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对头油的认识!如何缓解头油?

西医认为:人体分泌油脂的主要原因来自皮脂腺,皮脂腺属于皮肤毛囊的附属器官,这个器官受内分泌,特别是雄性激素的影响,也受精神、心情、温度、饮食、作息习惯的影响。因为家族基因原因,我们很难改变内在雄性激素的影响,而只能在精神、心情、饮食习惯上去调整油脂分泌旺盛的外在因素。

西医说的很清楚了,那中医对头油旺盛问题,有没有相关论述呢?中医几千年,无论现代人如何评价这个褒贬不一的庞大中医体系,但经过先贤们几千年来的“摸着石头过河”,经过浩如烟海的临床案例,在人体的任意一个环节,都不会缺席中医的论述。

有人说,西医是建立在人体解剖基础上的现代医学概念,而中医是建立在哲学推理基础上的模糊概念,所以,有关头油问题,一个皮脂腺,小葱拌豆腐——明明白白。走进医院皮肤科,医生很快也能判断出头油旺盛的原因。而放在中医这儿,就盘根错节,说的模糊,没有一点中医基础,听起来也是云里雾里了。

中医谈头油,可以先从男性脱发说起,所谓男性脱发,西医叫雄性激素性脱发,皮肤科医生会在病历上写出英文简称AGA。雄脱的主要原因是睾酮在5a还原酶作用下合成为双氢睾酮,双氢睾酮阻碍了毛囊的新陈代谢功能,导致毛囊萎缩关闭,这就是西医从发病源头起名的原因。

而中医称这类脱发为脂溢性脱发,因为雄脱主要原因是双氢睾酮浓度过高,双氢睾酮高了,皮脂腺分泌必然旺盛,这就是雄脱常伴随头油多的必然现象。而中医从表象出发,因为油脂分泌过多,将这类脱发就称为脂溢性脱发了。从严谨的态度出发,脂溢性不是脱发的根源,而只是脱发伴随的现象,我们从中西医对男性脱发的不同命名,可以看得出逻辑概念的巨大差异。

回到头油问题,中医有什么样的概述呢?

中医虽然很多根据表象推测的模糊概念,但对人体一些差异化的认识,却有许多西医无法超越的深刻。比如,中医可以根据人的一些身体特质,将人化分为热性体质与寒性体质,热性体质中,又可以有湿热体质。

有了这个热性寒性的基本判断,中医在针对个体疾病诊断、用药的时候,都会作为一个指导依据。

热性体质的特点是五心烦躁,手掌盗汗,肝火旺,性子急,容易出现心血管疾病;而湿热体质的人肝胆容易淤结化热,导致脾胃积滞化湿,大便湿重如裹。湿热体质的人容易频发脂溢性皮炎,头油多,座疮与毛囊炎频发,也容易出现皮肤真菌感染现象,比如体癣、足癣、手癣等皮肤疾病。

既然中医认为湿热体质的人容易导致头油,其治疗的途径自然就是去除体内湿气,而去湿的方法有许多,这儿简单介绍一些生活中如何排湿去湿的改善方法。

首先健脾胃,健脾首先必须注意不伤脾胃,严格遵守三餐时间,不可饱一餐饥一餐,避免大热之后,狂饮冷品,民间传统的红豆薏米粥是比较好的去湿健脾的食物,一些养发馆里,也经常可见红豆薏米粥给顾客享用。

其次,体内脂肪沉淀,油脂必多,通过运动出汗的方式,帮忙代谢脂肪,每周坚持两三次有氧运动是最好的脂肪代谢方式,如果做不到运动,至少可以做到简单的时时梳理头皮习惯,也是帮助头部新陈代谢的最佳方式。

再其次,少吃干肥油腻、油炸食品,少吃辛辣刺激性食品,终生养成科学的饮食习惯。

最后,坚持养成头部经络刮痧的好习惯,经络通,身体通,直接帮助体内各脏腑器官的新陈代谢。针对头油多的现象,重点刮痧头部胆经,针对那些心烦气乱的,重点刮痧头部三焦经。

说到这儿,突然觉得,虽然中西医对头油现象的认识差异巨大,但对如何缓解油脂分泌方面,其方法还是有相同之处的,这也许就是殊途同归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