道。

西班牙流感

3年以后,西班牙流感流感交出了一份圆满的成绩单,可以用【恐怖】两个字来形容:5亿人感染,5000万—1亿人死亡。什么概念?当年全球的人口总共是17亿,也就是说当时造成了近全球1/3的人得了这场病,并且直接杀死了其中1/5的人。

就这样,别的疾病几千年甚至上万年才能达成的成绩,一场流感仅用了3年,而且最可怕的是,在15年后的1933年,人们才知道导致这场流感的只是一种型别为H1N1的甲型流感病毒。除此之外,还有乙型、丙型和丁型。

【流感疫情,从未远离我们】

有些人问:是不是历史上只有这一次可怕的疫情呢?还真不是,有很多疫情几乎在现在都无人宣传,以至于大家几乎不相信流感有这么大破坏力。

回顾历史,其实早在公元前412年,被誉为“医学之父”的希波克拉底( ?πποκρ?τη? ? Κ?ο?)就首次记录了流感的症状。

流感样疾病记录时间轴而后,1173年-1427年间,包括荷兰、德国、法国、意大利在内的多个国家都有流感一样症状疾病的记载。

第一次很像是流感大流行的记录发生在1580年,那个时候西班牙式飞利浦二世掌权,当时也处于战争时期,同样的造成了欧洲多个地区出现疫情,最终科学家一致同意病毒是被西班牙军队带到各国的。

16世纪的西班牙帝国其后,还有一些类似于流感的记录,但是因为时间久远,所以无法确定是否真的是流感,只能说根据当年的描述和流感非常相似。相信曾经也有很多医生或者科学家都在关注着这些症状类似的疾病,但鉴于当时的科技、认知水平,流感依旧还是一个模糊的概念,一直拿着刀潜伏在另外一个维度的空间,随时准备带走无数人的生命。

【伟大的错误】

终于,时间到了1889年,这一年发生的疫情,让人们对流感有了一个新的认识——尽管是错的。

这一年,沙俄的中亚城市巴哈拉开始爆发了流感。而当时由于交通已经相对便利,流感病毒通过铁路和公路传到了莫斯科及圣彼得堡,之后甚至连邻国都惨遭波及。

由于中国刚好在不久前发生过洪水,这场洪水夺取了200万人的生命,而后又兑现了“大灾之后必有大疫”这句话,出现了大规模的疫情。因此就有人认为:这次传染病爆发的源头是是由于中国的洪水,再后来俄国将这次传染病爆发称之为“中国伤风”。

在这一场流感被称之为“俄国流感”(H2N2亚型)的疫情当中,英国诗人罗伯特·勃朗宁、阿尔弗雷德·丁尼生以及维多利亚女王的孙子阿尔伯特·维克托王子(英国王位直系继承人)都死于这次流感疫情。

苏联流感/中国伤风

尽管这次疫情虽然让无数人丧生,但也有一个好消息——一名叫做菲弗(RichardFriedrich Johannes Pfeiffer)的科学家自称分离出了流感的病原体,引发全世界的关注。

遗憾的是,这个病原体是在当时死于流感的病人鼻腔中发现的,以当时的条件很显然看不到病毒。那菲弗博士发现的是什么呢?其实也可以称之为是伟大的发现,因为他发现的这个病原体叫做——流感嗜血杆菌!他的发现,为未来的b型流感嗜血杆菌(Hib)疫苗奠定了强有力的基础,同样拯救了无数人的生命。

【从猪流感,到人流感】

几十年过去,尽管流感嗜血杆菌被发现,但依旧没能阻止西班牙流感的出现,科学家们也发现流感的病原体另有他物。虽然过去的时间不长,但是随着科技与人类认知的进步,在1931年流感病毒和电子显微镜一起进入了全球的视野。

在1931年,洛克菲勒研究所(Rockefeller Institute)的理查德·E·肖普(RichardE Shope)发表的研究,指出从猪流感身体里成功提取出了流感病毒,在许多年后,人们发现这种病毒和发生在1918年的西班牙流感密切相关。

玻璃试管中的流感病毒,图源:GISRS

两年后的1933年,安德鲁斯爵士(Sir Christopher Howard Andrewes)从人体分离出了流感病毒,又过了2年,人类发明了全世界第一支由鸡胚细胞培养的流感疫苗,并在1940年投入使用。

人们从发现流感病毒,到发明流感疫苗,仅用了短短的10年时间,虽然第一支流感疫苗只是单价疫苗,安全性有效性完全无法与现代疫苗媲美,但至少面对这种可以称之为疯狂的疾病,人类第一次放下了盾牌,拿起了武器。不过,这个武器真的太弱了。

【百年流感】

或许大家已经看够了之前的故事,疫苗也正式进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但这依旧没有能够成功的让流感像天花一样被彻底消灭,甚至都不像脊灰那样已经被控制在股掌之间。随便举几个例子:

1947年(H1N1):在韩国和日本的美军军事基地暴发了流感疫情,规模不大。

1957年(H2N2):在墨尔本、伦敦、华盛顿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种新的流感病毒,杀死200万人后在11年后消失。

1968年(H3N2):香港流感暴发,造成了3.4万人丧命。

1976年(H1N1):美国新泽西州从病人身上分离出一种新的猪流感病毒,死亡1人,而当年失败的疫苗杀死24人。

图片来源:世界卫生组织

1997年(H5N1):禽流感暴发,造成数十人死亡,但规模不大,后来中国发明H5N1疫苗后用于战略储备。

2009年(H1N1):遍布超过214个国家,从此季节性流感疫苗毒株更换为pdm09类似株,从而取代原有的H1N1毒株。

看完这些,我们就会发现,100年来流感疫情从来没有离我们远去,只不过我们永远对它漠不关心,毕竟全世界每年“仅有”5%—10%的成人和20%—30%的儿童会罹患流感,和100%的人都需要呼吸比起来,真的不算多。

粗算一下,流感每年“仅仅”在全球导致不到十亿人发病, 300 万-500 万重症病例,以及29 万-65 万死亡。跟全球70亿人比起来,真的不值一提。可以不打疫苗对吧?你说呢?附:近20年世界卫生组织流感疫苗推荐毒株信息

流感病毒在变,疫苗也在变,是否接种决定权在自己

【参考资料】

  1. Agnieszka Wo?niakKosek, Bogumi?a KempińskaMiros?awska,Gra?yna Hoser. Detection of the influenza virus yesterday and now[J]. ActaBiochimica Polonica, 2014, 61(3):465.

  2. Pfeiffer R . Die Aetiologie der Influenzaa . Z Hyg Infet13:357-386,1892

  3. Taubenberger & Morens 2006.

  4. "Historical Estimates of World Population". Retrieved 29 March2013.

  5. Smith W, Andrewes CH, Laidlaw PP. A virus obtained frominfluenza patients. Lancet. 1933;2:66–8.

  6. Kilbourne, Edwin D . Influenza Pandemics of the 20th Century[J]. EmergingInfectious Diseases, 2006, 12(1):9-14.

  7. 陈志强.研究视角与史料——“查士丁尼瘟疫”研究[J].史学集刊,2006(01):45-52.


    -完-

文 / 卤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