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慈欣被扒,国企是如何“毁灭”宇宙的?

你个浓眉大眼的刘慈欣也要被黑了?

如果说有什么科幻作品里的情节能够比较精准地预言现实的话,下面这段来自《太原之恋》的文字可能算是其中之一了:

“在诅咒1.0十岁生日时……诞生了一门新的学科:IT考古学。按说网络世界的历史还不到半个世纪,没什么古可考,仍然有很多怀旧的人热衷此道。IT考古主要是发觉那些仍活在网络世界某些犄角旮旯的东西,比如十年来都没有点击过仍能点开的网页,二十年没有人光顾但仍能注册发帖的BBS等等。”

其中“诅咒1.0”是小说中虚构的一种计算机病毒,它被设定诞生于2009年,十年后也就是今年,确实有一帮人进行了“IT考古”,找到了一些“在网络世界某些犄角旮旯的东西”。不过,这些人做的可是人肉别人、暴露别人隐私的阴险勾当。他们人肉的对象就是《太原之恋》的作者刘慈欣。

人肉刘慈欣并散布其个人信息,已经涉嫌非法获取公民个人信息罪。不过国内对个人信息的保护很不到位,对这方面的违法行为制裁案例都不多,导致此类违法行为甚至成了日常生活的一部分——不然我们怎么会每天接到无数骚扰电话和垃圾短信呢?

这次刘慈欣又成了人肉搜索的受害者,真是太不幸了。

这群人肉刘慈欣的人的目的大概是想挖掘出刘慈欣早年在网络上留下的言论,并将这些言论整理发布出来,以实现让刘慈欣“人设崩塌”的目的。

所以他们找到的是刘慈欣的百度贴吧ID,目前他们找到的ID“shipship”很有可能就是刘慈欣的百度贴吧ID。有人把这个ID早年在百度贴吧的发言放了出来,并在网站“恶俗维基”上进行了一通冷嘲热讽。

看看这洋洋得意的劲头, “其发布的大量黑屁言论浮出水面,使得他苦心孤诣营造出的‘高大上’的形象一夜之间轰然崩塌,显露出了道貌岸然的伪君子本质” 。

这段描述令人感到哭笑不得。刘慈欣又不是什么出道的偶像,没什么“‘高大上’的形象”可言。更何况网上发言本身也容易沾染情绪放飞自我,谁没有个情绪垃圾桶?我也有很多在网上不那么正当的言论,一般都是留言后就忘了,如果多年以后挖出来放在我面前,我也会感到如公开处刑一般无地自容的——幸好我没成名,没被这些魑魅魍魉之徒盯上。

当然,从泄露出来的一些言论来看,百度贴吧ID“shipship”确实有一些很不恰当的发言,这些大家也可以自行批判讨论,这里我们就不提了。

说起来刘慈欣还真不是出道的偶像,这些信息暴露出来之后也只是小范围讨论,连微博上的动静都不大。就连百度贴吧“刘慈欣吧”的吧主梦羽灵泉都想借此机会好好炒作,让刘慈欣“出圈”,却发现以刘慈欣的知名度连黑粉都难招来——这年头黑粉也是粉!

熟悉我们的老读者都知道,我们经常在推送里引用刘慈欣的文字,我对他作品的背景也相当感兴趣。这次ID“shipship”的发言有些信息不算敏感,但可以用作参考资料,到时可以用来分析一下——在这里我将继续扮演刘慈欣黑粉的角色,文体两开花一把。

让人又爱又恨的阳泉

ID“shipship”有那么几段关于阳泉的发言如下图

看得出这一ID对阳泉的印象可能不大好,认为这里人不大可能看得懂深刻的电影,“看看《功夫熊猫》就行了”。

刘慈欣本人祖籍河南罗山,出生于北京,小学、初中都在山西阳泉上学,大学是在当时还在河北邯郸的华北水利水电学院,毕业后又分配到了阳泉娘子关发电厂。

阳泉是他居住时间最长的地方,但在前年接受“一条财经”采访的时候,他称相对于“真正的阳泉人”李彦宏,他自己只是外地人。他也不会吧阳泉当成自己的家乡,“因为山西的文化氛围跟科幻南辕北辙”。而提到罗山,他又说“我没有在罗山待过,我并不了解它……我现在没有一个可以称之为‘家乡’的地方,只是我‘生活’过的地方”

其实这种不把长居地当家乡的情况,外人可能感觉很诧异,但对于一个北方国企职工子弟来说,这并不令人感到意外。刘慈欣本人祖籍和出生地都不是阳泉,只是因为父亲在阳泉三矿工作的原因,才在矿上上了小学。而且矿上的子弟更可能生活在矿上的小圈子里,和本地孩子的生活空间不同,因此也很难说有多少共同的生活经历——熟悉那些年“国企办社会”的情况的朋友们应该对此能够了解。

不过就ID“shipship”的言论来看,说不定刘慈欣嘴上不提,心里对阳泉还是有特殊的感情,想在这里出出风头呢——顺带着还带上了“本地人”李彦宏。

刘慈欣在公开采访里对阳泉保持一定距离,还有可能是因为很多人都喜欢把他的创作和阳泉联系起来。比如另一位科幻作家韩松在经过娘子关的时候,还要感叹一番:“过娘子关的一刹那,我终于明白了,幻想生发于贫瘠、创痛和追赶。”高晓松采访刘慈欣的时候,也提到生活在小地方对刘慈欣写作有很大影响。

对此刘慈欣不得不一遍遍解释,他的写作这件事本身受到阳泉这个“小地方”的影响不大。早年网络还没那么发达,他还得为查资料而专门去北京的图书馆,而后来网络发达了,在阳泉的刘慈欣也能在网上搜集到资料,精神上和北京就更没有什么区别了。

最高级的科幻作家,就是吸收营养极其丰富

当然,由于阳泉是刘慈欣生活的地方,刘慈欣的作品里出现与之相关的元素甚至主题也并不奇怪,绝不能说阳泉对他的写作毫无影响。

我们在《太阳的后裔刘慈欣》里提到的刘慈欣的作品《地火》,背景就是煤矿,这对刘慈欣来说是较为熟悉的环境。而在《流浪地球》里,作者看到的那座行星发动机就在与阳泉隔着太行山、通过井陉相连的石家庄。

然而一个能创造出如此宏大丰富的世界的作家,其素材来源也必定是多样化的。

正如很多网友猜测的那样,刘慈欣深受俄罗斯文学影响,他也提到过很推崇列夫·托尔斯泰的《战争与和平》。他的很多作品里就带有俄罗斯文学里的宏大场景与终极关怀,甚至俄罗斯这片土地还在他的《球状闪电》里出现过,虽然是整个基地都被熔断了。

然而容易被网友忽略的是,刘慈欣也受过好莱坞电影的影响。上面几段截图里也看得出他对好莱坞电影《盗梦空间》和《启示录》的推崇。

好莱坞电影对刘慈欣影响是在于其讲故事的技巧和塑造人物方面的。刘慈欣很多作品,如《鲸歌》、《魔鬼积木》等都有很强烈的画面感,情节的设置上也类似于好莱坞电影。而在人物塑造方面,当被问及《三体》里罗辑的性格时,刘慈欣说:“也没多深刻的理解,这是类型小说的套路,好莱坞电影都是这样拍的,不得已去拯救世界,随后成就一个了不起的状态,都是这个样子。”某种程度上,刘慈欣作品被人诟病的人物塑造不饱满,怕是好莱坞电影要背一口锅的。

刘慈欣观影量是很大的,按他的说法,“最多的时候几乎一天看一部,科幻电影我几乎都看过了”。他很欣赏库布里克的《2001太空漫游》,这有可能是因为他推崇这部电影的小说原作。

《2001太空漫游》的小说原作,是刘慈欣在高考填完志愿后一天阅读的,“书中那广阔的宇宙,让我产生了深深的敬畏。那个时候,阳泉还能看到淡淡的银河,我仰望天空,忽然觉得高考志愿都是非常小的事情” 。它的原作者阿瑟·克拉克也是刘慈欣最推崇的科幻作家,在获雨果奖时刘慈欣曾说:“我的一切作品都是对阿瑟·克拉克最拙劣的模仿。”

而早在阅读阿瑟·克拉克作品之前的少年时代,刘慈欣就早已阅读了很多国内外科幻名作,如《海底两万里》、《太空神曲》、《仙女座星云》等。他提到过他父亲从北京被调到山西,还带着很多那个年代有些“危险性”的书籍,而他小时候热爱读书,读到凡尔纳的《地心游记》,才知道世界上有科幻文学——这段经历让人联想到《三体》开篇那个危险的年代落在叶文杰手里那本《寂静的春天》。那个年代,也不是什么人都能阅读到这类书籍的。

《地心游记》开启了刘慈欣的科幻热情,而他也多次提到,他从事的是科幻文学创作,而对此之外的文学领域并没有涉及。刘慈欣目前发表的公开文章里,除了科幻小说,就是科幻文学评论——如果不算他早年发表在学术期刊上的计算机类论文的话。

刘慈欣的本职还是工程师,他会编程,而计算机技术也对他写作有帮助。他曾经编写过一个写诗软件,输入关键词设定好要求就能输出随机生成的诗,这可能和他创作短篇小说《吞食者》有关系。

而在《太原之恋》里,他用计算机病毒“毁灭”了太原。

接触计算机也可能让他很早就接触了互联网,也更容易接受新鲜事物。从他科幻小说和科幻文学评论里提到的新技术与新观念来看,他并没有囿于阳泉这个小地方,反而对最新的科技动态有着相当程度的了解。

国企动荡了,宇宙阴暗了

刘慈欣的素材来源可能还有很多,我们很难再加以考证了,但他生活经历也有可能融入他的写作中。

比如他自己就在采访中提到过:

“写任何科幻小说都是从现实起步,不会直接就进入到未来那么遥远的地方。这个现实色彩,就像作者经历,不可避免要在书中反映出来,当然是一种曲折的反映。

比如,大家都说您以前的科幻都那么阳光,为什么到了《三体》变得这么阴暗?这个就曲折反映了我的个人经历。因为写《三体》之前我们那个企业是一帆风顺的,发电企业收入也好,工作也稳定,可写《三体》的时候,赶上哥本哈根跟人家承诺减排多少,电力系统开始大动手术,关停小电场,关停中等电场,就连我们中大型电场都要关了,这个消息一传出来,企业里面氛围马上不同了。我们企业有2000人,新建一个大发电厂,只能容纳400人,剩下这1600人去哪儿?在这个氛围之下,《三体》的风格就变得有些阴暗了,生存竞争就浮出水面了。”

关停电厂对于娘子关发电厂的职工真可以说是降维打击,而刘慈欣私下的反应可能不会像他多年后接受采访时那么云淡风轻。在那段时间,ID“shipship“在百度贴吧上集中发了不少关于发电厂的言论。

这些发言是在2009年,而在时间上也正好是《三体》第三部的创作阶段。这些发言印证了印证了刘慈欣在采访中的说法,当时娘子关发电厂的困境让他的《三体》第三部愈发压抑。

刘慈欣当时对自己的前途还是有相当程度的忧虑的,除了这些疑似刘慈欣的焦虑发言之外,还有一个侧面印证是,刘慈欣在接受公众号“首席娱乐官”的采访时透露,也正是在2009年底,有人来找他购买《三体》的影视改编权。尽管他一开始没有立刻答应,但担心《三体》的版权也许就永远都卖不出去了,于是他还是以并不高的价格,将《三体》一系列的改编权打包卖给了这家公司。

当时刘慈欣可能连讨价还价的底气都不大充足,根据“首席娱乐官”的估计,《三体》影视及游戏等的版权开发一共可能只卖了10万元。

从这个不算高的要价可以猜想出,刘慈欣当时对自己的未来确实产生了相当程度的忧虑,才把他热度最高的作品卖了个不算高的价钱。

也就是在这样的心境下,刘慈欣打算把整个宇宙写得充满黑暗,里面无论高等文明还是低等文明,都在无尽的黑暗森林中饱受猜疑和折磨。最终就连最为高等的“归零者”把宇宙恢复的计划,也会因为程心充满女性气息的浪漫决定而注定徒劳。


业余时间搞搞爱好,以免坐以待毙

就此说“国企毁灭宇宙”,当然是句玩笑话。毕竟如果不是国企相对轻松的节奏,刘慈欣也没时间在业余创造这个幻想中的宇宙——如今的社畜们享受着“996”的福报,已经全然没有业余时间做点事情了。

刘慈欣最初是因为业余时间不想打麻将打牌,才捡起了写科幻小说的爱好。后来他提到上班时间创作,也算不上“摸鱼”,因为值班时间确实有大段时间段人必须在岗,却只能随时待命,不一定就有具体的事情做。

而且刘慈欣本职工作完成得也不错,拿到了12级工资,是厂里的高级工程师。为人也很友善,单位里从门卫到领导都找他修过电脑。

即便如此,在娘子关发电厂即将关停的时候,他也会焦虑,尽管他的焦虑看上去也比旁人看得更远些。

而如今很多人感到惊讶的小地方房价很低的现实,早在当年贴吧老哥们就看穿了——阳泉的房子没人要!

现在我查了一下,发现阳泉房价也没有很低嘛——城区均价不到4200元每平,郊区比城区还高一点。

不过后来的事情我们都知道了,《三体》爆火,刘慈欣获得了雨果奖,靠写作获得了尽管迟来但还是高额的收入,于是他去贴吧里还小嘚瑟了一下。

在之前的《聊五块钱的+正确的事和容易的事,我是该任性呢还是该认命呢?》里我就提到过,业余时间可以搞一个能创造价值的爱好,不仅与了自己,以后培养起来了还能够作为后路。在这点上,刘慈欣可谓楷模了。

当时还有读者朋友对我的这一提法感到困惑,觉得“后路”出现频率比较高而无法理解。可是如果你真的把爱好在业余时间做起来,也确实是一件好事啊。《黑客与画家》里提到,很多水平高的程序员白天工作往往是在某软件公司、互联网公司上班,而夜晚工作则是做自己的项目,参与到开源软件中来。业余时间里开源的代码,甚至比工作时间做的还要好。

《黑客与画家》的作者、著名的创业投资公司Y Combinator创始人保罗·格雷厄姆也更欣赏在开源带马上有突出贡献的应聘者,因为那是你发自内心的热爱与对全世界的贡献。

所以这种业余时间里,由看似普通平凡的工程师写作出来的作品,照样有着震撼人心的力量。正如他自己所说的那样:

“(1999年第一次参加科幻作家笔会)那是我第一次与科幻界接触。记得到了编辑部旁边的科协招待所已是深夜,看到服务台前有一对少男少女,男孩儿的英俊和女孩的美丽几乎是我从未见过的,仿佛是从神话中下来的人物,我立刻断定他们是来开会的科幻作者,因为在我的潜意识中科幻就是这么美的,于是凑过去问:’你们是不是来开笔会的?’他们冲我笑笑说:‘不是(可能是放假旅游的学生)。’直到第二天早晨,笔会的作者和编辑部的人才陆续出现在招待所大厅里,我也终于发现他们不是从神话里下来的,他们显然也和我一样是食人间烟火的,我明白了只有神话之外的人才能创造神话。”

他的“人设”崩不崩塌又有什么关系呢?

本回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