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灶示弱,增火把示强,两个相反的古战例,用计者都获大胜

中国的古人,是很有智慧的,他们很早就开始重视战略谋略了。当处在敌强我弱时,怎样化被动为主动,一举击溃对方,无不考验着战争指挥者的智慧。战法之妙,存乎一心。战争不仅是暴力的对抗,也不仅是杀戮的陈列室,也是文武之道的展现,是古人的智力竞技游戏,更像是一个创新实验室。

在古代的这些战例中,你会充分领略到战争中的奇思妙想,像什么木马计、鸽子计、毛驴计、火牛阵、磁石阵……今天先来盘点两个非常有名的战例,都与火相关,但是它们却是用相反的方法,一个示弱,一个示强,但是最后都能大获全胜。

示弱,孙膑减灶破敌

战国时,魏国和赵国攻打韩国,韩国向齐国告急。齐国派田忌率兵前往,直奔魏国的都城大梁。魏将庞涓听到消息,立刻放下韩国,回师国内。齐国的军队也已经越过了边境行进到了魏国境内,两国军队很快就会遭遇,大战即将来临。

这时候军国的军师孙膑对田忌说:"魏国的军队,素来强悍勇敢,是不会把我们齐国放在眼里的。我们就干脆造成齐军怯弱、不敢作战的假象,让魏军来追。且兵书有云:行军百里与敌争利会损失上将军,行军五十里而与敌争利只有一半人能赶到。(为了让魏军以为齐军在逃跑大量掉队)应使齐军进入魏国境内后先设十万个灶,过一天设五万个灶,再过一天设三万个灶。”田忌点头称是,遂令部下按计谋安排下去。

魏将庞涓带领着强大的魏军,连续地追赶了齐军三天,发现齐军生火煮饭的锅灶、升起的炊烟每天都在减少,不由得非常高兴起来,说:"我早就预料齐军怯弱,进入我国国境才三天,逃亡的士兵就超过一半了。"于是丢下大队人马,轻装上阵,只带着他的轻锐部队兼程行军追赶齐军。

结局就很明了了,庞涓中了埋伏,最后只得自杀殉国,于是齐军大胜。

示强,廉范增火把退匈奴

时间来到公元73年,东汉明帝永平十六年,匈奴又来进犯。云中(今内蒙托克托—带)太守廉范率军抵抗。这天晚上,月明星稀,万籁俱静,太守廉范愁眉不展、心事重重地在军营的帐篷内踱步思索。摆在书案上的兵书,廉范是看了一遍又一遍,却依然想不出破敌良策。眼看着匈奴就要大举进攻了,自己手下的部队只有匈奴人马的一半,敌我力量悬殊,怎么退敌呢?

匈奴军

跟随廉范多年的部将们,见廉范苦思冥想,久无良策,便建议向四邻驻军求救,共同来抵抗匈奴。但廉范认为不妥,说道:“不到万不得已时,千万不能请求增援。因为这次匈奴大举进攻,四邻皆知,各地自身难保,压力不比我们小。我们应该首先要依靠于自己的力量,才能置之死地而后生。”

部将们都面露难色,说:“我方兵少,想要退敌,太守您还得想个以少胜多的破敌妙计。”“对对对,以少胜多,兵不厌诈。”部下们的提醒,犹如电光火石般激发了廉范的灵感,他突然想到,“三十六计中有‘无中生有'之计,我怎么忘记了呢!”

廉范

廉范字叔度,京兆杜陵人也,赵将廉颇之后也。汉兴,以廉氏豪宗,自苦陉徙焉。世为边郡守,或葬陇西襄武,故因仕焉。曾祖父褒,成、哀间为右将军,祖父丹,王莽时为大司马庸部牧,皆有名前世。

说到三十六计,读书识字的都懂一点,说是说得轻巧,但具体如何实施呢?面对疑惑不解的部将们,廉范如此这般地布置了—番,部将们一一领会,无不点头称妙,马上召集士兵们按照廉范太守的计谋去做。

晚上的汉军营内外,巡逻的哨兵们每个人手上举着一个火炬在巡营。但是按照廉范的计策,每个士兵手上的火把变了模样,不再是以往的一个火把一团火焰,而是变成了十字形火炬!士兵们用手握一头,其余三头都点着火,然后在军营里分散站开,这样一个人便“变”成了三个人。

这时正准备大举进攻的匈奴人,突然看到廉范的军营内起了大变化,怎么人这么多了?那家伙一眼看去,真是士兵成阵,火炬如海,匈奴认为必定是汉朝的增援大军到来了。匈奴军很是害怕,好汉不吃眼前亏,还不等天亮,匈奴部队就悄悄地收起帐篷,急急忙忙的准备撤兵。突然汉军这边战鼓敲得震天响、喊杀声铺天盖地,匈奴兵个个心惊胆战,廉范同时派精锐部队杀了出来,追击匈奴撤退大军,匈奴军在慌乱中自相践踏,死伤不计其数。

网络配图:火炬

廉范用十字形的火把,以“无中生有”之计智退匈奴兵,烕名远扬。有时眼见未必就是真实,廉太守就是利用视觉效果上的错觉蒙蔽了敌方,这想法可谓是战场上指挥官创新的典范。

古人的战争创新,让后人看到的不是人类身上蛮性的返祖,而是古人智力迸发的盛宴。战争既是科学,更是艺术,它没有既定的规则。战无定法,出奇制胜乃是兵家的艺术性所在。孙膑减灶破敌,而廉范却反其道而为之,用的增火把退敌,战法之妙,存乎一心。让战场成为创新实验室,我们真该学习古人的创新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