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为什么将“寒食节”并入“清明节”?

清明,夏历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农历三月初一前后。关于“清明”起源,一种认为其源起于物候变化据,如《逸周书·时训》载:“春分之日玄鸟至……清明之日萍始生……。又《历书》载:“春分后十五日,斗指丁,为清明,时万物皆洁齐而清明,盖时当气清景明,万物皆显,因此得名。”《岁时百问》也载:“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也有专家认为“清明”源于“清明风”,如《国语》载,一年共计“八风”,东南风叫清明风,属巽,即“阳气上升,万物齐巽”。一般认为“清明”是一个农业节气,用于区分时序,指导农事,与节日风马牛不相及。一些谚语也可以佐证:“清明前后,种瓜种豆”、“清明忙种麦,谷雨种大田”等。

实际上,在我国古代清明前二日(也有清明前一日、前三日的说法),还有另外一个重要的传统节日寒食节。

先来了解一下寒食节。寒食,即吃冷食,因此又叫“禁烟节”。对于寒食节的起源,至今还没有一个明确的定论,有一下几种说法:山戎习俗说、求雨说、古代改火说、周代禁火说、纪念介子推说。前两种说法由于缺乏相关依据,很少人支持;后三种说法凭借充足的立论,得到多数人的支持。

古代改火说。唐朝的李涪较早提出该说法,他在《刊误》“火”中认为:

《论语》曰:“钻燧改火。”春榆夏枣秋柞冬槐,则是四时皆改其火。自秦以降,渐至简易,唯以春是一岁之首,止一钻燧。而适当改火之时,是为寒食节之后。既曰就新,即去其旧。今人持新火曰“勿与旧火相见”,即其事也。又《礼记·郊特牲》云:“季春出火,为禁火也。”此则禁火之义昭然可证。俗传禁火之因皆以介推为据,是不知古。故以钻燧证之。

周朝禁火说。该说法认为寒食节起源于周代的禁火制度。隋朝的杜公瞻,他在注《荆楚岁时记》时认为:“《周礼·秋官·司氏》:‘仲春以木铎修火禁于国中。’注曰:‘为季春将出火也。’今寒食准节气是仲春之末,清明是三月之初,然则禁火盖周之旧制也。”得到后世研究者所认同,如《初学记》、《艺文类聚》、《太平御览》对于“寒食”的解释,都引用此文,认为“寒食节”起源于周代禁火之制。周代禁火可能与我国古代的大火星崇拜有关,因禁火不得不寒食。

纪念介子推说。该说法起源于纪念春秋时晋国的介子推。原来当年介之推与晋文公重耳流亡诸国,介之推割股肉供晋文公充饥,晋文公复国后,介之推不求利禄,与母归隐绵山,文公焚山以求之,介之推坚决不出山,抱柳树而死。晋文公将其尸体葬于绵山,下令将绵山改名介山,修祠立庙,并下令介之推焚死之日禁火寒食,以寄哀思。据说安葬遗体时,在介子推脊梁堵着的树洞发现一片衣襟,上有血诗一首,有“割肉奉君尽丹心,但愿主公常清明”等诗句。

唐明皇开元二十年(732)下了一道圣旨,据《通典》载:“开元二十年四月,制曰:‘寒食上墓,礼经无文,近代相传,浸以成俗,士庶有不合庙享,何以用展孝思?宜许上墓同拜扫。礼于茔南门外,奠祭馔讫,泣辞。食余馔任于他处,不得作乐。仍编入五礼,永为恒式。’”甚至还为此全国放假七天,据《唐会要》载:“二十四年二月十一日敕:‘寒食清明,四日为假’。至大历十三年二月十五日敕:‘自今已后,寒食通清明休假五日’。至贞元六年三月九日敕:‘寒食清明,宜准元日节,前后各给三日。’”自此,清明与寒食成为祭扫上坟的日子,两者有了最初的交融。

不过,在禁烟禁火的寒食节上坟祭祖,却无法进行烧纸钱,很多人担心这纸钱不烧,怎能象征到了“阴曹地府”呢?如王建《寒食行》就认为:“三日无火烧纸钱,纸钱那得到黄泉?”就这样,老百姓开始选择于可以用火且与寒食时间相近的清明上坟祭祖,烧纸钱。

后来,人们逐渐将寒食节并入清明节。如杜甫诗《清明二首》云:“旅雁上云归紫塞,家人钻火用青枫。”权德舆也有诗云:“自叹清明在远乡,桐花覆水葛溪长。家人定是持新火,点做孤灯照洞房”等,均为描写清明节时的寒食风俗,可见当时寒食节已并入清明节了,在后世发展中,又逐渐增加踏青、秋千、蹴鞠、牵手、拔河等娱乐活动,直至今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