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怎么规划娃的暑假?除了学习培训班,你还可以做这些让他快乐!

低年级的孩子,已经有一定的独立性了,但另一方面对父母又有依赖性,亲子关系也影响着孩子的学习能力。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作为父母能做些什么呢?下面,我们详细来说一下在日常生活中能做的事情吧!

同孩子的交流能提高他们对学习的兴趣

趁孩子还在低年级的时候,引导他们对学习的兴趣,让其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就需要父母营造家庭学习的氛围。但也有不少父母因为工作原因没有时间来照料孩子的学习。这种时候,就算只是在同孩子吃晚饭时问"现在在学什么?""有什么不明白的吗?""有不懂的可以问我哦"此类的话语也是有效果的哦。

在低年级时,同家里人的交流是很重要的。平时不经意间的提起学习的话题,听取孩子的烦恼并和孩子同读一本书互听感想等,像这些有意识的增强同孩子心理沟通的办法,能提高孩子的学习兴趣和干劲。


留意日常生活中的疑问

除了家庭学习以及在家的时间,在日常生活中也能润物细无声的支持孩子们的学习。

比如,购物时能培养孩子对事物的洞察能力。在选购黄瓜和西红柿时留意到蔬菜的特征、颜色、形状。黄瓜的表面为啥有刺?西红柿为啥是红的?有这样的疑问时,回到家同孩子一起查看百科或者利用互联网共同寻找答案。

平时对习以为常的事情利用观察的双眼来找出疑问。并且能自发的找出答案,这样既能培养孩子对科学的求知能力还能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把外出变成体验学习的机会

为了引导孩子的学习欲望,增加学习内容的体验是非常重要的。书本上学习到的内容能在教室外用自己的眼睛来确认,能让知识通过体验在脑海里留下深刻的印象。

比如,在学校学习了蒲公英的特征,那就利用外出的时候让孩子用自己的双手来触碰,来观察。不只是用眼睛来学习,嗅觉和触觉来交叉补充,能带来更深刻的体验。


特别是在暑假和寒假这种长假期间,亲子之间相处的时间变长,是体验学习的好时机。

低年级的孩子对身边的事物兴趣高,好奇心也旺盛。周末等节假日试着带孩子到公园、郊外游玩,用相机或者放大镜来探险外边的世界吧!通过观察虫子和花花草草让孩子体会到学习的乐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