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父母伤害了我,但也成就了我”?

热播剧《都挺好》里面每一个人物都有了自己最终的归宿,就连令人生厌的苏大强最后也强行洗白。

电视剧虽然结束了,人物的命运定格在了最后一帧,但关于原生家庭,性格和创伤的话题,也许还有更多值得我们思考和探讨的东西。

毋庸置疑,苏明玉是一个典型的童年时期家庭暴力(包括情绪和身体双重)受害者。因为父母的忽视和打压,让她和家庭关系逐步淡漠、放弃,性格变得偏激和扭曲。

但换个角度想想,如果不是这样的成长环境,她也就不是那个,逼迫自己以最迅速和野蛮的方式成长,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有钱、有社会地位的女强人苏明玉了。

为了进一步了解原生家庭创伤的普及程度和类型方式,我们在粉丝群里小规模征集被试,总共回收497份问卷,76.4%的人集中在18-29岁年龄段。在所有参与问卷的人里,有81.8%的人都曾遭受过家庭创伤,大都源于父母。这个比例还是高出了我们的预期。这当然跟遭受过创伤的人有更强的意愿填写问卷有关。

只有18.18%的人认为自己的成长过程是非常快乐的。可见,来自于家庭的创伤是尤其普遍的现象。

的确,家庭创伤对我们人格塑造和未来人生的选择,都有着根深和长远的影响。但有时候,也许我们只看到了原生家庭带给我们的伤疤。我相信,你也一定从原生家庭中获得了某种意义上的能量。

今天,我们一起来聊聊,关于原生家庭带来的创伤和成长的故事。

01.

“语言是一把更锋利的匕首”

我好像从来就没有被爸爸妈妈正式的夸赞过。“小孩子就是要管得严”,这是我妈的教育准则,而我爸因为常年在外,几乎不参与任何教育我的事情,而我妈所谓的管得严,不是要求有多严厉,实质上是一种打压和摧残。

大大小小的考试,考得好的时候,妈妈会说:考好一次证明不了什么。考得差的话会被责骂:怎么这点小事都做不好、你就是不行;严重的时候会说:没脸说我是她亲生的。

除了成绩,生活中的方方面面都是如此。有一次学校演出,家长都来了。别人说这小孩真好看,谁听到这种夸奖不开心啊,结果我妈嫌弃地说,这有什么好看,长得歪鼻子歪嘴的。

就连家长会的时候,老师表扬我成绩好,我就站在我妈旁边,我亲耳听到她说,老师你别这样说,这小孩夸不得的,都是些小聪明,实际上笨得要死。“笨得要死”这四个字真的是扎在我的心上。

可我不能反抗,也没有办法反抗。有一次我回嘴,她就像受到刺激一样,突然爆发,在大马路上对我破口大骂,夹杂着一些非常难听的词,这是迄今为止我都无法理解和接受的事情,那种谩骂,感觉像是有几辈子的宿仇一样。

我站在马路边上不知所措,所有人都路过都用奇怪的眼神打量着我,我起初感到恐惧,不知道如何应对她爆破的情绪,然后,羞耻淹没了恐惧,我只是不断的流泪,一句话也说不出口,无法动弹。

也是从那时候起,我学会了隐忍。顶嘴和反抗只会换来更糟糕的结果,我只能安静的把事情做完、做好,就能将伤害减弱到最小,就可以尽量避免那种恐惧和羞耻的感觉再次吞噬我。

所以渐渐的,我发觉自己有了很强的弹性和抗压能力,别人做不了的事,我可以做,再大压力的工作,我都会有条不紊地完成,别人觉得承受不了的工作上的羞辱或是不公平待遇,我可以。然后,我开始收获来自外界的赞扬和肯定,那是我从小到大,梦寐以求的东西。

恨她吗?当然恨过,但也感谢她。我身上潜移默化地留下了他们教育的印记,凡事都有两面,而我唯有努力地去看到好的一面,才不至于过早地崩溃。你要相信,只有坚持下去,生活才会给你苦难后的回馈。

02.

“别再打着独立的名头,

让我自生自灭”

我从小学开始,就在寄宿制学校,并不是因为我家离学校有多远,而是我爸妈秉持着一个,女孩子从小就要学会独立的教育观念。听起来真是一个崇高又完美的说辞,实质却是放任不管。

我记得那时候每周三是校园开放日,别的小朋友都有爸爸妈妈看望、送午饭,然后大家都开心地分享着家里人带来的好吃的,但我没有,从小学到高中毕业,12年的时间里,我爸妈一次都没有来过。

好不容易到周末回家,也是经常一个人影都没有,他们要么在外面打牌,要么就是出去短途旅游了,但大多数时候我也不知道他们去哪了,没个交代的,然后我就开始自己做饭,做作业。

我经常问我爸妈为什么不给我做饭,他们说,你自己拿钱出去想吃什么就吃什么不好吗?好像是挺好,好到我从来都不知道家的味道是什么。包括到报考志愿的决定,他们也不参与的,理由是,我们相信你。对,我的父母,给了我充足的人生自由,但唯独少了一种叫做家庭的爱。

我在所有人的眼里,变成了一个洒脱又随性的人。去哪读书,在哪生活,从来没有人干涉我,节假日时会把自己旅游的行程安排妥当,要辞掉工作去支教也说走就走,大概就是一个放浪不羁的人吧。

可别人眼里羡慕的自由,对我来说是可笑的,因为这一切都是被迫的。节假日我也想回家,但我妈会说,你出去玩啊干嘛要回来,工作累了我也想得到安慰,而电话那头只会说,哦加班嘛很正常的。

他们很少去关心我真正的想法和需求,并因为我独立完成的种种成绩而沾沾自喜,对自己的教育感到满意吧。但其实这是一种无法修复的创伤。

因为独立,我不会撒娇也不会向别人提要求,任何麻烦别人的事都让我感觉不舒服。家庭温暖的缺失导致我在亲密关系中极度没有安全感,需要反复确认对方的爱意和坚定,而这让对方也感到疲累,最后选择离开。

我大概是亲密关系无能。如果可以,我愿意用所有的独立和自由,去换取一点点真切的关心和爱意。有时候,真的感觉这个世界太冷了,所以我们被迫坚强。

在调查中我们发现,“忽视”和“言语暴力”是最常见的两种家庭创伤,分别占29.26%和24.87%。其次是“冷暴力”和“身体暴力”,比重达13.62%和11.07%。

并不是只有直接身体上的暴力才会造成创伤,更普遍的创伤类型其实是更为隐性和不易察觉的,但它们同样会造成难以磨灭的伤害。

03.

“从受虐者到施虐者”

小时候我还不知道我经历的那种教育叫做暴力,直到长大后的觉醒。我经历了一个不自知、觉察、仇恨,再进入疗愈的过程。

我爸妈会因为很小的事情打骂我,妈妈用木棍,爸爸用皮带,不过他们一般分开着打,大概一起打过于血腥暴力了。

考试考差了,或者作业粗心了,吃饭掉了很多米粒在桌子上,还有放学回家晚了,各种奇奇怪怪的理由,都可能变成被打的借口。

身上都是要见红印的,严重的时候会有血口子。而我之所以从来没有意识到过那是家庭暴力,是因为他们会找理由的,给我养成好习惯之类的。

但实质上,很多时候都是他们为自己情绪的宣泄找的一个出口。等我再大一些,他们已经懒得再用什么借口去掩饰这种折磨,我爸喝了酒,或是我妈输了钱,回来就直接动手。

打完还不算完,我会被他们罚跪,让我自己好好检讨,然后说出自己哪里错了。好像这样,他们对我做的事就不会显得那么罪恶。所以我特别害怕窗户,我对着窗户罚跪,它就像个深渊,我一看就会发抖。

渐渐的,我发现自己也有了一些施虐倾向。我会从捏死小虫子的过程里得到快感,对死亡或者血腥的场面尤为着迷(似乎是一种力量感),我很容易和人发生冲突,控制不住自己的情绪对人动手,拳头打在别人身上时竟然有一种变态的满足感。

一个人,承受着来自父母双重的暴力,唯一的出口只是自己变成强者,而这又是从别人身上获得的恶性循环。在毁灭过东西以后,带来的快感是短暂的,其次是巨大的羞耻。

对,我“被养成了”很多好习惯。我谨慎、优秀、控制欲强、雷厉风行,这让我在工作中很容易成为上司信任的人,可以迅速的处理好各种利益纠纷。很少有事情可以摧毁我,性格里似乎有一些格外坚韧的能量,而只有我知道,那些看似光鲜的优点,其实是根深在我骨子里最黑暗的一面。

04.

“谢谢你的冷暴力,

给了我不同常人的天赋”

我们家很大,大到直接物理隔绝了我和父母的接触。四层的房子,我,妈妈和爸爸,三个人各自住一层,有自己独立的生活空间,相互没有往来。到吃饭的时候,就会接到电话被叫去餐厅,那是我们少有的,会接触到彼此的机会。

但一切都是静默的,我们吃饭的时候饭桌上没有一个人说话。因为爸爸是一个喜怒无常的人,你永远不知道他下一秒会有怎样恐怖的举措,任何话,任何举措都可能触怒他,日常操作就是把桌子掀翻,把菜和盘子,能砸的东西全砸了。

我记得有一次他还没睡醒的时候,家里电话响了。结果就是,家里所有电话线全部都被剪断了。面对这样一个男人,妈妈永远都是小心翼翼,如履薄冰的,但沉默只是在所有不安全的接触和交流方式里,相对安全的出路,倒霉的时候,她被爸爸用烟灰缸砸过头,那鲜血就顺着她的头发,一滴、一滴地落在地上。

而我,早已习惯也厌烦了这一切,我主动拒绝和他有任何沟通,甚至在他发火的时候,我也只是淡定的回到自己的房间,关上房门,视若无睹。

我就是在这样一个冷暴力家庭里长大,没有沟通和爱意,只有尽数的疏离和破碎。但正因为每天都面临着一个随时可能爆发的活火山,我潜移默化地拥有了一种超乎常人的敏感。

我可以快速和精准的觉察到别人的情绪反应,甚至人格特征,那些隐藏在世俗面具之下真正的自我,对我来说是一件轻而易举可以感受到的事情,继而我可以选择如何去对待这个人,或者说,如何去治疗和帮助ta,在这种能力的陪伴下,我成为了一位心理治疗师。

这种在别人眼里的天赋,也许只是我被迫形成的应激反应。现在一切都过去了,我开始有了自己的生活,离原生家庭很远了,我终于觉得苦难在离我远去,我终于开始享受过去的一切苦楚带给我的福利了。假如你也有些苦不堪言的童年,那我劝你坚持,一直坚持到苦尽甘来的这一天。我等到了,你也会的。

*原生家庭创伤可能给人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家庭创伤带给人的负面影响有较高的同质性。缺乏安全感和没有自信是比较普遍的情况,达到18.60%和17.47%。也有一部分人会变得难以信任别人,并恐惧亲密关系的建立(15.50%),不懂得如何表达爱意(13.92%)。

但正如一个硬币的正反面,我们也被迫养成了一些好的性格特质去对抗生活的黑暗面。面对创伤,大部分人形成了极强的自我保护意识(19.84%),敏锐的觉察力(19.76%)。17.88%的人可以对自己的生活独立负责,还有一部分人会变得性格坚韧。

*这些痛苦的人,后来走出来了吗?

创伤是痛的,但绝非不可愈合。在此次调查中,其实只有11.49%的人完全没有走出创伤,而大部分的人,都处于不同程度的治愈阶段。

在所有的愈合方式里,锻炼心理韧性或许是最重要的,有25.66%的人认为这是帮助我们走出阴影的有效手段,其次,有好朋友和其他社会支持也可以起到积极的影响。

原生家庭创伤类型和暴力的展现形式,并不局限于我们认知的狭隘定义。很多时候,创伤更多的是潜藏在我们意识之下的,不仅父母难以感知,连我们自身,也可能只会到某个时期,因为某件事的刺激开始觉察。

而这种创伤一旦造成,就根种在我们性格和骨子里,要连根拔起,完全祛除的可能,微乎其微。

所以,有人会问,当你将很多问题归因到原生家庭的时候,不会觉得绝望么?因为那些东西已经切实的发生了。

但的确,它们不会永远是坏的。过去发生的事是不幸的、不好的。但如果你坚持不断的向更好的生活靠近,有一天,宇宙会用另外的方式补偿你。

我相信有命运这回事。每个人在这个世界上被设定要度过人生的方式不同,有的人的人生简单,痛苦简单、幸福也简单;有些人的人生复杂艰辛,痛苦复杂艰辛、幸福也会复杂,他们最终能够获得的幸福或者说人生体验是更丰富的、难以言传的。

可能有一些人会说,我不想过后一种人生,我只想过前一种人生。但没有办法,你就是被设定了这种路径。对抗现实将为你带来更多的苦楚。我们所能做的是接受现实,然后努力向着自己这种路径中更好的可能性去发展、期盼、努力。

这是什么都做不了的我们,唯一能为自己做的事情。而到那一天你会发现,你的生活好到能够让你说一句,原来这样的设定也很好,原来这样丰富地在人间走一遭很值得。

假期愉快啦~

KY作者 / 47

编辑 / KY主创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