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年也是南亚陆军第一:印度自制塔塔纳加装甲侦察车简史

作为英联邦国家,人称阿三的印度,近几年大肆宣称的“国产”装备不断地下线,以充实其“南亚第一”的头衔。但实质上,阿三们那些所谓自主研发的武器装备,无一例外地都借鉴(或是干脆成了名义上的自主研发)了国外的技术。

▲1942-1943年时的印缅战区形势图。自日军发起太平洋战争以来,印度始终是进军中东的重要跳板。作为殖民者,英国人宁愿丢掉缅甸,也绝不会放弃印度。显然,随着英国主子一同溃败的印度军队,并没有把后入缅甸的中国远征军放在眼中。

同样,在二战时期,作为远东的“皇冠”,印度所处的战略位置,使得英方格外看重它。然而,与其他获得自治权的英联邦国家不同的是,这个皇冠的产能,真的可以说是和南非一个水平的。而当时的印度军队,远没有现在它所吹嘘的那么神。

▲比起澳大利亚、加拿大这两个英联邦国家,在二战中仍以手工、纺织、农业为主的印度,并没有像前两者那样完善的工业体系,因而在装备的制造/选择上也存在先天不足。

二战刚爆发时,自顾不暇的英国,根本没有办法生产足量的装甲车辆,来补充给各英联邦国家。作为成员的印度,没有澳加两国的技术能力,只能与新西兰、南非一样,退而求其次,转而设计装甲车来满足防御需要。

▲塔塔纳加毕竟只是印方的称呼。在英方的正规序列中,这款新式装甲车被称之为“印造轮式装甲输送车”(Armoured Carrier Wheeled Indian Pattern,或简称ACV-IP)。上图为MK.I型,其造型与日后所有的衍生车都不一样。

1940年,基于进口的加拿大福特(Ford)1940型卡车底盘,东印度铁路公司与塔塔钢铁公司一同协作,设计出了造型十分奇葩的“塔塔纳加”(Tatanagar)型装甲侦察车。1940-1944年期间,总计有4655辆该装甲车下线。

▲MK.II型的塔塔纳加装甲车彩绘,其武器仅为一挺布伦式轻机枪。

自MKII型起,塔塔纳加的正面装甲造型就没有什么变化了。那么,如何辨别其型号呢?看底盘就好。(塔塔纳加的底盘主要是通用/福特卡车改造,外形有所区分)。就总体而言,所有的塔塔纳加使用的皆为福特V-8汽油机,85马力,这也使得它的时速高达80公里/时(公路行军)。防护方面,其正面是带倾斜角的14毫米钢板(铆接),侧面与后部防护皆为8毫米。而全车采用中梁式车架,因而机动性尚佳(其自重仅2.6吨)。

▲同样为MK.II型的塔塔纳加装甲车,与前者不同的是,主武器已换为一支13毫米的博伊斯(Boys)反坦克步枪,同时车顶安装了防空机枪支架,并配以布伦使用。

塔塔纳加最为独特的设计,就是开顶式的观察窗。虽然这使得车组更便于驾驶、行军,不过薄弱的正甲,也使得车组在遭遇攻击时,极其容易被“正面一波灭”。

▲MK.II型的塔塔纳加装甲车实照,该装甲车名叫“达尔四世”(Dhar IV)。

塔塔纳加装甲车最主要的任务,就是侦查与联络作业。一般来说,这些轻装车辆都是配属给各师的装甲侦查团使用。然而实战中,在没有足够卡车的情况下,它也可以充当“战场出租车”,把士兵们送去前线。同时,升级版的塔塔纳加,亦可用于防空或是炮兵观测。

在1941-1942年与非洲军的血战中,印度第4/第5步兵师都相继配备了该型装甲车。而特殊的MK.IIs型,仅在1941年,被印度第10步兵师投入到对叙利亚(Syria)的入侵行动中。自1943-1945年,在意大利地区作战的印度军队,统一使用MK.II与其后继车型。除了欧洲战线外,远东地区(包括印度本土、马来亚、缅甸作战的英联邦军)自1942年起,也列装了这款印度造。光是印度人自己,就一直使用到了独立。

▲北非作战时,MK.IIB型装甲车的彩绘。

除了印度人自用外,该型装甲车还销出国门,来到新西兰军中服役。甚至到了朝鲜战争时期,新西兰人还有用塔塔纳加装甲车作为皇家炮兵观测车使用的记录。

▲新西兰军所使用的MK.II型轮式运输车。采用福特公司的新式Flathead V8式引擎,底盘与车体工艺也与先前型号大相径庭。

▲MK.II型装甲车实物照,名为“达尔五世”。而塔塔纳加装甲车的车组并不固定,时而3人,时而4人。

▲轮子硕大,承载力强的塔塔纳加,虽然薄皮但也深受士兵们的欢迎。毕竟谁愿意背负着近20公斤的单兵装具,不坐车靠脚底板去追赶溃败的轴心军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