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系青年 ,到底是怎么的定义?

“佛系青年”更多是自嘲

就跟“草食男”刚出现时一样,“佛系青年”这一说法的出现也引起不少争议。一些年轻人纷纷自诩“佛系青年”,一方面表明自我独立、不瞻前顾后、不左右逢源、随性淡然的处事个性,一副面对现代消费主义盛行的抗议姿态;另一方面也被认为是面对竞争、压力时的一种怠惰消极。但是,当年轻人集体陷入这种不争不抢、不在乎输赢、看淡一切的“小确幸”中,对社会和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并不是好事。

中国目前的情况和日本的发展历程很相似,经济高速发展的时期已渐成过去。中国的90后们就和日本的“草食男”“佛系男”一样,个人发展陷入了一种不上不下的尴尬境地。90后们是在一个普遍的中产社会中开始进入职场,在当下的社会里,市场经济规范相对成形,社会发展进入相对成熟的轨道,年轻人想要取得成功并非易事。

当房价、养育成本越来越高,年轻人的工资收入却增长缓慢,想要获得进一步的提升,所要付出的努力是巨大的,甚至需要透支健康、亲情、友情和爱情,而且现实环境又无法保证付出后必有收获。激烈的竞争、狭窄的上升通道,令一些年轻人不再相信奋斗的意义。

但是,在以互联网和高科技为依托的IT领域,以及靠颜值、拼人脉的演艺圈,仍有一部分年轻人践行着“出名要趁早”的理论,实现了某种意义上的成功。这对年轻人的思想形成了巨大的冲击。

另一方面,当社会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生存甚至相对舒适的生存变得廉价,年轻人不需要太过努力就能实现基本的温饱需求。虽然一二线城市房价的增长速度已远远超过工资收入增长水平,但对大多数90后们而言,买不起的只是大城市的房产,他们背后的家庭至少能为其提供一定程度的支持,使其远没有生存的后顾之忧。所以年轻人也相应缺乏那种背水一战的拼搏动力。

而且现代科技的便利也让不同阶层的生活之间的差距并不是特别明显,既然不努力也能过好一生,为什么不能就这么平平淡淡、无欲无求地去工作和生活呢?

于是,一些年轻人被动地选择了低欲望成本生活,一方面是出于有限的经济收入和狭窄的上升空间,一方面也与年轻人的消费观念发生转变有关。和日本的草食男们一样,90后们在成长过程中物质条件已经得到了很大满足,对物质的获得与失去并不如他们之前的世代那么敏感,相反他们在精神上有了更高的追求。所以可以认为,佛系青年们是出于真心地对出租车司机说出“你就停在那儿,我走过来”的话。

此外,技术的发展和社交网络的发达,令年轻人不会被虚假的消费需求所蒙骗,他们购买东西愈加谨慎,即使是那些奢侈品牌也不会让他们倾心付出。日本著名广告公司博报堂的研究员藤原麻里子指出,“日本‘顿悟一代’(对应中国的90后)面对新的现实比他们之前的世代更加冷静理性。”在这种新情况下,年轻人在消费上更加理智,他们只愿意对自己所热爱的那些东西进行付费。在一定程度上,这种理性的消费观念是值得称道的。

不止中国和日本,新的社会现实正在影响全球新一代年轻人,越来越多的美国和欧洲的年轻人也选择过起了低欲望生活,他们不再热衷于购买房子和汽车。为节省开支,更多年轻人选择住在家中,生活方式变得更简约。2014年的统计数字显示,有2610万美国年轻人与父母一起生活。汽车的消费需求也在降低,相比拥有汽车,年轻人更愿意选择使用共享汽车。在美国,自二战以来,新车和郊区房屋的销售推动了全球最大经济体的复苏,如今“美国历史上规模最庞大的一代人可能永远不会像其父辈那样奢侈地过日子”,《大西洋月刊》曾如此评论。

日本早稻田大学教授加藤德宏指出,一代人的出现标志着一个新的“合理的权力阶层”的出现,在美国和欧洲,新一代年轻人正在告诉世人如何拥有更少物质的生活,以及如何与他们一起生活。

不再唯物质至上,不再崇拜消费主义,新时代的青年选择了一条与其他世代不同的生活方式。当然,不能简单地以“佛系”来形容中国的90后这一群体,他们更多是用“佛系青年”来自嘲,以“佛系”来宣泄在生存过程中面临的压力。

但我们也应该看到,“佛系青年”从长远来看,对个人、社会和国家来说并不是一种理想的生活方式。有主流媒体评论认为,“佛系青年”面对现实的困窘和残酷,不会采取“正面强攻”的姿态,来获取与命运抗争的力量,更多的是退让,不争不抢、无欲无求,看似是调侃,实为逃避,不愿背负风险,不愿承担责任。也有评论认为,年轻人可以在生活琐事上表现得无所谓,但是对待工作和恋爱却不可不走心,关键时刻仍需奋力一搏;人生可以不急不缓,生命却容不得随意辜负。

当全体青年都陷入这种“佛系”的状态中,对社会和国家的发展也不利。《华盛顿邮报》曾如此评论,日本年轻人的草食化,是在“不远的将来就会爆发的危险的定时炸弹”,是左右日本乃至世界经济未来的非常严重的问题。对中国来说也是如此。因此有评论指出,应该给予年轻人更多关怀和指导,不能让“佛系”占领年轻人的思想阵地。

作者:龚灿
     来源:《看世界》2018年第05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