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苏联人的炮打盟军?隆美尔穷到只有这款苏德混血歼击车

谈起北非,很多人第一时间里就能想到隆美尔,以及席卷着滚滚黄沙的非洲军。相比东线的德军而言,非洲军所接收的装备,以及在军事上所受的重视,明显不如前者。因此,利用缴获物资,改善自己的武器配备,成为了德军在北非的常事(当然,东线也是如此。)

只不过在非洲,无论是英军还是美军,都要发现一个奇怪的问题:对面德国人使用的,竟然是与自己在同一阵线,同样在东线苦战的苏军装备。

▲德意志非洲军在1941-1943年间,使用过的部分装甲车辆。之所以没有强化装甲的四号H,以及拥有更强火炮与防御力的黑豹坦克,究其原因,还是希特勒不重视。而在征讨苏联的巴巴罗萨行动开始后,补给线受英国海军牵制的非洲军,除了希望自己的意大利海军盟友给力点以外,其他的只能自力更生了。

▲1941-1942年间,在利比亚与埃及地区作战的非洲军步兵班组彩绘。

同样也是苏德战争时期,节节胜利的德军缴获了大批的苏军装备。这其中就包括为数众多的M1936(F-22)型76毫米师属野战炮。为了支援正在非洲与英军苦战的友军,技术部门利用5吨级的Sd.Kfz.6半履带车,与该型野战炮结合,一款新式的坦克歼击车就此诞生。

就像二战时期的许多坦克歼击车一样,名为“戴安娜”(Diana)的它也是敞篷设计,全车重10.5吨,车速最大为每小时50公里。车组有5人。加满油后,戴安娜最大可行驶317公里。值得注意的是,戴安娜并没有像德军的“黄鼠狼”(Marder)那样,保留位于车体的机枪。车组一旦遭到敌军攻击,只能用随车的冲锋枪,或是车组随身携带的瓦尔特手枪还击。非常需要步兵单位保护。

▲由德国布辛机车公司所生产的Sdkfz.6,是二战时专门用于牵引重装备的半履带牵引车(主要是针对德造LeFH18-105榴弹炮所设计)。截止1945年共有3500辆下线。也可用于运输10-14名全副武装的士兵,单辆造价达30000帝国马克。

▲除了做坦克歼击车与工程/牵引车辆外,Sdkfz.6还可加装37毫米的Flak37高炮,成为各个装甲师属防空营的防空装备。

▲苏式M1936(F-22)型野炮的模型图片。该型火炮于1937-1939年时生产,总计2932门。最快时每分钟可发射15枚炮弹,组员6人。

▲提示:上表为M1936型野炮发射穿甲榴弹时的杀伤。该测试为苏方测试数据。除了穿甲榴弹外,M1936野炮还能发射榴霰弹、烟雾弹、榴弹来同时支援己方,或是打击敌方步兵。

作为改装车的戴安娜,一共有9辆产出,全部运输去了非洲战场,配属给第90轻装师下属的653装甲歼击营使用。事实证明,该型坦克歼击车在面对让德军头痛的玛蒂尔达坦克,或是盟军的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以至于在阿拉曼战役中闪亮登场的谢尔曼时,仍然威力不俗。

然而,“兵马未动,粮草先行”。非洲军就算是有虎式坦克,也是无力回天。更何况这款仅仅是在半履带车上,加装了10毫米厚的钢板,临时改造的坦克歼击车呢?

值得一提的是,在阿拉曼战役期间,英军还缴获了2辆戴安娜,并拉回本土进行了技术测试(而且戴安娜这个名称,也是英国人起的)。

▲同属第605摩托化装甲歼击营的两辆戴安娜。德军在缴获76毫米的M1936后,重新将其命名为Pak36(r)。

▲戴安娜坦克歼击车的实战照片。注意并不是所有车组都可以隐蔽在拥有装甲板保护的战斗室内的,驾驶员位置仍然十分暴露。另外,该车的体积高大,无法应对近距离的步兵突袭,亦或者是空袭。

▲彩绘——与三号坦克并行。

▲一名军官正查看从阿拉曼战场上缴获而来的戴安娜。