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生物钟,是如何被调节的?

地球日夜周期的差异,最明显的地方在于光照度,白天跟晚上的光量相差一亿倍以上;其次是气温差异,即使在变化比较温和的区域,日夜温差也会达到摄氏十度以上。生物为了适应这个既明显又规律的变化,逐渐衍生出一套调节身体机能的生理时钟。生理时钟的英文 circadian clock ,正是“大约” (circa) 跟“一日” (dian) 这两个希腊字组合而成;列举体内的褪黑激素、核心体温、三酸甘油脂,以至于主观警觉性、反应时间等等,都会随着生理时钟而出现规律性的变异。

虽然自古以来就有人注意到生理时钟这个现象,然而一直要到 1950 年代,科学界才开始对这个现象有系统性的研究。德国生理学家艾许夫 (Jürgen Aschoff) 以及美国生物学家皮登卓 (Colin Pittendrigh) ,是引领这个研究领域的先行者,他们私交甚笃,对于如何调节生理时钟,却有着截然不同的见解:艾许夫主张调节光照度,皮登卓却认为选对时间才是重点。

艾许夫利用二战留下的地下碉堡做实验,让受测者在不见天日的环境中生活,并纪录他们的睡眠时间,发现受测者的睡眠时段,很规律地每天推迟大约半个小时,也就是生理时钟以 24.5 个小时为一个周期——这就是为什么生理时钟的英文字是“大约一日”。这意味着生理时钟并不是完全切合地球自转的规律,而且后续研究还发现每个物种的生理时钟也有些许差异,因此生物必须依据自然环境中光照度的变化,调节自己的生理时钟。

人类透过眼睛的感光细胞,感应光照度的变化。然而奇怪的是,有些感光细胞因病或因伤萎缩的人,他们的身体照样可以调整时差,后来发现是一种叫做视黑质 (melanopsin) 的感光蛋白,不需要经由视锥以及视感细胞,也可以感应光照变化,并且把讯息传递到负责调节生理时钟的视交叉上核。由于视黑质所能感应到的光波长,正好是落在蓝光的区段,如果视黑质在夜间接收到过多蓝光,视交叉上核便会以为现在是有天空蓝的白天,把身体调节成适应白天活动的状态,造成生理机能的错乱。

了解人体调节生理时钟的机制后,我们就能采取相对应的策略——尽可能让生活作息在一段时间内保持固定(固定白班或固定夜班),以及在应该休息时避免暴露在蓝光环境之中(比方说使用电子产品)——让自己的生理时钟更加稳定。

动物对于所处环境的反应,大抵分为两种:一是对于已知的奖励来源进行“利用”,二是对于未知的环境进行“探索”,以获取比已知奖励更丰富、更稳定的来源。这两种反应之间有其交换代价:一个只满足于“利用”的个体,虽然可以稳定地获取固定奖励,却放弃了进一步改善生活的机会;而一个勇于进行“探索”的个体,虽然有机会改善其生活条件,却也必须承担徒劳无功,浪费能量的风险。

负责处理动物采取“利用”或“探索”行为的大脑区域,是位于中脑的蓝斑核 (Locus Coeruleus,简称蓝斑,亦称青斑核,是位于脑干的一个神经核团) 。蓝斑核顾名思义呈现蓝色,这是因为它释放出来,一种叫做正肾上腺素 (norepinephrine) 的神经传导物质,本身就会形成黑色素,如果没有累积很多的话,看起来就会接近蓝黑色。蓝斑核是大脑中正肾上腺素的主要供应者,几乎所有的大脑区域,都含有致密的正肾上腺素神经纤维。蓝斑核具有全面性的行为调节功能,它透过正肾上腺素系统,调节大脑的睡眠与清醒周期,自主神经功能控制,情绪状态调节,学习与记忆,以及痛觉等等。

研究者借由控制奖励以及测量大脑放电等等实验手段,了解蓝斑核对于身体机能的调节机制,以及大脑接收刺激,进行决策,做出反应等等,一系列传导过程的放电倍率值。对蓝斑核的调节机制有一定了解之后,就可透过刺激蓝斑核单神经元放电活动等等手段,进行主动的调节控管,比方说要提高探索环境敏锐度时刺激放电,需要专注处理眼下事务时就抑制放电。其他诸如增强认知功能,提高动机水平,促进交感神经活动等等,也都是蓝斑核在临床上可能的相关应用,可协助患者摆脱生活上不必要的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